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375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模拟创新题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吉林白山三模)早在l419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地理研究院,像迪亚士、麦哲伦、达伽马等一批优秀的航海家都曾先后在这里学习过。材料表明新航路成功开辟得益于()A.政府的政策支持 B.统治者注重培养人才C.地理知识的丰富 D.造船技术已日益高超解析题干中说到的是麦哲伦等航海家都曾经在葡萄牙创办地理研究院进行过学习,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统治者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符合题意的是B项,题干中没有说到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C、D项表述片面。答案B2.(2016河南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场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等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引人注目的大交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给美洲带来了新的传染病B.使美洲的文化遭到冲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解析从材料看,该学者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了新的传染病,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观念,这会使美洲的文化受到冲击,并最终会改变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故A、B、C三项均可排除。所谓“先进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在材料信息中难以得出,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6山东临沂高三质检)19世纪初期,欧洲内陆的运输量出现史无前例的盛况,因而掀起改善陆路交通的高潮,但仍无法舒解货物拥塞的情况。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大力保护关税使货物流通受阻B.拿破仑战争导致港口贸易陷入困境C.各国征收高额租税使运输成本提高D.工业革命迅速扩展使各地产量大增解析“关税的高低”与货物流通的通畅与否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干信息“史无前例的盛况”不符,排除;C项是造成拥塞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排除;工业革命的扩展,对于原材料、商品的运输需求迅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建设落后于运输增长需求,从而导致货物运输受阻的情况出现,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吉林长春一模)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解析甲地区由“火器”、“五金”、“布匹”等结合题干“16世纪”、“欧洲各国”等信息,可判断是欧洲;由“烟草”、“玉米”等可判断是美洲;由“奴隶”信息可知是非洲。答案A5.(2015山东临沂模拟)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解析“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反映出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B项正确。答案B6.(2016贵州贵阳高三监测考试)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涉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实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A.竞争的有序性 B.统治的残暴性C.极端的掠夺性 D.无限的扩张性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D两项都与早期殖民扩张有关,但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西方殖民者侵略范围之广,而不是极端的掠夺性,排除C项,答案为D。答案D二、非选择题7.(2016山东潍坊3月模拟)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提取信息可以根据图片回答范围的扩展、说明各自集中在哪些区域;或者从大国主导回答,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再次从航路的性质回答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也可以回答贸易的性质。答案示例一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示例二信息: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主导。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示例三信息: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欧洲人的是劫掠、征服、殖民。示例四信息:由奢侈品交换到各种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交换的主要是奇珍异兽及丝绸、瓷器、香料等奢侈品;新航路开辟以后,各种商品、文化、物种通过海上商贸之路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交流。示例五:信息:由贡赐贸易转化为商品贸易。说明:古代中国海上商贸之路以贡赐贸易为主,不重视利润;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主的商品贸易重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说明:只要答出两项信息,并加以说明即可。)一、选择题1.(2016陕西汉中二模)“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根据题干中“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于是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开辟新的航道,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没有体现出工业革命的条件,排除C项。答案A2.(2016山东潍坊高三统一考试)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C.加剧了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工业革命”“女性”“进入技术领域”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劳动分工和技术竞争,与此对应的只有C项。答案C3.(2016吉林长春二检)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经济政策的是荷兰,故A项错误;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也是荷兰人,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追求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是美国,故D项错误。答案C4.(2016安徽黄山高三第一次质检)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这说明()A.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B.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这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根据所学知识,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技术革新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了国家总产出增长,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湖北武汉调研测度)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解析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故B项正确。答案B6.(2014山东济南四校联考)图中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A.电力 B.石油C.煤 D.核能解析图中的a处是19世纪上半期;b处是20世纪上半期。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完成,蒸汽动力的使用促进了煤的开采;20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7.(2016陕西汉中二模)(节选)社会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美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第(1)问,考查的是英国的四次经济政策,学生解答此题注意材料中四个时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1979年”、“1997年”并结合相对应阶段的背景进行阐述即可。答案(1)原因: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20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1979年起,英国“重返”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1997年,工党提出“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其他政党开始上台执政并提出新的政策。1.隐含社会热点新时期的土地流转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这说明()A.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影响B.价格革命加速封建贵族的衰亡C.商业革命促使封建土地制度瓦解D.海外对西欧商品的需求增长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16世纪”“16世纪后半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故A说法错误,排除。“价格革命”的表现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同时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瓦解,促使西欧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材料正是这一情况的体现,故选B。答案B2.数据背后的历史早期殖民扩张的经济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西班牙不久就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下表表明西班牙逐步走向衰落的经济原因是()16世纪6070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项目行政开支宫廷开支经济建设军费还战争债所占比例4%16%4%13%1%2%22%28%51%62%A.重税政策导致工商业衰落B.王室挥霍拖垮社会经济C.战争造成巨额财政亏空D.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情况,与重税政策无关,也无法体现财政亏空,可排除A、C两项;宫廷开支只占4%13%,不算高,可排除B项;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只占1%2%,说明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故本题选D。答案D3.多角度从土地制度到工业革命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而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如法国、俄国、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忽视农业发展B.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化推动英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基础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土地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自耕农大量破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故B项正确。土地的集中,圈地运动的进行,体现了英国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只在谈农村的变化,并未涉及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故排除。答案B4.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英国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的统一詹姆斯密尔和约翰密尔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这说明了()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实为殖民主义者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联系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解析题干明确指出两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同时通过其思想可得出其殖民主义者的身份,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表面上主张自由生产、贸易和竞争,实则凭借经济优势垄断世界市场,与殖民主义有着一致性,而非过渡到殖民主义阶段,B错误,C正确。D本身说法错误。答案C5.图示探史地图中的世界市场形成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名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的插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A.贸易范围正在扩大 B.大英帝国正在崛起C.殖民扩张如火如荼 D.世界市场正在形成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片进行全面解读。图中除了殖民扩张,还有商运航线,通过殖民扩张和跨地区商业贸易,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A、B、C只能反映局部信息,故排除。答案D6.探究性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机械的采用。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一作为机器出现,立刻就成了工人本身的竞争者”。同时马克思又指出:“随着机器生产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同种工厂数目的增多或现有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工人的人数最终可以比被他们排挤的工场手工业工人或手工业工人的人数多。”请概括以上材料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价。(要求:就材料中一个或者两个观点评价,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导致的机器普及对就业的影响。本题可以从机器本身和对各行业的影响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对就业的利弊。答案观点一:机器生产的广泛普及会导致工人大量失业。观点二:机器生产的广泛普及促进就业的扩大。赞同观点一。工业革命期间机器普遍使用,一台珍妮机可以代替十几个工人的劳动,而蒸汽机对于人力的代替则更惊人。这就剥夺了更多人的生计,资本家所需的工人减少。同时机器的使用使商品价格便宜,大大提高了机器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大量手工劳动者破产失业。赞同观点二。机器生产引起的对原料和半制成品的需求增加造成相关部门就业的扩大。同时机器生产造成新生产领域或新部门的就业扩大。最后伴随着西方对外殖民扩张,市场不断扩大,工厂不断增多,就业不断扩大。(言之成理即可)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