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0769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 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从学科品格上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他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现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两大流动系统。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并结合当时的创作实践创立的。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答: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又是他们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结果,也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文学实践的结果。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西方世界,也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新探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答: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即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生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即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第三章 基本概念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意发展、延续的基础。2、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的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者与此岸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彼岸世界)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6、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巫术发生说 宗教发生说 游戏发生说 劳动说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关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意发展、延续的基础。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位置: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虽然从根本上受物质实践活动的支配,但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物质实践活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的也可以称之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性的性质。总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 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 从作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 从读者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文艺发展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还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更合理的解释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生产劳动。经济因素不是影响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在终极意义上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来理解。以上原因各有侧重,根本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第四章 基本概念1、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它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2、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3、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4、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5、运用“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正是要妥善处理三方面相互协调和融汇的问题: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文论传统;如何回应“语言论转向”以来西方当代种种文论思潮的挑战。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现在通行的含义是: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社会本质。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重要位置。现在人们把社会结构分为三大层次,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结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第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以上三方面表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4、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从创作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从阅读和批评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总之,文学活动作为处于特定社会“语境”中的“说话人”与“受话人”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过程,其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和沟通)无一不是存在于话语系统中,由话语系统蕴藉而成。可以说,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第五章 基本概念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3、雅与俗: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4、以人为本:5、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本质体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生活。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就应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即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的形象。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要达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衡量雅与俗、提高与普及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是否为人民群众所赏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谱写真、善、美得时代华章,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3、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纲和灵魂。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对社会主义文艺来讲,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和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价值和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应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简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但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批判的继承,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批判的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础。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就能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取得突破,在不断突破中得到提升。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通俗,文艺作品是适应人美的精神需要而创作出来的。雅与俗是相对的,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不断变化,相互转化。衡量雅与俗、提高与普及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是否为人民群众所赏识。对于这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高雅严肃的艺术的同时,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6、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学逐渐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文学活动的新成就,很快就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文明的多样性、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推动文学艺术创新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各民族要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和态度,积极汲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这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向。但在这个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并不是抹杀各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是“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要使民族文学的珍品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精神财富,就必须打破种种壁垒和隔阂,大力加强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对话、交流活动。民族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繁荣和世界文学进步。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学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各民族文学只有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独特性,才能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第六章 基本概念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猪蹄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思考问题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提出: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关系:A、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B、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C、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它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D、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和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进一步说,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学包含着的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 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从中收到美的陶冶,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以它特有的神秘经验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的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实质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话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也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相对于指称明确的科学语言而言,文学话语常用来表达或激发情感和态度。它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往往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A、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B、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也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C、作为叙述、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文学话语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D、文学话语甚至使用“陌生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普通的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点到,这些阻拒性的话语迫使我们对语言产生强烈意识,使对象更加具体“可感”,从而更新对那些日常性言语的习惯性反应,更新这个语言所包容的生动的世界。E、文学言语言的虚构性常常制造某种处在变化中的情境,这种叙述会出现多种可能性。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特点: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从宏观角度看,人的意识活动包括文学艺术活动和科学认识,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当某种生活不与作家发生关系,作家没去体验它,即感受、题为、思索它,并与之发生情感交流时,它就不会成为作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正是由于作家的体验,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才被知觉化、情绪化、心灵化,外在的现实生活也就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现实。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而审美体验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当然也包含了认识、思考。尽管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但是被体验过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客体性的品格。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不能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指的就是作家这种特殊的生产者即艺术创造者。人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称之为主体。只有当人与特定客体处于特定的关系,并对客体具有主动、主导地位亦即具有主体性是,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作品。然而,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动的,或称为自然的奴隶,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人,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主要通过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人作为主体包括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三种角色。文学创造活动主要不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是价值判断活动作家属于价值判断主体,具体说属于审美判断主体,作家在创造活动中主要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即审美评价。因此可以把作家理解为美的体验者和评论家。进一步说,作家不仅仅体验和评价美,他还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美的观念世界,给人们提供一个对象,即艺术作品,因而可以称作家为美的创造者。)6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主客体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价值关系,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家首先是审美者,是审美价值的评价者和创造者,而客体首先是作为主体的审美评价对象,作为审美的价值客体。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体系。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是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并始终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不粉碎客体的个别形式,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文学创造中主体把握客体的特殊心理活动形式。在文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这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课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人不是机械的信息接收器,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能用“内在的尺度”去衡量对象和进行生产,就是人能依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意志去衡量对象和进行生产。这就是创作主体之所以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和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原因。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因此,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第七章基本概念: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2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3创作动机: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又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不管动机如何,在不同的文学创造过程都存在着不同样式和不同程度的动机冲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在程度不同的动机冲突中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4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 ,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回忆与沉思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对沉思的对象从事二度体验,可使之成为富有诗意的东西,具有某种可让人玩味的盎然诗意,进而带来审美愉悦。想象与联想想象是贯穿艺术构思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机制,没有想象,艺术构思根本无法进行。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灵感与直觉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理智与感情理智是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思维)。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规范这些动力的嚼勒。对于完整的文学创造过程来说,它们都不可缺少。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在艺术构思时,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是相互补充的。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5、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6、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7、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8、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变形的方法很多,像扩大和缩小,粘合,漫画,夸张,幻事等。9、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陌生化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10、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11、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从本质上说,文学创造的材料是以精神现象的方式通过记忆机制而储存在作家大脑中的有生以来的刺激或信息。从来源看,文学材料的来源虽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但它们只有转化为精神现象,即记忆中的表象,才可能对作家的文学创造发挥作用。 从呈现看,文学作品虽以文字符号加纸张的物质形式流通于世,但其所负载的,乃是作家个体内在的某些精神现象及其活动。从文学材料的获取渠道(有意、无意、实践、书本)和流程看,不管经由哪一种渠道,其流程都一样,即刺激或信息转化为文学材料,必须通过记忆机制进行,必须被储存在记忆中才能奏效。有时,作家也使用笔记、卡片、摄像等方式来搜集材料,但目的无他,也是为了抗拒遗忘,使之更深刻地进入记忆,以便参与构思,激活思维。任何有意义的生活,若没有成为记忆表象,没有在作家心灵中留下痕迹,一句话,没有转化为具有主体性的东西,都很难成为文学材料,很难对文学创造起作用。 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之中。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若有,试述灵感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是。发生过。特点与个人体会:A、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种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时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B、灵感的机制虽复杂,但并不神秘。它虽然是突发的和不可预期的,但产生于大脑高度集中注意的优势兴奋之后却是肯定的。灵感往往发生于创造性思维久久酝酿并接近成熟的阶段;C、灵感大体上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的思索以致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之后,突然在无意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比较:A、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敏锐的判断;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C、灵感获取成熟的答案,只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A、一方面,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的确定,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都是有意识来完成的。B、另一方面,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无意识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是在作家没有明显察觉到的情况下,暗中对各种心理材料的排列、组合中发生作用的,它是一种潜伏于心灵深处的力量,作家意识不到它,但它能暗示写出作家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来。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共存于文学创造过程中。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在肯定意识的主导作用下应到给予无意识以充分的重视,也是有利于文学创作于研究的。5为什么说即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他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第八章基本概念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