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标准 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 编制通则 ( 征求意见 稿 )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 一 三 年 二 月 1 一、 标准工作简况 1 前言 清洁生产是 企业从粗放生产方式向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 实施模式 。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新修订) 明确 指出: 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 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评估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合理性,从而为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筛 选、清洁生产效果的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因此, 该体系的建立将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工具,一方面帮助政府部门了解掌握行业 /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评估取得的效果、设置未来达到的目标等,为宏观管理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从而规范和指导行业清洁生产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为出台新的清洁生产政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制(如市场准入、清洁生产激励机制、预评估制度等)做好基础性支撑工作。 2 标准的编制目的 客观评价企业清洁生产的进步成效; 用于企业自我评判、改进和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使企业技术改造具有先进 的 清洁生产水平 。 3 标准的 作用 导和规范 行业 清洁生产 水平评价标准 制修订工作 本标准规定了 行业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 评价指标体系 的编制原则、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本标准的制定将指导和规范 行业 清洁生产 水平评价标准 制修订工作,将有利于 规范行业 的 清洁生产 水平评价 。 合现有各类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的需要 各部委目前正在制订和发布的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制定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第二类是由环保部组织制定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第三类是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的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 术要求。 按照全国人大环资委的意见,需要对三套评价技术规范统一整合为清 2 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截止目前,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已发布 30 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 88 项。本通则标准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可以满足环境准入、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绩效评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等各类需求。 清洁生产政策和运行机制做好基础性支撑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制定基础性的标准, 可以为 清洁生产政策的执行、运行机制的建立提供技术依据和有力的工具 。 企业 清洁生产 审核 提供有效手段 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原 国家 环保总局 2004 年 第 16 号令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已于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 施 行。 清洁生产 水平评价 指标可以用于清洁生产 的 审核过程,如方案的产生和筛选等。 同时有利于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进行 科学总结、定量考核。 4 任务来源 为 了更好地推动全国清洁生产工作 ,引导企业的 生产 技术进步,指导 行业清洁生产 水平 评价 技术要求 的编制,由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环资司、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等部门提出 了该项标准制定任务。 5 起草与修改过程 标准起草准备工作共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收 集分析 国内外相关资料 如 国家发改委组织制定的 30 多个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原 国家 环保总局 已颁布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以及工信部正在组织制定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 。 通过收集的 国内开展清洁生产企业的案例分析, 了解我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实施效果。 收集的国外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包括世界银行的 环境绩效指标 等。该指标体系 根据不同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等,分别就环境压力和环境影响状态建立的指标,用来监控生产项目的环境绩效。欧盟绿色圆桌组织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 ,如石化、造纸、铝冶炼业等,提出了各行业应该建立的环境绩效指标。 美国 版的 组织污染预 3 防 指南 等。 另外,还从期刊杂志, 方面收集了其他国内外的资料,为进行标准的制定工作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 : 确定标准的内容框架 在 2009 年 1 月 15 日由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 召开的研讨会上,经过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钢铁工业协会、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轻工业联合会、纺织工业协会、建筑材料协会、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造纸协会、通信企业协会、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 所 的深入 讨论,初步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第三阶段 : 标准的起草阶段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的草稿。 2009 年 3 月 25 日,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 召开了本标准的研讨会。对制标的目的、限定性指标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标准的技术内容与标准实施之间的关系问题 进行了深入讨论 。 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课题组对草稿进行了修改。 2009 年 4 月 10 日, 起草组在 多个行业参加的 清洁生产工作会议 上 与行业进行交流,明确了 标准不提准入 条件, 将现有 企业 和新(改扩)建项目 评价分 为两部分 ,指标、基准值和权重 均可以根据行业状况有所不同 。对新建项目 主要针对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提要求。 会后,课题组经过认真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09 年 7 月, 按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起草组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等相关资料发送到 67 家相关单位 和专家。 截止到 2009 年 8 月 17日返回意见截止日,共收回 49 条意见(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2009 年 9 月 22 日,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召开了标准的专家研讨会, 来自 行业 协会 、 清洁生产中心、科研院所的专家总计 16 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对收到的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对标准较大的修改之处包括: 专家一致认为 ,本标准将代替原国家标准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20106将原标准中的术语补充 到 本标准中; 根据反馈的意见,标准的标题修改为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通则 。 