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110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xio) 绮丽(y) 憎恨(zn) 两栖(q) B销声匿迹(n) 钟磬(qn) 琐屑(xi) 追溯(s) C风雪载途(zi) 蹒跚(pn shn) 褶皱(zh) 震悚(sn) D日薄西山(b) 箱箧(qi) 殷红(yn) 绥靖(su)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仄歪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转弯抹角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居心叵测 C惧惮 眼花缭乱 无动于衷 月明风清 D狼籍 触目伤怀 情郁与中 富丽堂皇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桌子上有一本书昨天他上南京去了 B这所房子朝南她朝门口走去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应该一起抓张通和李胜一起去北京了 D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她的字写得很工整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后,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C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保险事故后的纠纷,在签订的保险合同中要对保险费缴纳的相关事宜予以明确。D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多数土匪白日啸聚山林,晚上溜出来打家劫舍,搅得地方乡绅、平民百姓都没有安生日子过。 B刻板造作、干篇一律、剧情巧合得天衣无缝的“被娱乐”模式,已经逐渐脱离时代,而一种原汁原味、接近真实、没有剧情编导,能够让观众参与娱乐、制造娱乐的全新娱乐模式正在浮出水面。 C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D “中国春节有很多旧俗和讲究,它们只有雅俗之别,并无高低之分。”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专家孙丽萍说。 6下列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到北京后,吃苦耐劳,凭借自己的力气吃饭,终于买到了车,可是车却被孙侦探抢走了;又重新攒钱,钱却被大兵敲诈去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钱买了车,但因虎妞难产死去,只能卖掉车安葬虎妞。三起三落之后,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D朝花夕拾一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其中二十四孝图开头不顾利害,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反对白话者的态度。二、(13分)7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2)会当凌绝顶, 。(望岳)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4)曰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 (6)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之句。8名著阅读(5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有能夺走A的生命。A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A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 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A。 “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A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麻雀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笑。 (1)上文是 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A是指作品的 (人物名字)。(2分) (2)选段说“A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请你简要概括该人物第一次和第四次跨过死亡的经历,从这些经历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三、(5分)9某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微”讲堂】“五四”青年节前夕,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活动。活动主题是“责任担当”。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开展社会责任大家谈。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子女、学生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 “应该怎样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等热点问题。(1)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2分)【“微”视听】围绕德育主题,初二年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短片,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以下是观看的部分短片截图,请从备选项中为每幅图选出最贴切的一个主题。(填序号) 图l报道南京大屠杀纪实 图2道德公益微电影孝道 图3清明专题片溱潼会船 备选项:A.传统美德 B.友善和谐 C.节日-文化 D爱国铭记 E意志毅力 F敬业责任(2)图一选( ) 图二选( ) 图三选( )(3分)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四、(16分) (一)阅读,完成10-11题。(4分)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释】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10. 诗人选取了 、 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 意境?(2分)11.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第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2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 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日:“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几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 “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 “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涧:山涧名。 