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新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376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要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同学们回到宿舍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民怨沸腾,表示赞同。C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沸腾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物的崇拜从来是与富贵、炫耀和时尚密切关联的。_。_。_;_。_ 。_。人们寻找追求时尚的动机又是顽强的,所以常常会有丑的时尚的问世。人们只好再吹一个,正像时尚破灭后,大家寻找新的时尚它极像不断吹出的肥皂泡:一个商品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如同一个肥皂泡被吹起,当拥有该物品的人太多之时,它就不成其为时尚,如同一个肥皂泡太大而破灭时尚能兼备美与稀缺当然好,但时尚是不断更新的东西,哪里能永远找到这样的组合大家都拥有此物,它就不再是富贵的象征,不可以用来炫耀了人们追求时尚的本质是显示个性、吸引眼球的心理需求。在美与稀缺二者中,稀缺更重要,泛滥最要不得时尚的性质在于,一方面,它被人们追求;另一方面,不可以席卷过多的人ABCD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匀称(chn)推崇(chn)桥墩(dn)自出心裁(ci)B轩榭(xun)沉檀(tn)防御(y)春寒料峭(qio)C岔道(ch)汴梁(bin)遒劲(jn)络绎不绝(y)D镂空(lu)罅隙(xi)纤维(xin)摩肩接踵(zhn)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B科学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呢?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丰富多彩的美食,让人莫衷一是。D在学雷锋活动中,校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师生上行下效,踊跃为灾区捐款。二、现代文阅读(一)春朱自清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6 . 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_”、“_”、“_”、“_”。7 . 第一段划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8 . 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A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B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C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9 . 第三段写到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10 .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春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上下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王澍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由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不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悲哀吗?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节选自2007年瞭望,有删改)11 . 文章开头写“近二十年来,我们城市建设的情况”,有什么作用?12 . 作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同西方相比,有哪些“闪光点”?13 . 下面是原文中的一段话,应该放在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14 . 下面做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2013年,因为要建设新型社区,新郑市薛店镇的花庄村,保存完好的10多座清末或民国时期的古宅被拆的面目全非、断壁残垣。B杭州西湖边有着80多年历史的秋水山庄的门头改头换面,原来斑驳的青灰色被涂成了“土豪金”,与周边的景致格格不入。C目前,各类仿古街道层出不穷。沿街两边全是新建的商铺,模样大同小异,很少再顾及当地的历史特色。清一色木雕花窗,青砖粉墙,油漆彩画,牌匾高悬,红灯高挂。D临海紫阳老街的保护尽可能地利用原建筑物的老构件,尽可能地保存原历史建筑所承载的符号和信息。管理者说:我们不想让紫阳街的居民搬出去,老街的生活气息会保持。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有约不来夜过半,_。(约客赵师秀)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_,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2)默写李商隐的贾生。_四、课内阅读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列小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驻扎)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持:率领)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D上自劳军(劳:慰问)17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18 . 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社少府之任蜀州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20 . 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21 . 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五、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3月11日,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在京发布。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由双手、绿叶、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等构成。(材料二)我国古代就有在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传统。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摘编自首枚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发布)(材料三)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2 . 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A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由中国邮政发行,邮票面值1.20元。B1915年、1928年、1979年,是我国植树节发展的重要年份。C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1.66%,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3 . 阅读(材料一),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图标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24 . 阅读以上材料,我国植树节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六、作文25 . 作文请以“流淌在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提示:(1)这歌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事。(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3)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文章不要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