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达标检测(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028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达标检测(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达标检测(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达标检测(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达标检测(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神州智达创新金题示范卷 专题十七 第三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西洋的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为什么我们家庭这个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在西洋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所逃于该团体之外,象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达到囊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C.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而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D.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本立而道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的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能把国家弄成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实是“私”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B.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情,其乐融融;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C.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为“私”不好确定,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外看来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D.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神州智达创新金题示范卷 专题二十 第二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5.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神州智达创新金题示范卷 专题十八 第二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两个人的火车站 阿成山坳站是一个小站,这些年来总是他们父子两个在小站上值班。没有人愿意到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小站来工作,有人甚至认为到这个深山沟里的小站工作等同于流放。的确,这里的冬天像寒冷的西伯利亚一样,占去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儿子的印象中,父亲对深夜驶过的那列客车相当看重。那是一列每三天才从小站这里快速通过,开住南方的旅客列车。即便是到了儿子值班的日子,父亲也一准会整装出来,迎送这列客车。他真搞不懂,父亲为什么对这列客车情有独钟。一日,儿子忍不住问父亲,那列去南方的车从没在咱们这个小站停过吗?父亲说,二十多年前,那几天夜里下大暴雨,临时停过一次小赵从十八岁上岗以来,从未离开过这个小站,但也从未消逝去城里看一看的梦想。是后来发生一件事改变了小赵循规蹈矩的生活。那是个冬天。山外沿线发生雪崩,那列途经这里去南方的旅客列车被困停在了小站上。列车停下以后,从车厢上下来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姑娘。她看见小赵在注视着她,便笑着冲小赵摆摆手。小赵完全被她的清秀美丽的容貌惊呆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小赵接到了发车的命令,紧接着那个穿着铁路制服的姑娘也上了车。客车缓缓地启动了,小赵清晰地看到那位穿铁路制服的姑娘正站在车门那儿向他敬礼。火车驶去了,渐渐消失在夜的风雪之中。小赵突然觉得这个穿制服的姑娘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后来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曾在父母唯一的那张合影上见到过她。照片里的妈妈也穿着铁路制服。小赵在心里惊叹道,啊,她和妈妈太像啦从此,每当这列客车将要行驶来的时候,小赵就提前提着信号灯等在站台上,父亲看到后并没说什么,只是独自回到小站的屋子里,驼着背站在窗户前叭达叭达吸着旱烟。多少年来,父亲曾多次在这列客车上见到过这样的南方姑娘在东北人的眼里,身材窈窕的江南女子和川妹子们,她们长得彼此几乎是一样的。每当这列客车从儿子的身旁风驰而过的时候,儿子肯定要睁大了眼睛仔细地观察着那一节节车厢的车门。客车照例呼啸着从小赵身边飞速地驶过去了,那个车门照例空空地亮着,连个人影也没有。不当班的时候,小赵喜欢一个人坐在房子的外面吹柳树哨。他跟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那天是个好天儿,父亲提着两瓶酒破例去了南面雪山后面的山坳村。很快,山坳村有人过来提亲了。只是小赵一个也没有看好,一副没有心情的样子。父亲似乎一夜之间就老啦,背驼得更厉害了,咳嗽也越来越多了。一天的早晨,他拿起电话,向调度室报告说,唉,我老啦终于得到了铁路局人事部门的通知,父亲可以退休了,他们将再给小站派一个年轻人过来。那个人事干部在电话里笑着说,是个挺秀气的姑娘哪。还补充说,这是调度室的几位老调度向人事处推荐的。你儿子老大不小啦,该成家啦。三十年前,父亲同样接到了铁路局人事部门的通知。说他们将给小站再派一个年轻人过来。那个人事干部在电话里笑着说,是个挺秀气的江南姑娘。你们好好处吧,别让我们这些当红娘的失望。失望倒没失望,但是,那位南方姑娘在小站上只做了三年,她所有的新鲜和浪漫一点一点地在寂静的山坳里蒸发后,变得精神恍惚起来,脾气也越来越坏。她无法忍受小站日复一日的单调生话。最后,她决定离开这里,将自己的儿子留在小站上。她走的那天夜里,天正下着大暴雨,恰好那列去南方的旅客列车因山外发生泥石流临时停在小站上。她想,这是天意啊。于是,她快速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物,最后亲吻了一下熟睡的儿子,随即冲向站台。站台上,老赵正提着信号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冒雨跑了过去,说,我走了,你保重,还有咱们的儿子!老赵愣在了那里,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人冒雨冲上车厢。此时此刻,老赵只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铁路上有铁的纪律。女人走后,铁路局的人事部门又陆续派了几个人到小站上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干长的,最多挺个一两年就走了。直到儿子长大,填了一个表,成了小站上的另一名正式的铁路员工。岁月如风,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深夜,那列驶往南方的旅客列车很快又要从小站经过了。老赵看到儿子正全神贯注地搜寻那列驶往南方的客车上每一个亮着灯的车门。老父亲看这种熟悉的情景时,缓缓地流下了泪水 (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山坳站是一个只有父子两人值班的小站,它自然环境恶劣,几乎与世隔绝。小说以此为舞台,交代老赵父子的生存环境,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B老赵的妻子趁着山外发生泥石流、去南方的旅客列车被困小站的机会,抛夫弃子,深夜冒雨逃离。说明她是一个贪图享受、寡情薄义的女子。C小赵邂逅姑娘后,与父亲的话越来越少。