4 删除 了现有企业清洁生产限定性指标; 调整了指标体系各一级指标的顺序; 删除了 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中具体的分值规定。 第 四 阶段:标准的 大幅修改阶段 2010 年 12 月 ,中央编办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职责分工的意见(中央编办发 2010108 号),指出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 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审核指南,各部门不得单独制定和发布清洁生产相关标准 。根据文件要求,国家 发展改革委 环资司于 2011 年 4 月组织召开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协调会,要求制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整合方案。 2012 年 4,标准起草组根据整合方案对标准内容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征询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和工信部节能司等有关部门的意见 。根据国家部门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修改。 2012 年 6 月,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院与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工作委员会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 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 北京京城嘉宇环境科技公司冶金清洁生产中心 、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等协会深入交流,征询行业意见 。根据行业意见,起草组对标准做了进一步修改 ,形成送审稿 。 第 五 阶段: 送审和报批阶段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与指导思想 1 按照 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2 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 洁生产 促进 法, 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和国家环保总局令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原 国家经贸委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第二批),以及 国家 关于能源、环 境 保 护 、资源节约利用等 方面 的政策法规; 5 3 标准要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 如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相协调; 4 本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但也要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 三、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及分析 1 标准的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体系框架、评价 方法和数据采集。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 2 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 的 编制原则 ( 1) 基本要求 对行业的确定应依照 4754。 应根据行业特点编制评价指标体系,做到科学、合理并具备可操作性。 编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业政策;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政策;有关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改造应用、限制淘汰等政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 ( 2) 编制原则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结构和格式应符合 要求。 应对数据 来源、收集、计算和校核 做出 相应的明确规定。 应采用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 宜在选择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和权重时参考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权重由该项指标对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 3 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要求 ( 1)指标体系框架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 6 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类指标,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应标示出二级指 标中的限定性指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参见 表 1,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程序及内容框架参见 专栏 1。 表 1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序号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二级指标权重 级 基准值 基准值 基准值 1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工艺类型 2 装备设备 3 4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 5 *单位产品取水定额 t/ 单位产品 6 单位产 品原辅料消耗 单位产品 7 8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余热余压利用率 % 9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10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11 12 污染物产生指标 *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t/ 单位产品 13 *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t/ 单位产品 14 *单位产品二氧化硫产生量 t/ 单位产品 15 *单位产品氨氮产生量 单位产品 16 *单位产品 氮氧化物产生量 单位产品 17 18 产品特征指标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19 易于回收、拆解的产品设计 20 21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执行 7 22 管理指标 清洁生产部门和人员配备 23 注: 带 *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 专栏 1: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程序及内容框架 制程序 立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专家小组,负责开展该行业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家小组深入调研行业及产品属性、规模等现状,研究国内外产业、产品政策及标准文件,确定技术路线,并制定工作方案。 面选取该行业评价指标,建立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库。其中,指标库是衡量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指标集合。 据 取合适的指标构建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 标示出限定性指标 。 出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合理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权重。 面收集指标数据,合理选定指标 级、 级和 级水平的基准值。 出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方法,以及二级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容框架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框架如下: 标选取说明 标基准值及说明 标权重及确定方法 标体系 ( 2)指标 选取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应通过调查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在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采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装备和制造技 8 术。应具体提出符 合清洁生产思想的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和制造技术。具体指标可包括装备要求、生产规模、工艺方案、主要设备参数、自动化控制水平等,因行业性质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可选择行业最常用的经济技术指标。