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改革,解体,1991.12.2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结构,1917.11.7,1,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列宁的探索,1、保卫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农业:,工业:,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贸易:,实物配给制,取消自由贸易,工业国有化,余粮收集制,特点:,战时 、共产主义,3,评价:,1、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4,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材料一: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材料二: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5,根因:,直因:,海军基地兵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解除工业国有化 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国家资本主义,标志:,1921、3 俄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6,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稳定形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过早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1922 苏联建立,7,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1924列宁逝世后,代之 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8,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特点:,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指令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一五计划农业国变工业国,二五计划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想一想,那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和我国开展的哪一项运动比较类似?,9,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它们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先要解决的高度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10,1.(2005年广东高考21题)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 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 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B,2、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 “二五”计划完成后 C、 “三五”计划完成后 D、“四五”计划完成后,B,11,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1)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4)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12,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他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