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形成的过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309899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形成的过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字形成的过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字形成的过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形成的过程,第二讲,回顾上节课内容,思考,老师,表意字,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的字,我们都成为表意字。,方,圆,假借,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六:被吸引八:同意,前面已经说过,最先需要为它们配备文字的那些词,有很多是难以用表意的造字方法来对付的。人们无疑很快就会发现,可以用自己本来就熟悉的谐音原则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所以,跟图画有明确界限的表意字的开始出现和假借方法的开始应用这两件事,在时间上不会相距很久,很可能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举例,在古汉字里,常用的语气词“其”是用音近字“箕”的象形字来记录的。在圣书字里,“大的”这个词是用同音词“燕子”的象形字来记录的。在纳西文里,“有”这个词是用音近词“芜菁”的象形字来记录的。,说明假借字的历史一定非常悠久。表意的造字方法和假借方法应该是同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是在表意字大量产生之后,假借方法才开始应用。,那些性质还不明确的象形符号,如果经常跟假借字放在一起使用,或是被假借来记录跟它们所象的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就会较快地成为真正的文字符号。,可以说,跟图画有明确界线的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假借方法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对找不到合适的单个假借字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可以假借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记录它。例如在纳西文里,双音节词“化育”就是把和的象形字组合起来记录它的。,存在的问题,被假借的字本身有自己所代表的词,同时又被假借来记录同音或音近的词。而且假借他的词可以有好几个,因此阅读文字的人往往难以断定某一个字在某一具体场合究竟代表哪一词。,麻烦,一形多用现象在纳西文里,象杯中有茶叶形的既代表“茶”这个词,又代表“饮”这个词(二者完全不同音)。在古汉字里,象成年男子的最初既是“夫”字又是“大”字;象月亮的最初既是“月”字又是“夕”字。,影响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解决问题,为了克服假借所引起的字义混淆现象,人们把有些表意字或表意符号(意符)用作指示字义的符号,加注在假借字上。,例如,在古汉字里,“翼”的象形字(象鸟或虫的翼),在假借来表示当明天讲的“翌”的时候,有时加注“日”字写作。在纳西文里,“蕨菜”的象形字,在假借来表示同音字“小官”的时候,有时加注端坐人形而写作,在圣书字里,有相当复杂的例子。例如由三个符号组成的这个表音组,可以用来表示“纸草”“蜡”“青年”这三个词的语音。为了加以区别,“纸草”后面加上表示植物的区别性意符“蜡”后面加上表示颗粒体的区别性意符,“青年”后面加上表示人的区别性意符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表意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在我国传统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人们一方面在被假借的字上加注意符来区别他们的不同用途。另一方面还在一些表意字上面加注音符,使它们跟所代表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例如,古汉字里,“凤”字本作,象高冠美羽的凤鸟,后来加注音符(凡)而成为。(“凤”“凡”古音相近,更后,凤鸟形简化为“鸟”旁,“凡”旁又移到上方,就成了“凤”的繁体“鳯”)。,例如,在纳西文里,“山崖”写作。纳西语当“山崖”讲和当“鸡”讲的那两个词同音,所以在山崖的象形符号上加画一个鸡头作为音符。传统文字学把在象形字上加注音符而成的字,看做象形字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所谓“象形兼声”。看做是特殊的形声字更合理。,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有时显然是为了区别由于一形多用或其他原因而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形的不同用法。,例如,在纳西文里,象太阳的,读时当“太阳”讲,读时当“白天”讲,读时当“早”讲。有时就会加注“秤”的象形字而写作,因为当“秤”讲的那个词也读,在圣书字里,象耳朵的既可以表示“耳”,又可以表示“听”。表示“听”的时候,后面要加注一个表示这个词的末一个辅音的符号。表示“耳”的时候,则往往在前面加上一组表示这个词的全部辅音的符号。,字形分化,也可以写作,这两种字形都既可以用来表示“大”,也可以用来表示“夫”。后来专用前一形表示“大”,后一形表示“夫”,把它们分化成了两个字。和本来也都是既可以表示月,也可以表示夕,分化情况和“大”和“夫”相似。不过,加注音符以区别不同用法的情况,大概也是存在的。,古汉字里有少数形声字,字义与形旁完全相同。例如,“鼻”字从“自”“畀”声,“自”字本作,象人鼻,本意就是鼻子。,古汉字、圣书字、楔形文字等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体系,一定也经历过跟纳西文相类的、把文字跟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甲骨文里经常提到商王对祖先举行进献食品的祭。在典籍里多作“登”。本作象两手捧着一种叫做“豆”的盛食器皿,如果等祭所用的食品是,往往改写成两手所捧的豆换成鬯。既有又有特定用途的一个异体。,纳西文在这方面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吼”字通常写作如果说到“马吼”通常就把这个字的牛头换做马头,并不需要另加一个“马”字。,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文字大概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改造,才能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进:逐渐摒弃文字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单纯使用音符的拼音文字,最初是在这种文字影响下形成的。,2020/6/5,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