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0677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2.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认为:“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A士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增强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 D诸侯争霸不断加剧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美文化的交融性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5.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的生计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6下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部分州县的商税额统计表(单位:贯),据此表可知此时州 县杭 州苏 州陕州(今西安附近)桂州(今桂林)琼州(今海口)商税数额8.2万5.1万约2.2万66001.9万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A长江流域商业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黄河流域商业落后于珠江流域7.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9.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 C D10.中国古代主要流通钱币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纸币如交子、会子、宝钞,金属货币白银、铁钱、铜钱,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以下关于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白银 交子 五铢钱 开元通宝 咸丰通宝A B C D1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已经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12著名学者陈国刚在民主的审判一文中说:“苏格拉底之死是产生的一个疑惑的自我解答。这个疑惑就是,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当时的民主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B直接民主必然会导致决策的失误C雅典的民主限制了社会部分成员的发展能力D民主制有时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13.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 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14. 14世纪意大利彼特拉克诗中的女主人公劳拉已不是中世纪文学中的那种矫揉造作、高不可攀类型的贵妇人,而是单纯开朗的新女性,人物原型劳拉虽已失去了昔日风采,但不少读者还远道而来亲睹劳拉芳容,这反映了彼特拉克作品的特点之一是A. 宣扬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B. 体现了鲜明的惩恶扬善特征C. 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色彩 D. 具有强烈的个性解放色彩15.16世纪出现的新世界地图改变了世界面貌,宇宙志变成了地理学。商人、军人、海员,不但可以利用沿海航行图表,还能从对地球的新认识中获得方便,黄金、香料源源流人欧洲。这说明A. “地球中心说”被改变 B. 地理学的进步推动欧洲崛起C. 地球的全貌得到反映D. 禁欲主义开始被打破16.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 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D. 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17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人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18“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哪国政治制度的演进符合材料中的描述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C英国君主立宪制 D中国民主共和制19.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在安妮女王去世后,王位将转人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信仰新教的索菲亚手中;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上述法律其旨在A.防止旧王朝复辟 B.加强议会权力C.确立共和制 D.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20.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21.托马斯杰弗逊(美国著名政治家、第三任美国总统)曾说:“我们宁愿要没有政府有报纸的美国,也不要有政府却没有报纸的美国。”杰弗逊强调的是A.舆论自由B.新闻监督C.权利平等D.政治民主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从而遭到教会敌视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对外侵略提供了理由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23.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24.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 工业经济的需要 B. 民主化进程的推动C. 人权意识的增长 D. 科学事业的进步25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26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27.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年)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讼。”这段记述能够反应当时在邺下地区A妇女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B儒家纲常名教受到冲击C商品经济的繁荣致风气开放 D因战乱动荡导致妇女地位上升2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30.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 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 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 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 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21年2月2日是中国的春节。这一天,来自亚洲、非洲、阿拉伯世界以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使节和统治者们,麋集于“天子脚下”的北京城,这些被中国惊世骇俗的航海技术制造的超级巨轮载来的使节们,有幸成为访问世界上最伟大的宫殿群紫禁城的第一批客人。超过28个国家的首脑和使节获得了此项殊荣,但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拜占庭帝国皇帝、威尼斯大公和英、法、葡萄牙诸国的国王。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被邀请,只是由于他们作为既缺乏科学知识,又没有可贸易货物的落后国家的元首在中国皇帝朱棣的眼里尚不入流。 加尔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材料二 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不能发生。因为大规模以焦炭冶铁的技术成熟于中国,而非英国的发明,而且不但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工业革命发生的背后,需要小资产阶级的兴隆,亦必须从东洋贸易中得来的资本积累。要机器运转,不能单靠动力,还必须有棉花作为原料,更需要贩卖制品的市场,而提供原料和市场的实际是东洋。没有和东洋的交通,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材料三 乾隆帝对马戛尔尼说:“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无用。”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欧洲国家当时的世界地位,并分析欧洲国家统治者未被中国皇帝邀请的原因。(6分)(2) 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何没有率先发生在中国。(6分)(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对两国产生的不同影响。(5分)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亚里士多德认为:“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最美的城邦,其大小必然有限度一个城邦,如果像一个民族国家那样,人口太多了,虽然在物质需要方面的确可以充分自给,但它既难以构成一个真正的立宪政体,也就终于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城邦。”同样,孟德斯鸠也认为:“从自然特质来说,小国宜于实行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由开明的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只能由一个专制君王来维持。”根据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及孟德斯鸠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表明态度(赞成、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材料和中外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33.(13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政府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鄂尔泰采取“剿抚并用”、以剿为主的方针,在大规模用兵告一段落后,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妥善安置被革土司,慎重选任新设流官;解放奴仆,推行保甲制度;禁革各种旧制陋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等。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能够成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意义。(7分)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CCBDCACDBBCDB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ACDBACAABCBD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 (1)地位:中国当时仍然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处于落后地位。原因:欧洲国家经济、贸易不发达,缺乏可供贸易的商品;科技(科学)落后;中国皇帝盲目自大,天朝上国的思想;缺乏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路途遥远等。(6分)(2)观点:工业革命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东方,尤其是中国。原因: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缺乏制度保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使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原料、劳动力、市场无法得到满足;程朱理学、八股取士、文化高压政策使得人才条件不具备;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失去了海外市场等。(6分)(3)本质区别: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2分)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被西方国家赶上并超过;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并成为世界霸主。(3分)32. 评分标准: 一等(810分)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8分) 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33(13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土司统治腐朽落后;清政府国家统一,国力增强,出现盛世局面;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正确的改流策略与方针,“剿抚并用”、以剿为主。(6分)(2)打破了西南地区封闭状态,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