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综合卷二:中国近代史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580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历史综合卷二:中国近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综合卷二:中国近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综合卷二:中国近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历史综合卷二:中国近代史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A陆、海、空军B红一、二、四方面军C红一方面军D红二方面军2 . 诗歌“蛇山当年炮声隆,倾倒清廷首义功。荡尽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红楼红。”下列哪项不是诗中所说事件的影响( )A结束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极大地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C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3 .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4 . 1945年美苏参加了对日作战,其中美国对日军的军事行动是A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B出兵中国东北C发表对目寇的最后一战声明D向日寇发动全面进攻5 .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6 . 关天培以身殉职时,双目紧闭,挺立不倒。英军见“关天培挺立如生,反骇而仆”。这一历史场景出现在 ( )A定海之战B虎门之战C镇江之战D吴淞之战7 . 下图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图中汉字是“商务印书馆”),该图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8 . 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ABCD9 . 内战烽火燃起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人民解放军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标志是( )A长春解放B沈阳解放C北平解放D南京解放10 . 胡适曾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时务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追求A自强求富、实业救国B变法图强、思想解放C师夷长技、民主共和D思想解放、抗日救亡11 . 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习近平总书记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伟大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D井冈山精神12 .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位“彭大将军”指挥过的战争有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渡江战役抗美援朝ABCD二、判断题13 .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4 .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5 . 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1)图一战役的胜利归功于叶挺第四军独立团的浴血奋战。(2)图二的事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3)图三A处的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4)图四B处的桥梁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5)以上图片中的“桥”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发展变迁。三、综合题16 . 歌曲的创作常常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 欢唱”。(1)歌曲中决定“除军阀”的是哪一政府?“除军阀”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材料二: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2)歌曲松花江上中“脱离了我的家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该事件有何影响?材料三:长征精神代代传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 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歌曲中的“远征”最先从哪里开始?“远征”途中发生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四:歌声响彻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4)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分别列举国共两党“血肉筑长城”的军事表现。材料五:向着全国的解放解放军进行曲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听! 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 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5)歌曲中“解放的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解放的战场”中奠 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革命歌曲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17 .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 “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材料三材料四 “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答记者问(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分)(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政府当时所采取的多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内容。(2分)(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2分)(5)结合材料三温总理的讲话,谈一谈你对当前中国改革的认识?(2分)18 .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等。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与图一相对应的是中国近代化中的哪一历史大事件?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从图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简述这次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3)请指出图三所对应的重大事件。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判断题1、2、3、三、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