这个细节表明小赵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与父亲产生了矛盾,只能以吹柳树哨的方式排遣内心痛苦。D那列开往南方的列车,是小说的线索。它不仅串起两代铁路人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象征着美好、温暖、多彩、浪漫的山外生活。E小说讲述了发生在深山小站的两代人的故事,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质。语言朴实,却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引发人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8.这篇小说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9.小说在刻画老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神州智达创新金题示范卷 专题十 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祜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改)【注】鞫:审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B.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C.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D.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B.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如“位在廉颇之右”。官位前加“右”表示比加“左”地位高。D.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事迹或悼念性的文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朴耿直刚正,敢于进言。他因曾经言说隆祐太后处事不当而被停职查办;他批评翰林承旨范纯礼不敢言,没有范父的风范。B.李朴指摘时弊,忠于朝廷。他人朝答对,认为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C.李朴傲视当朝权贵。中书侍郎冯熙载想以邂逅的方式与李朴相见,李朴笑道,既然不能见蔡京,就更不能邂逅冯熙载。D.李朴历任官职,颇有声望。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在任职之处都留有很好的名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5分)(2)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流莺 李商隐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14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B“不自持”三字是全诗诗眼,暗示流莺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C“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D.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E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15诗人托物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神州智达2017届高三诊断性大联考(一) 第16题)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韵空缺部分。(5分)(1)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 ”一句,从听觉方面写潼关的雄伟气势。(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近日,王宝强离婚风波炒得沸沸扬扬,随后,事件继续发酵,话题上升到了财产分割。日前有时友爆料称很多财产不是主宝强名下。在常A眼里;一张普普通通的寻子启事,似乎并不会引出多少“题外话”。但是日前,细心的宝鸡渭滨分局民警却刨根问底,从一张小小的寻子启事入手,成功连根拨起一个毒贩。经过4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姚明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他的感召下,很多人也如过江之鲫,投身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活动中去。记者发现,2016年企业招高端人才的胃口大过往年,不少民企开出二三十万元年薪吸引博士,还提出给予百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可惜上门应聘者寥寥无几。通常一本书的前言是要提纲挈领的,然而面对顾城,我却不愿这样下笔,并非不可为之,而是自觉资历浅薄!更重要的是顾城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部成长史。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8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正在展出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红色回忆,吟唱着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B基于量子信息技术推动科学和社会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巨大前景这一依据,专家认为,“量子技术在2 l世纪的重要性可与20世纪的曼哈顿计划相比,可能像曼哈顿计划造造出原子弹那样改变世界格局”。 C.美国国家气象局宣布,虽然飓风“马修”已减弱为三级风暴,但在其造成的风暴潮、涨潮、风浪与毁灭性巨浪等共同作用下,佛罗里达州等沿海地区直到当地时间8日晚间都有被淹的危险。D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专家学者的文章83篇,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国文化教学研究”“中国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等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茅海建进一步说道,我们不能妄言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其中固然有一些,他在这方面的学识也远超今人,不过梁将古代经典、史籍所言“议会之实”与近代西方民主之下的议会制度相提并论,说是“差误的比附”,实在是源自他对西方民主制度理解的偏颇。他在古议院考中称赞了泰西各国的议会,阐扬了中国古代类似议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是否要设立议会,梁持否定态度,“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学校才是开启民智的必经之路。A毕竟仅仅因为关于竟然由于B但仅仅尽管对于却由于C但只能尽管尽管却因为D毕竟只能但对于竟然因为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定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5分)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载道的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 。随着20世纪的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 。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 ,则是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280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21.下面是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条奇葩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帖子是由四川眉山一位女士发的,她于10月15日在商场被小偷“光顾”,现场一男子告诉她,包包在进商场门口时被小偷打开了。