1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比出郭,日已夕 (2)濯足于惠因涧 (3)谒辨才于朝音堂1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B余自吴兴来杭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C以书邀余入山以此夸能(观潮) D殆非人间之境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2)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15.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内容简要分析。(2分)五、 (24分)(一)阅读,完成16-20题。(12分) 沙漠里的陪伴 余显斌 (1)沙漠里,不只有浩浩黄沙,有硕大的夕阳,有如血的晚霞。这儿,还有干旱,有酷寒,有寸步不离的死亡,步步紧逼。 (2)他,此时就被死亡纠缠着。 (3)陪伴着他的,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4)夕阳将落,浮荡在地平线上,如一轮浑圆的车盖。他和那匹老马,踽踽而行,恍如两只小小的蚂蚁,粘在天边,在夕阳的昏黄中,愈行愈远。 (5)本来,还有一匹小马的,是老马才生不久的小马驹子。 (6)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沙漠的凶险,艰难,它跳跃着,奔跑着,伸长脖子对着落日咴儿咴儿地呜叫着,声音稚嫩如草。然后,又跑到老马跟前撒娇,用脑袋抵着自己妈妈的身子,在老马停下时,它会贪婪地吸着奶水,吃饱了,会狠狠打几个喷嚏。 (7)小家伙蓝蓝的眼睛如两汪水,干净得能照见人的影子。 (8)可是,一夜醒来,小马却死了,倒在那儿,鲜血淋漓的,显然是被狼咬死的。沙漠上,有一种狼,凶狠无比,常常深夜袭击行人,以及骆驼和马匹。 (9)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10)老马围着小马,轻轻地嗅着,不停地喷着鼻子。 (11)当它明白,小马再也难以站起来时,它的眼睛里,涌出大滴大滴的眼泪,浑浊的眼泪。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马儿流泪,他的心沉沉的,如同压着一块石头。他轻轻拍拍老马,叹了一口气。老马仰起脖子,对着长空,咴儿咴儿叫着,声音苍凉,忧伤,犹如那轮落日一样悲壮。 (12)然后,它低着头,伴着他上路了 (13)它不再叫,沉默地走着,沉默得如一块白色的石头。 (14)夜晚,面对那轮如水的月亮,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 (15)他望着,再次叹口气。(16)没水了,他拿着水壶,靠近老马,去挤出马奶来。 (17)老马回过头,望望他,没有动静。 (18)沙漠的夜晚,冷得直渗骨头。 (19)他喝罢马奶,卧在那儿,蜷着身子。 (20)月亮越升越高,将沙漠照射成一片月光的湖,照成一片琉璃的世界。 (22)突然,他感觉到有什么动静,忙抬起头,发现老马站起来,向他慢慢走近。他吓了一跳,不知道它想干什么。老马的眼睛里,一片清光,慢慢卧下来,卧在他的身边,就如过去卧在小马身边一样。他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23)他轻轻摸摸老马的头,长叹一声。 (24)当又一个黄昏来临时,在老马的带领下,他找到了水在一个沙丘的后面,有一片胡杨林,那里有一条河,沿着草地的中间缓缓流过,白亮得如银子一般。他流着泪惊叫着,扑了过去,俯下身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水进入喉咙,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此时都仿佛有一种水意在清凉地弥漫着。他幸福地连打几个嗝,抬起头,却不见了那匹老马。 (25)他急了,跑上沙丘,看见老马跑了,一直向来路跑去,在夕阳下越跑越远,最终跑成一个小小的点,消失在暮色里。(26)他喊了几声,声音在暮色里扩散着,空空的。 (27)在林子里,有一个小村子,住着十几户人家。 (28)他找到几个人,掏了钱,组织一支队伍,重新进入沙漠。当时,为了逃出沙漠,他将所有的货物都藏在沙漠中,现在,必须找回来。 (29)几天后,队伍经过小马死去的地方,他惊呆了。 (30)小马的尸体旁,卧着一头老马,头垂着,长长的鬃毛纷披着,正是那匹老马。他大叫着,跑过去抚摸老马,老马却一动不动,依偎在小马的身边已经死了。 (31)他这才明白,在小马死后,老马是带着怎样的痛苦和悲伤,一步步将他带出绝境,找到水源的。但是,强烈的思念,让它无心喝水,它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再次回到小马死去的地方。 (32)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33)现在。它可以永远地守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了。 (34)这叫什么?这是人类常说的忠诚和爱吗? (35)他垂着头,突然跪下。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受到沉重一击。 (36)原来,小马不是狼咬死的,是他杀死的。当时没水,他想,只有杀死小马,自己才能喝到属于小马的那份马奶,才能走出草原。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第8期)16.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说说该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17. 请对文中第7段划线句子加以赏析。(2分)小家伙蓝蓝的眼睛如两汪水,干净得能照见人的影子。 (从修辞方法上)18. 第28段中,他“组织一支队伍,重新进入沙漠”的原因是什么?(2分)19. 第36段中“原来,小马不是狼咬死的,是他杀死的”一句,与前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3分)20.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题目“沙漠里的陪伴”有什么含义。 (3分)(二)阅读,完成21-25题。(12分) 调好你的“食物钟” (1)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2)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3)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4)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只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6)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7)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 害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21. 第一段从“生物钟”写起有什么好处?(2分) 22. 文段(4)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3. 