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352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的智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ju)于他是否善于获取和利用知识,是否善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bin)明方向。(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学习不是狭隘的,是塑造我们的精神,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以更好的视角,来诠释这个世界。杨绛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喜恶去评断,自己所喜则捧入云(xio),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老舍“好书不厌百遍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话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xun)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朱光潜1 . 依次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隘(i)恶()B隘(i)恶(w)C隘(y)恶()D隘(y)恶(w)2 . 依次在横线上填人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诀辫宵眩B诀辩宵炫C决辨霄炫D决瓣霄眩3 . 上述四个句子,没有用到比喻的一项是( )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女儿的天空,完成下列小题。大三那年,我在建筑工地实习,住在工地的工棚里。同住的有个叫吴侉子的民工,长得矮小精瘦,头发乱蓬蓬的,像几个月没洗过澡。第一次见他,我跟他打招呼,他只抬了抬眼皮,蚊子叫似的“嗯”了一声,就爬到他的上铺躺着去了。老田哥说:“吴侉子是个怪人,你别理他,他就这样,其实人倒也不坏。”很快,我就发现吴侉子这人确实很怪,他平时只做两件事,一是收工后在一个破本子上记着什么,另外就是听收音机。别人听收音机是为消闲解闷,听听新闻或是戏曲、相声什么的,他只听天气预报,而且只在每天晚上10点半准时听。有时他已经睡着了,打着很响的呼噜,可到了_点半,呼噜声会戛然而止,他准时醒来开收音机。起先,我以为他听天气预报是想知道第二天是不是有雨,因为下雨天就出不了工。民工的工资是按天算的。一天不出工就要少拿一天的钱。可后来我发现,他听的并不是当地的天气预报,而是苏北某地(我想可能是他家乡)的天气预报。听完了,他就关上收音机。有时,他会拿起一个破手机叽里呱啦地说几句,然后就安静了。老田哥说他“人倒也不坏”,很快得到印证。那天,我请假去参加表哥的婚礼,出门前还是响晴的天,我就把被子拿到外面晒。可下午忽然下起大雨。我想,我的被子怕是要泡汤了。回到工棚,却看到被子干干的放在床上。工友们说是吴侉子帮我收进来的。我谢他,他只摆摆手,还是一句话没有。有一件事,让我对吴侉子很反感。我习惯在晚上10点半入睡,过了那一阵儿就再难睡着。可那正是吴侉子听天气预报的时间,那收音机音量总开得很大,西风、东风、阴晴雨雪什么的,灌了我一耳朵,让我无法入睡。我真怀疑这人这么入迷地听千里之外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有病。一次,我忍不住对他说:“你能不能把声音开小一点儿啊?”只听他咕噜了一句什么,收音机声音还是像打雷似的。老田哥说:“他的收音机声音没法调小。”我一连好几天失眠,一听到这收音机响,头就嗡嗡的。我忍无可忍,终于瞅了个机会,把他那破收音机拿走藏了起来。吴侉子发现收音机没了,急得差点儿哭了。他也不问问别人,自己到处乱找也没找到。过了几天,他又去旧货市场买了一台,每天还是听他的天气预报。忽然有一天,吴侉子从工棚消失了。老板说:“他请假回去,给孩子看病了。”又过了几天,他的一个老乡来取他的行李,说:“他家里有事,怕是不能来了。”这位老乡能讲普通话,我就和他聊起来。我问他:“你这位老乡好怪啊,为什么每天要听家乡的天气预报啊?”老乡说:“嗨,还不是为他女儿。”我问:“他女儿怎么啦?”他说:“他女儿是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要做手术,要10万元钱。他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给女儿攒手术费。医生说暂时不手术也行,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感冒了,否则就有危险。他听天气预报,就是想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提醒孩子她妈给孩子加衣裳,别受凉感冒了。”我忽然觉得吴侉子一点都不矮小,他的胸中装着女儿的天空啊!老乡扛着行李出门时,我喊住了他。我问:“他女儿的手术做了没有?”他说:“他这次回去,就是为了给女儿做手术。”我想了想,从身上掏出500元钱递给他说:“差点儿忘了,我借过他500元钱没还,你带给他吧。”选自绝妙小小说4 . 标题“女儿的天空”有哪些含义?说说你的理解。5 . 根据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 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7 . 小说最后以“我”说谎结尾,有什么作用?8 . 文中的吴侉子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先写“我”“对吴侉子很反感”有何用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一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千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9 . 对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公开”表现出国民党政府开诚布公、政令通达的特点。B“总”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C“只”刻画出一幅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样子。D“一味”刻画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的是部分中国人,即国民党政府及其官僚政客。B“他信力”“自欺力”属于仿拟修辞,是作者仿照“自信力”造出来的,有强烈的讽刺意味。C“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脊梁”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D“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句中“状元率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11 . 对文章的论证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连续列举三个事实,既交代了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又摆出对方的论据,为后文批驳做铺垫。B作者根据对方论据得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和“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两个观点,这是通过批驳论证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C作者通过摆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直接对对方论点进行了批驳。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千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运用了举例论证,从正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12 . 下列不属于本文的语言特色的一项是( )A尖锐犀利B富有战斗性C带有讽刺意味D平淡自然三、句子默写13 . 背诵默写。 (1)_,乡音无改鬓毛衰。(2)飞流直下三千尺,_。(3)萧萧梧叶送寒声,_。(4)_,万紫千红总是春。(5)_,柳暗花明又一村。(6)青箬笠,绿蓑衣,_。(7)春风又绿江南岸,_。(8)_,青春作伴好还乡。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篇(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虞人:侍卫。焉之:到哪里。14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舍奔)B元方入门不顾(顾及)C饮酒乐,天雨(下雨)D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15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B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C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D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1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17 . 结合(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魏文侯的为人处世方式,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两文内容,做简要回答。五、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18 .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书”指的是_。19 .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六、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2007年12月8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环保人士组成“气候急救”的字样,向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达他们要求保护环境的信息。新华社/法新某学校七年级三班就此开展了一项语文“关注气候,关注季节”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的工作。(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两项切实可行的子活动项目。(2)上图中的350名环保人士来自世界各国,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climate SOS”的字样,请你谈谈对这些人的这样的行动的看法和感悟。(3)如果要把这项活动推广到学校或你所在的社区,请你为此设计一条醒目的宣传标语。七、作文21 .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命题作文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沉思,有的令人警醒总有一种声音让你铭记在心。请以“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半命题作文请以“其实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班名。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