女子追赶小偷无果后回家,将此事发上网并指责提醒她的人说:“我很想对告诉我的人说声,你是不是男的,小偷都惹不起吗?在旁边看见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有这样做人的吗?”此帖一出,引来众多网友炮轰,认为她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是狗咬吕洞宾。即使当事男子回复当时自己离得很远,且顾忌小偷有几个同伙一道,也没获得女士的理解,她坚持拒绝向提醒她的男子表达谢意。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重点班达标训练语文答案1.C(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的是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模糊的)2.B(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结果)3.D(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4.【答案】 D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含度。A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判断错误;B项前半句“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对,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原文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才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项“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 5.【答案】 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题,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一是“1985”的时间限制,必须是发生在1985年的事,包括作品发表与获奖。二是陈忠实的“标志”,包括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等。 6.【答案】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 “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7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本题根据小说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概括的难度,分为四个不同的难度层级以及相应的评分层次。其中E项能对全文进行宏观整体概括分析并正确,给3分;A项能就文章局部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正确,给2分;D项能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并有部分内容概括正确,给1分;B、C两项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均不正确,不给分)8文中第二段“父亲对深夜驶过的那列客车相当看重”的相关描写是伏笔。作用:对下文老赵妻子离开的情节作了暗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前后呼应,情节发展更具合理性,情节结构更加严谨。(指明伏笔给2分,作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9恪尽职守。在偏僻小站默默奉献三十多年,即使妻子离去,仍坚守岗位。善良宽容。理解妻子的逃离,把对妻子的思念深深地寄托在那列开往南方的客车上。充满父爱。关心儿子的婚姻大事,担心儿子重复自己的婚姻悲剧。(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10.B(原文标点:“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11.C(关于左、右地位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的地位有变化)12.D(“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错。国子祭酒,因病没上任。高宗即位授他秘书监,未到就去世了)13.(1)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白若,没有害怕的神色。(得分点:死、危言、泰然各1分,句意2分)(2)现在士大夫做学问不求于自己,而只听王氏的学说,败坏思想学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得分点:诸、莫、宾语前置句式“惟王氏之听”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李朴,字先之,虔州兴国人。考取绍圣元年进士,调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特别器重赞许他。调任虔州教授。因曾经说隆祐太后不该废处瑶华宫一事,朝廷下诏审问他。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自若,没有害怕的神色。随即追回官衔,勒令停职,遇上赦免,排挤他,安排任汀州司户。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己说待罪四十六天,听不到皇帝的声音,对李朴说:“某事难道有利于国家吗?某事难道有利于人民吗?”李朴说:“承旨知道却不说,没有你父亲的风范。”右司谏陈罐推荐李朴,有旨召他答对,李朴首先说:“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开始出现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来就各执己见,互相排挤攻击,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又说:“现在士大夫做学问不求于自己,而只听王氏的学说,败坏思想学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希望下诏不要拘泥于王氏,就会英才辈出了。”蔡京讨厌李朴的耿直,其他宰相三次拟定授官,都扣压不下发,重新任命他为虔州教授。(蔡京)又让谏官弹劾李朴是元祐学派,不该任教导儒生的职务,将他罢免任肇庆府四会令。有奸民说县东产金宝,破坏田地,发掘墓地.李朴到后,请求停止这件事。改任承事郎,临江军清江县知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时就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到登位后,授任李朴著作郎,半年内共升迁五次直到国子祭酒,因病不能上任。高宗登位,授予秘书监,召他速来,未到就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李朴从担任小官开始,天下人尊重他的名望。蔡京想要强行招致他,让(李朴)知道(蔡京)厚待他的意思,答应让他做侍从,李朴极力拒绝不见,蔡京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然而最终没有加害他。中书侍郎冯熙载想邂逅李朴,李朴笑道:“不能见蔡京,怎能邂逅冯熙载呢?”做官所到之处有声望。在广南,阻止帅臣孙埃以空文为皇帝效力,不如调拨常赋资助边疆。反对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的计策,消除了边境的祸患,人们称赞他的智谋。李朴曾自己写墓志铭说:“以天下为心,以道学为本体,以时势为实用,这样就可以了。”大概是对他生平的叙述。有章贡集二十卷在世上流传。14B D解析:B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诗人自己的辗转幕府的生活。D. 根据“良辰未必有佳期”可知,流莺并没有实现本意。15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辗转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赏析: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写作年份不易确定。