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8443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历史中考试试卷(I)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暂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 A . 黄河大合唱B . 大刀进行曲C . 义勇军进行曲D . 毕业歌2. (2分)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 .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 (2分)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 .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C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D .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4. (2分)下列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的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 . 土地改革的完成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5. (2分)下列会议中,制定共同纲领的是( ) A . 中共八大B . 十一届三中全会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6. (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B . 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 . 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7. (2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曲所唱的历史事件是( )A . 抗日战争胜利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抗美援朝战争D . 改革开放8. (2分)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 .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B . 青藏铁路通车C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D . 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9. (2分)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中国共产党成立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 (2分)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A .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B .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 . 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 . 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1. (2分)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A . 并人国企B . 公私合营C . 建立合作社D . 建立互助组12. (2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 )对外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 B . C . D . 13. (2分)下图为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 .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B . 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C . 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D . 实现对私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14. (2分)1958年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运动,给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的是( )A . 浮夸风B . 大炼钢铁C . 共产风D . 吃大锅饭15. (2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 . 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D .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6. (2分)19561976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在此期间,我们的社会主义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探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一时期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B . 这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C . 20年的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D . 成就的取得说明我们已经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7. (2分)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广场等,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 A . 大庆B . 兰考C . 武汉D . 鞍山18. (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符号搭配正确的是( ) A . 铁人雷锋B . 两弹元勋邓稼先C .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焦裕禄D . 县委书记的榜样王进喜19. (2分)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图,这个“转折点”是( )A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C .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D .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20. (2分)“乒乓外交”反映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关系( )A . 日本B . 朝鲜C . 美国D . 苏联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5分)21. (20分)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8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材料三:文革刚刚结束,某中央领导人就在一篇社沦中提出“凡是七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学好文件抓住纲材料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中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提出的方针被称为什么方针?针对此方针,全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在此之后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彻底否定了材料二的方针,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如何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 22. (10分)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图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图“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图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遵循哪些原则?23.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按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2)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3)材料三的变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综合三则材料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5分)21-1、21-2、21-3、21-4、22-1、22-2、23-1、23-2、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