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10月学业评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134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10月学业评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10月学业评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10月学业评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10月学业评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自强”与“求富”“民主”与“科学”“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扶清灭洋”ABCD2 . 某班举办了一期近代中国图片展览,下面3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3 .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 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时间事件人物官职1839年虎门销烟林则徐钦差大臣1841年虎门之战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舰管带1895年威海卫战役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5 .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A北京B重庆C上海D厦门6 . 下图是时局图,这一历史反映的是( )A三国干涉还辽B“门户开放”的照会C强占租借地D划分“势力范围”7 . 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英国的哪一侵略要求 ( )A鸦片贸易B掠夺金银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8 . 下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该漫画实质反映了A该漫画意在讽刺清政府固守石头磨子,不采用近代机器B该漫画揭露了清政府榨取人民血汗,满足帝国主义贪欲的行径C该漫画讽刺了清政府沦为列强在华统治的工具D该漫画在辛亥革命前具有醒世作用和教育意义9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的侵略行为被形容为“趁火打劫”,却成为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这一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10 .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望厦条约11 . 1949年威武的人民解放军开着坦克从东交民巷隆隆驶过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东交民巷成为国中国,不再有国人的脚印始于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B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C义和团运动的失败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12 . “在教育方面,设立京师大学堂等,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政治方面,裁减机构、精简人员,增设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机构,主张删改则例”以上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历程B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促使中国逐渐走向了独立13 .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强烈愿望,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A自强、求富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打倒列强、除军阀D民主、科学14 .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5 . 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下列史实相关的是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北伐战争D九一八事变16 .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民主,科学三民主义变法维新ABCD17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南昌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8 . 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宝贵D邓世昌19 .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一批新式轮船穿梭于中国沿海和内河,到20世纪初,全国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设立了电报局,电报沟通了各地的联系。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中国面貌C交通与通讯事业发展巩固了清朝的统治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 . 1894 年 9 月,光绪帝给某位将领的挽联写到:此日漫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将领是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张自忠二、综合题21 . 读图回答问题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辱,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剧巡演。下面是得以入选的影视剧。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1)如果想按这四部影视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2)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分别说出制造这些战争的侵略国家。(3)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屈辱的场景?(写出两例即可)(4)在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可以展现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需列举出两例)在这些抗争中,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书写的中华民族不朽的战歌。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与品质?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梁启超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人民网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阶级派别的思想主张?该派别为此发动的运动口号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而流血牺牲的湖南人是谁?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而发起的这场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该运动的开展对 1919 年的爱国运动有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23 .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的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这年”是哪一年?“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指什么文件?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这句话的理解。材料三(如下图)(3)与材料三中图片相关的战役是什么?该图片中的时间有何重要性?24 . 以史为鉴知兴替。甲午年的那场战争,是民之痛、国之殇。穿越百余年的时光,今天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时的屈辱、伤痛、挣扎与彷徨。(甲午风云一页沉重的历史)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在战前就已经写就。(1)阅读材料一,请写出材料中“这场战争”的名称。“日本在与我们为敌之前曾拜我们为师”,请写出日本拜我们为师的改革名称。(黄海大战一个悲壮的故事)材料二: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2)材料二中提到的“致远舰”的管带是谁?在他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万寿庆典一种绝妙的讽刺)材料三: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割的是哪些地方?通过材料分析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瓜分豆剖,一份难忍的屈辱)材料四:1895年,当中国战败时,帝国主义者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拚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4)材料四描述了哪一历史现象?美国错失了“瓜分”的“最佳时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哪一政策?(痛定思痛,一股觉醒的力量)材料五: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5)材料五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回顾上述历史,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