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宣宗大中三年(849)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诗的开头两句,正面重笔写“流”字。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漂荡复参差,是说漂荡流转之后又紧接着再飞翔漂泊。“度陌”、“临流”,则是在不停地漂荡流转中所经所憩,应上句“复”字。流莺这样不停地漂泊、飞翔,究竟是为什么呢?又究竟要漂荡到何时何地呢?诗人对此不作正面交代,只淡淡接上“不自持”三字。这是全联点眼,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诗人自己的辗转幕府的生活,是比较平常的比兴寓托,独有这“不自持”三字,融和着诗人的独特感受。诗人在桂林北返途中就发出过怅然的叹息:“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陆发荆南始至商洛)。“去真无奈”、“还岂自知”,正象是“不自持”的注脚。它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漂荡复参差”的悲剧身世后面的社会原因,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漂荡流转,毕竟是流莺的外在行动特点,接下来三、四两句,便进一步通过对流莺另一特点 巧啭的描写,来展示它的内心苦闷。“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流莺那圆转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隐藏着一种殷切的愿望 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然而,它那“巧啭”中所含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因而虽然适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来“佳期”,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说,流莺的漂泊是诗人飘零身世的象征,那么流莺的巧啭便是诗人美妙歌吟的生动比喻。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巧啭中寓有不为人所理解的“本意”,这“本意”可以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也可以是诗人所抱的某种政治遇合的期望。这一联和蝉的颔联颇相似。但“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所强调的是虽凄楚欲绝而不被同情,是所处环境的冷酷;而“巧啭”一联所强调的却是巧啭本意的不被理解,是世无知音的感叹。“岂能”、“未必”,一纵一收,一张一弛,将诗人不为人所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伤感曲曲传出,在流美圆转中有回肠荡气之致。可以说这两句诗本身就是深与婉的统一。颈联承上“巧啭”,仍写莺啼。“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这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无止的啼鸣:无论是刮风的早晨还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气还是阴霾的日子,无论是京城中万户千门开启或关闭的时分,流莺总是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它仿佛执着地要将“本意”告诉人们,而且在等待着渺茫无尽的佳期。这一联是两个略去主、谓语的状语对句构成的,每句中“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读来别有一种既整饬又优美,既明畅又含蓄的风调。尾联联系到诗人自身,点明“伤春”正意。“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两句是说,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的伤春的哀鸣,然而在这广大的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栖居的花枝呢?初唐诗人李义府咏乌云:“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末句从此化出。伤春,就是伤佳期之不遇;佳期越渺茫,伤春的情绪就越浓重。三春芳辰就要在伤春的哀啼中消逝了,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枝也无从寻找。这已经是杜鹃啼血般的凄怨欲绝的情境了。诗人借“不忍听”流莺的哀啼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伤春”之情 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末句明写流莺,实寓自身,读来既像是诗人对无枝可栖的流莺处境的关心,又像是诗人从流莺哀啼声中听出的寓意,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语意措辞之精妙,可谓臻于化境。16.(1)波涛如怒(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17.C(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或消灭。“连根拔起”侧重于修饰犯罪团伙等集体,不能修饰“一个毒贩”。惺惺相惜: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敬重、同情。对象不当。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为贬义词。此句褒贬不当。寥寥无几:非常少。 提纲挈领: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18.D(A 项,主语缺失。可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改为“正在这里展出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 B 项句式杂糅。可将“这一依据”删去。C 项并列不当,“风浪”包括“毁灭性巨浪”,可将“风浪”删去。)19.答案:C20.人物画渐趋式微(人物画渐渐衰落)其根源来自于现实的光芒照耀(原因在于它立足于现实的土壤)关注现实,勇于创新(立足现实,不断创新)(答出一条 2 分,答出两条 3 分,答出三条 5 分)21(6 分)构图要素:该读书节标志由爱心、书本和纽(丝)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2 分,画线词语写对 1 项得 1 分,最多得 2 分)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2 分)心形纽(丝)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 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2 分)。22.写作角度:(1)从提醒者的角度看,坚持行善,无愧于心。以合适的方式做善事。好人会被大众认可。提醒者是否可在盗窃实施的时候,用一种相对安全和隐蔽的方式,提前打断盗窃的实施,毕竟,光天化日之下小偷再人多势众,终究多不过正义的民众。(2)从发帖人的角度看,财物被盗,完全可以用一种并不情绪化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表达得更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逼人,出言不逊。被盗者,完全可以用一种并不情绪化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表达得更 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逼人,出言不逊。这样,便不至于使自己既丢了钱财,还不被同情。理性对待失窃。尊重他人的好意,不要出言不逊。冷静表达,理性对待。别误解好心人。站在自己立场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做法是不合适的。(3)从众网友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不满意发帖者是非不分的态度,更对发帖者道德绑架式的话语表达了充分反感。但是完全没必要以“骂”的形式来表达观点,让被盗者雪上加霜。坚持正义,是非分明;同情之心不可抛;批评别人要以尊重为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