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738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建立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2 .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嫁到了图中的哪一处?AABBCCDD3 .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A泸定桥B玉带桥C宝带桥D赵州桥4 .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 )A寇准B宋太祖C宋高宗D宋真宗5 . 从下表材料能够归结出元曲与京剧的共同之处是A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产生B古代科技进步提供重要条件C只为满足皇室贵族精神需求D国家统一促进文学艺术发展6 .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首诗颂扬的是唐朝的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民族政策开明7 . (题文)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早出现于A北宋前期B南宋前期C元朝D明朝8 . 下列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BCD9 .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10 . 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交融。此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族B回族C藏族D突厥族11 .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这种局面开始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12 . 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A资治通鉴司马光B窦娥冤关汉卿C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13 .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适合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ABCD14 .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下列选项中和宋朝农业发展无关的是A占城稻在南方迅速推广B苏州和湖州是南方两大重要粮仓C小麦跃居粮食产量首位D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15 .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统治集团内讧B周边少数民族入侵C宦官外戚专权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16 . 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罚;擅自加重赋税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这反映了( )A唐太宗时社会出现的治世局面B唐代初年政府征收苛捐杂税C唐朝对官员的刑罚过于严苛D唐朝官员贪赃枉法后果严重17 . 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火药地动仪印刷术造纸术筒车指南针ABCD18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制度(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9 . 史记和资治通鉴堪称史学双璧,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阅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是司马光、司马迁C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来源可以查阅资治通鉴和史记D了解“房谋杜断”的史实可以查阅资治通鉴20 . 公元763年6月25日,他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他是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父”。下面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六次东渡日本B长途跋涉西游C曾在那烂陀寺游学D属于“遣唐使”二、判断题21 . 维护国家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世界各国为此不懈努力。判断下列史实描述的正误,在正确的前打(正确),错误的前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元朝时期,宣政院的设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改正:(2)7世纪,作为宗教领袖的穆罕默德为巴尔干半岛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改正:(3)独立战争时期,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改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一国两制”方针首次成功实践。改正:22 .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3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东汉时的宦官张仲景改进了造纸术,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促进了纸的普及。( )改正:(2)宋应星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改正:(3)秦朝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改正:(4)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改正:24 . 请指出错误并改正。(每小题中只有一处错误)(1)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临安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2)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伤寒杂病论,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3)中美正式建交于1972年。(4)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依据独立宣言组建联邦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25 . 辛弃疾的词婉约中带豪放,以完成统一大业和歌颂征战为基调。( )26 . 魏征被唐玄宗誉为知得失的一名镜子,体现了太宗皇帝善于纳谏。( )27 .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粮仓。(判断对错)28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唐朝的对外交往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 )改正:1004年秋,辽军大举南下,威胁东京,宰相魏徵力权宋真宗亲征,士兵士气大振,击退辽兵。( )改正:宋朝瓦子里最吸引的地方是市场。( )改正:隋文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改正:统一后的蒙古不断对外扩张,先后消灭南宋、金和西夏,最终完成统一。( )改正:29 .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30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用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在天文学领域,数学、地理学等领域都长期领先世界,中医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但由于地理封闭性的因素,我国的科学技术是相对独立的,不同于古印度、希腊以及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科技体系。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天文学领域,是与中国从古就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需求相联系的。古人还特别注重事物的整体关联和辩证关系,如中医把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消耗、平衡,强调对病因的综合考察,讲究辩证施治。然而,在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类似的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被人们称为“李约瑟问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具有独创性、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2)中国古代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理论研究。 (4)中医强调整体认知,辩证施治。 (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直领先于世界。 三、列举题31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历史上称她的统治是什么?32 . 写出我国宋代著名的三位词人四、综合题33 .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伟大的发明创造)材料一:庆历中有布衣毕丹,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己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备,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朱彧(y)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1)根据材料一,概括活字印刷具有什么优点?(2)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海船从何时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何重大影响?(光辉的科学巨著)材料三: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了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另附图1100多幅;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同时也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材料四:本草钢目和天工开物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但在我国却曾遭冷遇。1596年,本草纲目刊印面世,李时珍之子遵照父亲要使本草纲目为更多人服务的遗愿,献书于朝廷,然而,明神宗看后,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天工开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明末清初即在日本广泛流传,后被译为法、德、英多种文字,受到许多国家重视,但在我国却长期不传。(3)材料三反映了本草纲目的哪些特点?这部巨著具有怎样的地位?(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明清时期,我国科技水平总体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列举题1、2、四、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