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88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学设计一、导入:知人论世。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你知道是是谁吗?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很多,留传下来有1400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所以,他的诗歌又被公认为“史诗”,而他本人又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创作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第二个时期: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第三个时期: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第四个时期:漂泊西南时期。望月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二、读读讲讲问问。 整体感知。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 俯视。)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泰山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概括一下。高大挺拔 美丽 秀美 景色壮观诗人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泰山之景,包含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惊叹、赞美现在我们就用惊叹、赞美的情感试读一下。现在同学们看一下,尾联是在写景吗?抒情。抒了什么情? 诗人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诗人只是单纯的表达这个愿望吗?他应该是要表达自己的志向。什么志向?诗人在这个地方其实是接着这个想等泰山之顶的想法,表达自己想要攀登人生高峰的愿望,想要兼济天下的愿望。说得真好。杜甫在这个时期和当时唐朝的许多读书人一样,胸怀大志,有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梦想。在游历大江南北时,看到大自然如此神奇壮观的景象,自然胸中的梦想更激荡无比了。这首诗就是抒发了诗人立志要勇攀人生高峰,干出一番大业,兼济天下了远大抱负。评读读出写法美。望岳现在被誉为是咏泰山的经典,这首诗写得很成功。你觉得是吗?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诗人的遣词用字上怎样?还有修辞上、情感上、写法上等等有过人之处吗?示范:我觉得开篇用一问句“岱宗夫如何”用的妙,它把诗人乍一望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把内心的那种激动描摹出来的情景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惊叹和仰慕之情。“钟”字用的好。它这里是用了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怀和抱负非常大气!“割”字炼得好,它准确的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衬出泰山之挺拔。诗人将虚写和实写结合得很巧妙。首联是虚写,颔联是实写,颈联是实写,尾联又是虚写。题目是“望岳”,可是诗中没有一处写到望字,但是我们读来处处都感觉到“望”,一“望”统领全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望岳,了解了杜甫在青年游历时期的诗歌特点是慷慨豪迈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春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教学过程:导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赏析首联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国之破。“国”是指都城,即长安。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3: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试析: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重点赏析“深”: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赏析颔联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参考文后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赏析颈联和尾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介绍背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引诗拓展: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3: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整体赏析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沉郁悲痛。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炼字。借助自身形象描写。石壕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背景; 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创作风格。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意象,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感受诗人忧国伤时悲己和眷念亲人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 导课 师:我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什么为主题的?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甫也以“战争”为题材写的一首诗石壕吏,看看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怎样一种苦难!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作品 (课文注解写作背景)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诗人根据这番经历写了一组诗,那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有谁知道这组诗的名称?(“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从内容上看,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过哪一首? 三、读诗(一)范读、谈谈应读出诗中主要人物和诗人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二)齐读 四、品诗(一)品情节,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情节。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二)品味语句:故事的开端就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句,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老翁逾墙走”老翁留下老妪独自逃走是否对?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一是吏“捉人”事件之怪,表明此类事件时时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吏“捉人”手段狠毒,差吏乘着百姓都以入睡的深夜,突然袭击。三是点明投宿有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求宁的社会环境。由于连年捉人,这里的男丁,不要说是年轻人,就连老年人也不多了。所以差吏夜捉人时连老年人也不会放过,所以老翁夜间听见打门声,就顾不得年迈体弱,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按惯例,只抓男丁,不抓老妪。交代社会环境,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译文:黄昏时份,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你是如何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对比;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两个副词“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了差吏的横蛮气势、老妇的悲凉境地 ;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思想感情。译文:小吏喊声多愤怒,老妇哭声多悲苦。翻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可分几层?译文:听我老妇进一言:三儿都是邺城卒。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新战死。活人暂且偷残生,死者从此长别离。家里再也没有人,只有吃奶的小孙儿。孙子的母亲还没走,可是出门却没有遮身的裙。老太婆虽然力气衰,还请连夜跟着走,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军队做早餐。明确:三层;一层是说明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这个家庭已为那场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情理上不应到此家捉人了。可是家中老翁同样免不了服兵役,可见差吏的蛮横,战争的残酷,那真上民不聊生啊!第二层是表明家中人丁老小,家况凄惨;第三层是写老妪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妇被抓,补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你是如何理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究竟是谁在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译文:夜久不再闻人语,似乎只有抽泣声。天明后,我告辞上路去,独与老翁相道别。明确:老妪哭,在差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中,老妪面对自家的悲惨境况痛哭不已;儿媳妇哭,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泣不成声。体现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细听,通夜未能入睡。“抽泣声”暗示老妇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还在百般威逼。“独”字表明了老妇被捉走,躲藏官吏抓丁的老翁天明刚赶回家,见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孤独凄凉地与诗人作别。 五、探究主题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读背诗 八、探究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九、板书展示 石壕吏杜甫情 节 社会现实开端(1)暮投、捉人 残暴、无情、令人发指发展(2)吏呼怒,妇啼苦(对比) 战争的灾难高潮(3)致词、对话、老妇应征结局(4)独别老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