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93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张居正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2.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3.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一、背景1内外交困(必要性)(1)内部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官吏侵盗;财政亏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_南下劫掠。(2)外部倭寇猖獗;葡萄牙侵占澳门。2张居正任内阁_(可能性)。3明神宗支持(政权因素)。二、内容1整顿吏治(1)措施倡导“尊主权”,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提出治理天下须“_”,以法理政。1573年,创设颁行_。(2)作用:使内阁成为变法中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2加强边防(1)内容“内修守备”:起用戚继光等名将,并加强北方边防。“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_友好往来。(2)作用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并节省了军费。汉蒙融合:a.商品贸易活跃。b.蒙古地区农业发展。c.思想文化互相融合。d.生活习惯互相融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3清丈田地(1)原因:明中期土地兼并导致财源枯竭,经济衰败。(2)实施:1578年,张居正下令清查天下田亩以“_”。(3)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300万顷。4一条鞭法(1)推行:1581年,正式在全国颁行。(2)内容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简化征收手续。_代役。(3)作用打击了豪强地主,减轻了农民、工商业者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限制了地主和官吏舞弊。稳定了农业生产,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三、结果(失败)1表现:_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2原因(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_的劝教约束早怀不满。(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3)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知识点一时代的呼唤1明朝中后期,社会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主要表现为()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边疆A BC D知识点二整顿吏治、实施边防新政21573年,即万历元年,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他认为:“天下大事,困难之处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有法必行;不在于说些什么,而在于说出来就一定要有效果。”遂制定考成法。考成法的实行产生的影响有()加强了内阁的权力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A B C D3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建成于明朝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C密切了满蒙关系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4“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是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的指导方针。下列体现张居正“外示羁糜”思想成功的是()A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D启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知识点三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5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这是因为()维护了官僚特权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收入减少了税收舞弊A BC D6明朝自实行一条鞭法以后,曾经改变了财政历年亏空的局面,出现了“太仓所储,足支十年”的富余情景,而且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B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C税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D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知识点四身后毁誉7下图为根据明代时期名相张居正的历史事实改编的古装政治题材大戏张居正剧照。在剧中张居正之所以身后被诋毁,祸及家人,主要因为()A明神宗的反对B改革没起到应有的作用C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D张居正的去世8张居正身后毁誉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公论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充满阻力和斗争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必然收到显著成果改革者无私无畏的精神留给后人深刻启迪A BC D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有关明代历史的材料: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摘自杨文弱先生全集 材料二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征)银,折办於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材料三“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资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明穆宗实录请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社会的什么现象?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10以下列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改革。名称身份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忽必烈改制皇帝成功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失败死后遭抄家阅读后请思考:(1)上述改革从措施上来看,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改革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你认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2)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什么认识?答案知识清单一、1.(1)蒙古贵族2首辅二、1.(1)悬法于众考成法2(1)互市3(2)均田税足民4(2)以银三、1.考成法2(1)权相对点训练1D2D综合考成法的效果来判断。3B呼和浩特城的修建是蒙汉居民共同努力在塞外古丰州建立的,蒙汉之间在长期的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4C张居正的“外示羁糜”,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友好往来。5B一条鞭法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损害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6D由一条鞭法的实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这一特殊现象得出税收具有调节经济职能的一般性规律认识。7C张居正变法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8A张居正死后遭保守派反扑,法令被废,改革毁于一旦。直至明末,朝廷终于想起这位当年的“救时宰相”,为他平反昭雪,重新恢复名誉。综合提升9(1)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2)由兼并土地到投资商业。(3)一条鞭法按亩征税。10(1)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与改革者往往有着较大的联系。一般来说,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能运用手中无上的权力来突破这种改革的阻力。大臣领导的变法如果得到最高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变法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改革和保守势力间来回摇摆,变法就难以成功。(2)改革者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因为改革就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改革必然遭到这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1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答案朱东润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少年得志也许会使人恃才孤傲。但因人而宜,多一些磨难和挫折也许会炼就一个人坚忍不拔的性格,也许会因此错过一些机遇。他们的看法都属于事后估计,改变不了历史。2请思考,张居正实现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和平交往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外示羁縻,内修守备”。3请思考生齿、守备、田野、商贾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加强汉蒙人民之间的生活交往,互市互利、共同发展是治边之本,加强守备、预防万一是当时必要的。4你认为有利于实施一条鞭法的客观形势是什么?张居正发挥了什么作用?答案在一条鞭法之前已清丈田地,卓有成效。白银已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张居正先试行,后向全国推广。既策略,又坚决,考成法的推行加强了中央的办事效率和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改革得以实现。5请思考,为什么一条鞭法发挥了如此神奇的作用?答案因为一条鞭法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6邹元标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答案张居正改革的成果说明了改革是正确的。事实教育了有良知的官吏。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原始文献,判断其间是非曲直。答案(1)材料一中于慎行的话很公道,有道理。(2)材料二反映张居正死后其家族的遭遇,值得同情。(3)材料三中明神宗既承认张居正功大,又以私怨报复功臣,使改革毁于一旦,同时也葬送了明王朝。解析与探究1根据材料一推算弘治年间大约有多少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这一数字比洪武初年少了多少?少掉的这部分土地到哪里去了?答案弘治年间大约有4103976顷,比洪武初年少了近400万顷。少掉的这部分大多为豪强地主所隐瞒。2张居正清丈田地后,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增加了300万顷,但比明初洪武年间还少约100万顷。结合材料二、三,判断新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来自何方。是不是改小弓丈量“以求田多”,凭空捏造出来的?答案张居正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多来自豪强地主和奸猾官吏。这些土地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3张居正为什么能够在减轻小民负担的情况下,确保“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答案一条鞭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税,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里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自我测评张居正改革的哪些举措发生了深远影响,哪些举措死后毁于一旦?为什么?答案(1)张居正在经济政策和赋役制度方面深化改革,推行一条鞭法。首先,一条鞭法的推行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其次,扭转了国家财政危机。再次,赋役折银征收,农民可以以银代役,减轻了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从而拥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一条鞭法对明初以来的赋役制度做了重大改革,适应了明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2)边防新政也取得巨大成功。首先,这一政策重视边贸,鼓励汉蒙民间往来,互助互利。其次,一大批优秀边将的存在从人力资源上保证了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再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边防改革的进行必须以其他方面的改革作为引导和保障。“外示羁縻,内修守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这也是该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3)张居正去世之后短短几年内其改革措施就被废除殆尽,只有一条鞭法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封建社会以人治为主,“政以人举”必然导致人亡政息。张居正毕竟不是皇帝,在专制皇权的统治下,皇帝的品质、好恶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