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067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护国战争2 .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材料中的“他”应是指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3 . 1905年,孙中山在联合了哪些团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强学会4 .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邓世昌殉国黄海 关天培战死炮台 圆明园惨遭洗劫 义和团捣毁教堂ABCD5 . 上海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这一历程的是A近代之初被迫开放B中国共产党踏上革命的征程C遭受了日本铁蹄的践踏D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6 .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 . 表格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用到,它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下表中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年份工农业产品粮食/亿吨棉/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19521.631.300.661.3519571.951.641.315.35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8 . 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在这两大领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C反“右”倾运动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9 . 新中国的国名、性质等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召集各民主党派开会协商确定的,这个会议是A政协会议B中国人民政协会议C全国人大D党的一大10 .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1 .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A织布机B纺纱机C电动机D蒸汽机12 . “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卡德纳斯改革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凯末尔革命D印度独立13 .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下列对近代中国政权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南京临时政府ABCD14 .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A1861年改革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D十月革命时期15 . 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6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中共一大一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重庆谈判一实现了中国的民主建国D遵义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点17 . “举国欢舞,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中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创办新式学堂C保护农工商D创办报刊、组织学会18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历史事件与第二次分离直接相关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戊戌变法的失败C抗战的胜利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 . 历史学习中往往史实与观点并存,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两河流域文明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B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C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D拿破仑是一位英雄,又是一个战争狂人20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其原因是 A签订南京条约B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1 . 1992年及以后的几年,我国基本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 )A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B宽方位、多层次、全领城C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2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但丁-圣经B培根-哈姆雷特C达芬奇-蒙娜丽莎D莎士比亚-神曲23 .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中国( )A参加万隆会议B重返联合国C加入WTOD与美国建交24 .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25 . 了解史实需要知道它的构成要素。“时间:1839年”地点:广东虎门“意义:维护了民族尊严”。以上这些构成要素反映的史实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C关天培血战虎门炮台D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26 . 近几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A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了起来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C“冷战恩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7 . 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途中,义和团在哪里成功狙击了它:( )A廊坊、杨村B天津C大沽D西什库教堂28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29 .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的功绩是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C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30 .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等。”这反映的政治体制是A联邦制B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二、综合题3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中法国最终被英国击败,丢掉了大量领土,势力一落千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十六不顾反对直接出兵支持北美独立战争,最终美英在法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也彻底倒闭了。(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路易十六帮助美国,“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材料二巴黎和会期间,劳合乔治表示:“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保持均势。”为此一向暴躁的克里孟梭不止一次指着这位昨日盟友大骂“狡猾的狐狸”,会议在争争吵吵中持续了几个月。(2)依据材料二,劳合乔治的言论表现出他对战后的德国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法国会对此表示巨大的愤怒?材料三欧洲人逐渐形成了共识: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我们必将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在面临威胁时,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加入了欧共体和欧盟。但是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英国始终和这些组织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并于2017年3月正式开启了“脱欧”程序,对此,法国部分人士希望对英国“脱欧”采取强硬的态度。(3)依据材料三概括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用示意图形式将英法之间的关系变化展示出来。32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材料一 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介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建国初,党和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运动是什么?其法律依据是什么?(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八年级下册教材(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扬改革之帆)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邓小平(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材料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据材料五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有成功也有失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