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35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狼藉斑斑高深莫测B沧海桑田恶意挑畔道听途说目空一切C藏污纳垢剑拔驽张根深蒂固不容置疑D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任劳任怨胸有成足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佃农(din)蛮横(hng)妯娌(zhu li)屏息敛声(bng)B勉强(qing)娴熟(xin)慰勉(wi min)深恶痛绝(w)C溺死(l)轻盈(yng)私塾(sh)杳无音讯(yo)D调料(tio)不逊(xn)驿站(y)殚精竭力(dn)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4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A谦虚虔诚谨慎B谦虚谨慎虔诚C虔诚谨慎谦虚D虔诚谦虚谨慎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要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又要警惕少数干部故意曲解法律,拒绝网络舆论监督,利用打击网络谣言的机会打压网络批评。B有些同学在考试失利后,总是以粗心为托辞,不愿反思平时的学习,从而错失了一次弥补知识缺陷的良机,实在是很可惜。C网络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增加点击量,往往会安排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又常常能因地制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D位于俄北部高加索地区的达吉斯坦共和国,非法武装活动频繁,俄罗斯多宗耸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都来自此地。二、现代文阅读藤野先生鲁迅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6 . 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B对噪音特别反感。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欢呼。7 . 下列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B文章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右翼青年的愤怒。D文章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8 . 作者在课文中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导致作者意见变化的事件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光明顶上明前荼凌晨4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但显然有不少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6月天气,很多人穿看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_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1块钱。”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12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1点半出发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侯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3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1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20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竞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惊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10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选自意林2019第22期)9 .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0 . 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中划线句的作用。11 . 仔细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1)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分析农妇“欣喜”。的原因)12 . 文章以“卖煮玉米的农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13 . 文中的农妇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补写诗文上下句。深林人不知,_。杨花榆荚无才思,_。马上相逢无纸笔,_。此夜曲中闻折柳,_。(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_,_。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写木兰辞官、不慕名利的句子是_,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5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2)传不习乎16 . 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7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学/而不思/则罔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8 . 阅读选文,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19 . 你对选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阅读咏雪,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0 . “俄而雪骤”中“骤”的意思是_,和成语“_”中的“骤”意思相同。21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白雪纷纷何所似?22 . 与“撒盐空中”相比,“柳絮因风起”描摹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更具美感。下面诗句也写出了雪花飘舞之美的一项是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B白雪却嫌春色晩,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3 . 请分析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作用。24 .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25 . 在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请根据你的了解,从性格、经历等方面,分析“林冲”这一人物的地位和作用。七、作文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有梦想,才有前进的方向。追梦路上,可能布满荆棘,需要我们艰难地跋涉;追梦路上,可能处处是迷人的风景,成功是风景,失败何尝不是别有韵味的风景;追梦路上,可能考验着我们对方向的坚守,瞄准方向,坚定信念,不断向前。请以“追梦路上”为题,立足以上范围取材,写一篇文章。写自己的体验、见闻、感受。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一律以“”代替;(3)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2、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