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153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五六千年前2 .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修建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 .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周,都城建在A阳城B亳C殷D镐京4 .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最为先进的是ABCD5 .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 . 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变法的原因( )A生产力的发展B缓和阶级矛盾C称雄天下的欲望D新兴地主力量强大7 . 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8 . “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该诗句描述的是A长平之战B长勺之战C马陵之战D桂陵之战9 . 如果你是一位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中国的农耕文明。下列不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典型代表的是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人面鱼纹彩陶盆C粟的种植D干栏式建筑10 . 从古猿到现代人,人类究竞越过了哪些关口,才渐渐蜕变成今天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呢?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小课题学习,最终认识到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A直立行走B制作工具C学会用火D定居生活11 . 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学习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禅让制12 . 右图是北京人的头像,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B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C开始使用天然火D开始烧制陶器13 . 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A修建长城B刑罚非常残酷C秦朝的暴政D赋税沉重14 . 西汉前期出现了一段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是A汉高祖和汉文帝B汉文帝和汉景帝C汉景帝和汉武帝D汉武帝和汉宣帝15 . 关于我国远古时期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共同的生产生活特征,表述正确的是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备牧业 都使用打制石器和陶器都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都出现原始艺术的萌芽ABCD16 . 2018年1月,一部热播电视剧寻秦记讲述了宇航员项少龙在“星云”号事故中,穿越回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赵国邯郸。为了可以回到未来,他决定不顾一切找到嬴政,助其建立一番伟大功业,从此开始了他寻找秦始皇的历程。秦始皇的“伟大功业”是A灭六国,建立统一封建国家B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C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D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17 .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这项工程是A都江堰B白渠C郑国渠D灵渠18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秦始皇统一六国B禹取代舜C舜取代尧D启继承父位19 .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和玉米B水稻、粟和黍C水稻和高粱D小麦和高粱20 .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出自孔子的( )A礼治思想B仁政思想C教育思想D法治思想二、综合题21 .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緣臬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铁,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則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22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材料一材料二 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人教版历史教材(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状况。(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革,学术思想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并提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同方案。下面是有关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请将这些主张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儒家:墨家:法家:道家:(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思想流派与时代变革的关系。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四: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是_制被破坏。秦朝解决这一困局的措施是_(2)写出材料二中“秦国变法”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秦王统一六国的社会基础。(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并说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4)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请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三、论述题24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持久的力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急剧变化,社会思想也变得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如下图)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不再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因为传统的颠覆而兴起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作用恰恰是加速了传统的消亡。(这场运动)塑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底色政治、文化乃至民族性格,无不于此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摘编自丁伟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是什么文字?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二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场运动对后世中国的影响。(3)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自信”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