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488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八上西安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锐不可当(dng) 引吭高歌(hng) 桅杆(wi) 澎湃(pi)B . 娴熟(xin) 一丝不苟(gu) 咆哮(po) 歼灭(qin)C . 镌刻(jun) 翘首而望(qio) 屏息敛声 (bng) 刹那(sh)D . 旌旗飘扬(jng) 沃野平畴(chu) 纷纷溃退(ku) 仲裁(zhng)2.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 , 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B . 这些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 , 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C .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D .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的美德重蹈覆辙 , 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3. (2分) (2019九下广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广州市旅游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旅游业要成为广州支柱产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以上。B . 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我们了解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到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和飞岛国旅行的经历。C . 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从3月20日开始对BRT沿线公共自行车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市民出行更便捷。D .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4. (2分) (2018七上沈阳月考)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这是一个学者与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我常常遇到一些年轻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A . “一定”是形容词,“上”是动词,“知识有限”和“拒绝常识”都是主谓短语。B .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这个句子中,“观点”、“思想与世界观”作宾语中心。C . “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一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D . 第句是个病句,修改方法是应将“常常”和“遇到”调换位置。5. (2分)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B . 本文的基本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幻想。D .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了狼的狡猾。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 (1分) (2019八下普宁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一一不要fzo_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2) 近些年来,zhurn_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 (3)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bzhsucu_了。 (4)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nywfng_。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九下马边模拟) 古诗词默写。 (1) 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2) 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 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4) _,松柏有个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 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 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 (7) 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9湖州) 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A组: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组:西游记 骆驼祥子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9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 , 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薄(b):草木丛生的地方。(1) 诗人归来时的情感是波折变化的。从颔联中的流水有意、_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颈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则流露出诗人_的情感。 (2) 请结合归嵩山作和竹里馆的内容,谈谈你对“归”的理解。 链接材料: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时期。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 (2019肇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又何间焉_小惠未徧_必以信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裁剪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B . 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C . 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问其故”等照应,表明鲁庄公四一个昏君。D . 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九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1. (20分) (2019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物质的组成奥秘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chemistry)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1) 结合相关内容给“化学”下定义。 (2) 联系全文内容总结化学的重要作用。 (3) 第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化学的核心知识全部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B . 化学家们可以完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C . 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D . 化学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实用的学科。12. (25分) (2019七上龙湖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 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第一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B . 文章的第二段总写济南冬天山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C . “温晴”是一个关键词,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D . 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2)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的不同形态。B . 文章第五段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C . 全文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意味无穷。D . 文章情景交融,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简接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深厚而强烈的赞美之情。(3) 文章结尾作者总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把标题改成“冬天的济南”,为什么?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7八上重庆月考) 写作(一)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路遥在颁奖致辞中说道,自己的创作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诗歌除外;600字左右;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二)以“为自己点个赞”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如出现班名用大写字母代替,如A班、C班;人名用具体事物名称替换,如白云、杨柳。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1、6-2、6-3、6-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7-1、7-2、7-3、7-4、7-5、7-6、7-7、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