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二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129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十堰)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衣袂(ju) 喧嚣(xio) 震悚(sng) 脱颖(yng)而出B . 氤氲(yn) 蜷(qun)曲 风靡(m) 谆谆(zhng)教导C . 哺(b)育 萦(yng)绕 争执(zh) 茅塞(s)顿开D . 雕镂(1) 深邃(su) 雄踞(j) 玲珑剔(t)透2. (2分)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老师对待学生,不论成绩高低,全都一视同仁。B . 中国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C . 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D .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 , 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3.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B . 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C . 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D .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4. (2分) (2017八上临沭期中)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A . B . C . D . 5. (2分)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_。(节选自昆虫记) 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 它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 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A . B . C . D . 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 (4分) (2019河北)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B .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 .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2) 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7. (12.0分) (2019七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兔走触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_冀复得兔_而身为宋国笑_(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 (8分) (2019张家港模拟) 狱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 (3) 行路难!行路难!_,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5) _,一览众山小。(_望岳)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7.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江 南 柳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1)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_。(2) 文段中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和_两个方面。(3)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说说划线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答:_品析下面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答:_(4)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答:_10. (13.0分) (2019大庆) 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小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周国平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摘自中国教育报)(1)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母语是教育的起点。B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C . 作者坚定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D . 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2) 如何理解第小节画线处“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3) 书写和键盘打字各有优势。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 (6分) 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 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书(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243923515381652201347722813432170(2) 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3)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12. (50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1、6-2、7-1、7-2、7-3、8-1、8-2、8-3、8-4、8-5、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1、9-2、9-3、9-4、10-1、10-2、10-3、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1、11-2、11-3、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