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_11_3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096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4_11_3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4_11_3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4_11_3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1课时一、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作答后面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宦官(fn) 避匿(n) 缪贤(mi) 礼节甚倨(j)B袒露(tn) 赦免(sh) 睥睨(n) 白璧微瑕(xi)C. 不肖(xio) 驽钝(n) 不怿(y) 望风披靡(m)D列观(gun) 渑池(min) 衣褐(y) 刎颈之交(w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3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请奏盆缻秦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璧有瑕,请指示王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5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使其从者衣褐C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以吾两人在也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赵强而燕弱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下列各句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勇气闻于诸侯 宁许以负秦曲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 B/C/ D/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乃使其从者衣褐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且庸人尚羞之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毕礼而归之卒廷见相如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 B/C/ D/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子,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数日不厌 厌:讨厌、厌恶 B军既相距 距:通“拒”,相距对峙C吾始与公子欢 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 怪:感到奇怪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14.把第I卷文言言语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2)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参考答案1.B(A宦hun,缪mio;C. 肖xio,靡m;D观gun,衣y。)2.A(B任命或授予官职;C.难道;D答复、回复。)3C(A项“奉”通“捧”,“庭”通“廷”,“孰”通“熟”。B项“质”通“锧”,“详”通“佯”;C项“缻”通“缶”;D项“案”通“按”,“缪”通“穆”。)4D(A项“侍从”;B项“指给看”;C项“信约”。)5C(A项分别为“通过”和“趁机”; B项分别为“竟”和“于是、就”。C项都副词“只不过”;D项表假设“如果”和表并列。)6B(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都是代词,但意义不同,分别为“这”和“我”; C项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和音节助词;D项分别为代词“他”和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D(“把”;“凭”;表目的的连词“来”;介词“因为”)8B(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9D(D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是被动句。)10.D(“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11.A(厌:满足)12.C(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说明商鞅言而有信)13.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14.(1)新法在民间施行了一周年,泰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利的数以千计。(“行”、“期”、“之”译对,全句通顺)(2)我曾经读过商君的著作开塞、耕战,内容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相似。终于他在秦国留下了一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由的呀!(“卒”、“恶”、“以”译对,全句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