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660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根据书页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咸丰”“第十年”(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圆明園圆明园,焼烧)是( )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2 .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求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民主、科学 ABCD3 . “这场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从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割占台湾岛B沙俄受益最大C英国强占香港岛D英军攻占北京4 .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18401901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5 .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组合中,前后事件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列强侵略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戊戌变法剪发辫、改称呼;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6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劝世良言C圣经D资政新篇7 .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C洋务运动失败使得洋务派痛心疾首D八国联军在北京屠杀劫掠8 .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全舰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英勇抗击侵略者,当时致远舰的管带是A左宝贵B邓世昌C丁汝昌D叶志超9 .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历史名人三次亲临黄石,开办了大冶铁矿等企业,对黄石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直接影响,这个人是( )A苏轼B张之洞C林则徐D毛泽东10 .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很多,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制度的腐朽B枪炮的落后C经济不发达D文化落后11 . “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A政治B经济C思想D外交12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马关条约的签订 戊戌变法的失败 中国的抗战胜利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ABCD13 . 在对义和团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清王朝的残暴统治B义和团提出了“反清灭洋”的口号C义和团兴起不久,势力就发展至京、沪一带D义和团的斗争矛头直指侵略者14 . 图是一幅提线木偶漫面,讽刺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一样,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 .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16 .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武昌起义17 .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金田起义 北伐、西征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ABCD18 . 下图是在“中国第一镇”虎门镇的一座双手拦腰折断一杆鸦片烟枪的巨型雕塑较量,与这座雕塑反映的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林则徐虎门销烟C南京条约的签订D虎门炮台失守19 . 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B郑成功收复台湾C威继光抗倭D郑和七下西洋20 . 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圆明园废墟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英法联军的暴行C沙俄侵华的罪证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无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2)从材料二、三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3)写出材料二中主张“维新新政”的代表人物(两位)(4)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5)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22 . 仔细观察下图(1)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的相应的方框中。A、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B、马关条约中开放的商埠:重庆(2)比较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和马关条约中开放的商埠的地理位置,有什么新的特点?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