应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生态设计技术工艺和装备,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指标可包括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单位产品原 /辅料消耗、一次能源消耗比例等指标,因行业性质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应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产生的 废物和副产品,减少废物的最终产生和排放。具体指标可包括余热余压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气回收利用率等,因行业性质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污染物产生指标 根据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要求,从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重金属、总磷、粉尘、烟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工业固废等重点污染物的产生。具体指标包括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单位产品二氧化硫产生量、单位产品氨氮产生量、单位产品氮氧化物产生量 和单位产品粉尘产生量,以及行业特征污染物等。 产品特征指标 应采用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减少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使用易于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提高产品的易拆解性、易回收性、易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具体指标可包括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易于回收和拆解的产品设计、产品合格率等。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清洁生产管理水平是影响各行业清洁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应从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执行、清洁生产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强制性清洁审核政策执行情况、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等管理环境中对环境影响大 的方面,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规范性要求。具体指 9 标可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执行情况、清洁生产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执行情况等。 限定性指标选取 限定性指标为对节能减排有重大影响的指标,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格执行的指标。原则上,限定性指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单位产品取水定额、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行业特征污染物,行业准入性指标,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放射性、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量。 ( 3)指标 分级、权重和基准值确定 指标分级 根据当前各行业 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宜将指标层的各项指标分为三个等级:级为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指标权重 根据行业特点,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在评价方法中的权重做出具体规定,并说明权重的确定依据。权重确定方法可参见附录 B。 指标基准值 根据指标分级,应根据当前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特征和管理水平,分别给出指标级、级和级水平的基准值。确定指标级水平的基准值时,参考国外先进清洁生产指标水平,以当前国内 5%的企业达到该水平为取值原则;确定指标级水平 的基准值时,以当前国内 20%的企业达到该水平为取值原则;确定指标级水平的基准值时,以当前国内 50%的企业达到该水平为取值原则。 对于定性指标基准值无法划分级别时,应统一给出一个基准值。当定性指标满足基准值要求时,可认定其达到级水平。 ( 4) 评价方法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本标准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限定性指标达到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级加权评价方法,计算行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清洁生产水平等级。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参见 专栏 2。 10 指标计算与数据采集 应给出各二级指标的解释和计算公式,同时给出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 11 专栏 2: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标等级划分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指标集 .,X 21 ,其中 表示一级评价指标, 示二级评价指标,其中.,2,1;,.,2,1 ,例如当 前清洁生产标准将一级指标分为生产工艺 及 装备 指标 、资源能源消耗 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 指标 、 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 等 6 个。根据实际需要可将清洁生产指标划分为 三 个等级, 指标等级集 321 ,G k , 即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 标基准值确定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由指标 基准值 决定, 基准值 个数 与指标分级有关,本文件中为三个,即指标级、级和级水平的基准值 。清洁生产指标 基准值 需在广泛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行业 发展水平确定。 属函数建立 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记 )(指标隶属函数的值为 100,否则为 0,如公式( 示。 0,001)(Y . (注: 当某指标满足高级别的基准值要求时,该指标也同时满足低级别的基准值要求。 标权重 一级指标的权重集 mi .,., 21,二级指标的权重集 ,.,., 21 。 其中, 11mi 11。 也就是一级指标的权重之和为 1,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为 1。 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应依据行业特点,单独使用某种计算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计算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基本思想是先按问题要求建立起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因素(或目标、准则、方案)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相应的比例标度,构 造上层某要素对下层相关元素的判断矩阵,以给出相关元素对上层某要素的相对重要序列。 12 就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分发 调查 表向专家函询意见,由组织者汇总整理,作为参考意见再次分发给每位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并提出新的意见,反复多次,使意见趋于一致,最后得出结论 。 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恰当的数学变换,使新变量主成分成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选取少数几个在变差总信息量中比例较大的主成分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 合评价指数计算 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 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公式( 示。 i kk nj (Y . (级确定 级清洁生产水平(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85g; 限定性指标全 部满足级基准值要求。 级清洁生产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85g; 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 级清洁生产水平(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应满足以下条件: 100g。 四 、标准的实施建议 本标准为基础通用类推荐性标准,可用于指导编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建议国家发展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根据本标准组织定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可为开展再制造产品评价认定的部门提供技术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