七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学情反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134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学情反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学情反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学情反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学情反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下图中相关的历史解释中,正确的有( )图中“?”之处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应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的衰落黄巢农民起义推翻唐朝统治ABCD2 . 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C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D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3 . 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人工河是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白渠邗沟江南河ABCD4 . 唐朝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石集长安。据材料可知唐都长安A是国际性的大都会B商业繁荣,市坊不分开C是著名的瓷都D规模雄伟,布局严格对称5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ABCD6 . 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B大大加强了皇权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7 .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8 . 唐太宗曾言:君如舟,民如水,水既能使船浮起来,也能使船沉下去。基于这个道理,他A虚心纳谏选贤用能B重视发展生产C完善隋朝的科举制D减轻百姓劳役9 .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大石C耶律楚材D阿骨打10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唐朝时创新的新式灌溉工具(如下图)是A曲辕犁B翻车C筒车D水排11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A圆形方孔钱B铜钱C交子D人民币12 .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C饮茶习俗风靡全国D唐玄宗科举考试选拔人才13 . 下列组合中,搭配错误的是( )A北宋汉族B辽契丹族C西夏党项族D金突厥族14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9年D公元前207年15 . 杜甫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的诗歌说法正确的是A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B作品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开创了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杜甫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D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16 . 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佛教的传播发展B繁盛的中外交流C多彩的文学艺术D和睦的民族关系17 . 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于1125年灭掉A北宋B南宋C西夏D辽18 .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状“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19 . 北宋兴起的江西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A苏州B广州C泉州D景德镇20 . 2018年,美国联邦参议院于当地时间3月28日通过了所谓的“台湾旅行法”,严重挑战“一中”红线。下列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史实有( ) 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台湾及澎湖地区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及澎湖地区 郑成功收复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康熙年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A B C D 21 . 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A姚崇B房玄龄C魏征D宋璟22 . 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一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1人。”可以看出A宋重文轻武B宋代重视科举C宋代皇权至上D宋代国力强盛23 . 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作“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猪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张骞之所以成为千古名人,是因为他的两次出使西域 ( )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为西汉与西亚、非洲通商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ABCD24 . 识读下表,对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时间西汉初年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东汉后期南北朝后期唐朝前期五代十国两宋时期明朝中期清朝初年清乾隆年间人口(万)15006000300060003000800030001000016000900020000A人口增减受社会治乱影响B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北方人口一直多于南方D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稳定25 . 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表明当时( )A尚武风气盛行B全国读书风气深厚C藩镇混战割据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二、填空题26 .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颜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政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1)唐朝发明并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_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适于精耕细作。(2)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水平最高,其中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27 . 读图识图(1)图一的人物是_,他建立了_朝。(2)图二人物是_,为_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图三的人物是_,代表作是_。28 . 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三、综合题29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他是唐朝第二位君主,是一位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描述的皇帝是谁?他的统治被誉为什么? (2)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什么制度? (3)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二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5)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0 . 简答题: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隋朝创立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一位皇帝亲自面试考试,创立了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谁?(2)唐朝先后形成哪两个治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是什么?31 .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有哪几个朝代?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用史实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并回答该史实的意义。(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的标志是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