第(2)段中“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一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24. (3)(4)两段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3分) 25.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3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3)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方法;(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 1.D(A项中绮丽(q)B项中钟磬(qn)C项中应是褶皱(zh) 2.C(A项是张皇失措B项是不可名状D项是情郁于中) 3.C(A项第一个是介词,第二个是动词;B项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是介词;C项都是连词;D项) 4.B(A项“在中”与后面的“使”连用,属缺主语;C项“避免不再”,用词重复;D项“能否”与后文无照应,属两面对一面。) 5C(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用来修饰树木不准确。) 6.B(祥子第一次买车被大兵敲诈,第二次是被孙侦探抢走。) 二、(13分) 7(8分)略 8(5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保尔柯察金)(2分) (2)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四次是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3分) 三、(5分) 9(1)“五四”前夕,初三(1)班开展了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讲堂活动。(2分)(2)D A C(3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6分) (1) (4分)10.(2分)典型的意象:号角 江水(沙漠、鸿雁)(答出两点得1分)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1分)11.(2分)第三、四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了更强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 (二)(12分)12(1)比:等到。(2)濯:洗、洗涤。 (3)谒:拜访。(3分)13.B(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项都翻译为介词“从”;C项:介词,用介词,凭借: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个) (3分)14(1)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2)路边的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蓊蓊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4分)15.此时天晴月朗,山水相连,寂静无人,再加上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2分) 参考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通过书信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参寥)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轿子,(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做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搭,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意外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上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历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蓊蓊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五、(24分) (1) (12分)16.第一段交代了沙漠里的严酷环境,为下文故事的发生做了背景铺垫。(2分)17.画线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马眼睛的清澈,用它内心的“干净”含蓄地反衬出“他”的“不干净”。(2分)18.为了逃出沙漠,“他”将所有的货物都藏在沙漠中,组织队伍重新进入沙漠,是为了把货物找回来。(2分)19.与“一夜醒来,小马却死了,倒在那儿,鲜血淋漓的,显然是被狼咬死的”一句相照应,通过意想不到的结局揭示了“他”的自私狠毒,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3分)20.“沙漠里的陪伴”指的是老马对“他”的忠诚陪伴。“他”为了喝到老马的奶走出沙漠而残忍杀死了小马,老马却强忍住失去孩子的悲伤与痛苦,一步步将“他”带出沙漠。这份“沙漠里的陪伴”彰显出了动物的忠诚,也揭露了人类的自私,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3分) (二)(12分)21从大家熟悉的生物钟写起,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针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分)22第4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2分)23.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作程序和生物钟差不多保持着一致,删去后表示两者的运行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24.不能调换。第段总说几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第段则提出其中的“不吃早餐”进行说明,前后顺序相照应,互换后不符合逻辑,故不能互换。(3分)25.坚持吃早餐;不过度节食;不暴饮暴食。(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六、(50分)26.作文评分标准。(按以下标准分项分等打分,“内容”与“表达”不得跨等) 项目等级 内容(25分) 表达(20分)文面(5分) 一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材料典型,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5 二 中心明确 选材得当,内容具体 结构合理,条理较分明 通顺流畅,感情真实 4 三 中心基本明确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明晰 有些语病,缺乏感情 3 四 中心不明确 材料不当,空洞无物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 语病较多,无真情实感 2 五 严重偏离题意 套抄范文,不切实际 结构混乱 病句很多,辞不达意 l 说明:满百字者,最低5分。每少写50字从得分中扣1分,最多扣2分;每五个错别字扣1分,重者不计,最多扣3分。无题目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