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2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702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2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2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2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2 论述类文本阅读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读完全文,再回读。 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和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 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 4.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将它们圈 画出来。 热点题型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例1、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答案】C【提分秘籍】“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论述对象、思想、观点、情感等的表现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主要包括:(1)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2)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3)重要的指示代词;(4)蕴含深层含义的词语。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临时意义、修辞意义、引申意义等。从历年的高考考情来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极高,且多套试卷出现了“概念在文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考查更为灵活。【举一反三】 (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反思和内心体验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社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新的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体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人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事实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性问题。(选自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1)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核心。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解析】A项,“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的是“社会世界”而非“自然世界”。B项,“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错误,原文只是说“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D项,“求真意志人类追求”错误,原文是“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都是“求价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答案】C(2)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值!”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C漂亮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值。”【答案】D热点题型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聚集,农村地貌变为城市景观,城市文化逐步覆盖农村,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生活方式城市化了,但原汁原味富有个性的传统文化变淡甚至消失了。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自身居住条件的变化和邻里相识格局的变化,城镇化了的居民在节庆、婚丧嫁娶中的风俗也有了改变。城镇化了的农民生活变得轻松了,也有了诸如城镇广场、文化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大众文化开始兴起。但城镇大众文化的同质性使得人们对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文化活动又萌生了难以释怀的留恋和需求,甚至有人觉得生活的滋味没有以前浓厚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怀旧甚至失落的心理。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了人口的城镇化、景观的城镇化,在和着城镇化的步伐中对传统文化的修正、补充、更新还缺少作为,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替代和抛弃,这就极易导致文化断层的发生。生产方式变化了,与大自然有关的文化因素消失了。传统的农事耕作、放牧与土地、牲畜、气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农牧活动中,每一个村落都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农牧文化,节气、天象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都是重要的因素,围绕着这些因素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不管现代技术多么先进,这些与大自然有灵性的原始沟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也决不能丢失,它是人类精神之源。如何让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使传统文化依然可以成为城镇化后人们的精神力量之源,是一个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分外注重的问题。熟人社会的特点在城镇化后淡化了,与熟人社会有关的交往模式和价值取向受到挑战。城镇化后的农民变成市民,原有的文化传统因为诸多因素的改变派不上用场,势必会试着改变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因而原先的讲求情谊、诚信、友善和相互帮助的传统礼俗会逐渐变淡。城镇化水平越高,“礼失而求诸野”的情况会越多。文化传统中的那些优秀元素也就慢慢成为一部分人的集体记忆了。城镇化是我国的大政方针,诸多益处自然不用再一一赘述。但任何一项好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如何认识并且警醒解决。城镇化对文化传承有利有弊,但就当前出现的问题来看,弊端显然明显。这就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现代化,使城镇化后的农民在旧有文化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依然能得到文化的浸润,仍旧有传统和现代结合得很好的文化做精神支撑,使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和城镇融合,生发出更先进的文化来。(选自郭秀丽城镇化与文化传承,有删改)下列对原文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人口的迁移、地貌的变化及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转变,村庄会不断消失。B在过去长期的农牧活动中,每一个村落都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农牧文化,但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传统文化的变淡,甚至消失,村庄也会不断消失。C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城市化,村庄与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与城市融为了一体。D在城镇化进程中,村庄的城镇化水平越高,其变成或融入城市也就越快,因而这些村庄消失得也就越来越快。至消失了”,第3自然段中说“在长期的农牧活动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第5自然段中说“这就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现代化”。对照原文可知,“农村传统文化的变淡,甚至消失”只是“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的一个表现,不是对画线句的完全解读,这里属于以偏概全。D项,对应原文第4自然段,原文说“城镇化水平越高,礼失而求诸野的情况会越多。文化传统中的那些优秀元素也就慢慢成为一部分人的集体记忆了”,对照原文可知,这里指的是城镇化水平越高的村庄,其传统礼俗会逐渐变淡。原文并没有说“村庄的城镇化水平越高,其变成或融入城市也就越快,因而这些村庄消失得也就越来越快”。这里属于无中生有。【答案】A【提分秘籍】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3)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方法技巧】 “三入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去理解看选项中哪项是对里面关键词语的解释。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里面蕴含的意思就是“村庄会不断消失”。二、要从位置入手去理解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上下文对语句解释的区域。往往因为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理解其含意需要搜索的信息点的位置也不同。所以答题时首先要观察句子的位置,然后锁定搜索信息的区间,确定基本的含意。句子的位置信息搜索区间起始句答题区间在其领起的内容收束句相关信息宜从上下文考虑过渡句相关信息要审视上下文关键句要关注其相邻的上下句,联系文本中心三、要从修辞入手去理解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本身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考查的重点。【特别提醒】“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须要分析其结构来理解其含意:其实,复杂难懂主要是复杂在单句的修饰语和复句的关系上。因此,理解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要注意以下两点:(1)复杂单句:要分析单句内部的成分及其意义内涵,即首先要压缩句子主干,删繁就简,迅速把握语句主要意思;其次,要筛选分析修饰语所表达的信息,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成分。(2)复句: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提取意义内涵。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如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热点题型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例3(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解析】“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于文无据。【答案】B【提分秘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能力,要求考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需要的相关信息,然后对整合后的信息做出判断。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概念、最新知识,对重要概念及知识的解释和阐述,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信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信息,即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转换、归纳、综合、概括,进行一定的理性提升,以形成对抽象信息的认识,组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此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需要考生亲自去筛选和整合,只需要对命题人做出的筛选和整合后的选项做出判断即可。【方法技巧】“三步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一步:审题,明确筛选的标准。审题即审读题干,明确筛选整合的标准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阅读文本,可采取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第二步:扣题,细心查找信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查找信息:1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上,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2借助标志语 第三步:对比、排除确认答案。将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比照,看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对于有增加、减少或转移表达的部分,要仔细辨认。看选项是否设置了陷阱,形成了干扰。设置了陷阱的选项,就是与原文表达不同的选项,依据题干要求可以准确选择。【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兼蓄,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半封闭的环境里,主要由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长期交往中,通过迁徙、和亲、互市等方式,互摄互补彼此交融。中国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历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除通过“互市”“榷市”等进行物资交换外,还通过相互间的贡纳和回赐方式以满足双方的经济需要,马匹和其他畜产品成为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而粮食、丝绸、布匹和茶叶又为游牧民族所必需,这种经济上的交换不仅数量大,而且达到互相依赖的程度。工艺和技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传播与交流源远流长。如后汉书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到唐代,“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洛阳也是“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198)这种盛唐精神显示了唐人博大的气度。汉唐盛世从帝王到百姓对于胡人文化的兼收并蓄表明了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农耕人和游牧人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在古代长期领先于周边地区和国家,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如汉字、儒家经典、典章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技艺等都曾久远地影响周边,东亚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都被纳入“汉字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学文化圈”的范畴。这种文化上的“高势位”并不影响中国文化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但这种吸收不仅是有选择的而且是被改造为中国式的。来自南亚的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影响日广,魏晋隋唐以来,日渐中国化,与儒学和易学相交融的中国化的佛教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更受中国士人的欢迎。到了宋代,儒佛道互摄互融,创建了新儒学、完全中国化的新佛学。这种对外来文化吸收和改造能力的强盛,是中国文化生命力旺盛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丰裕的物产,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高度发达的文化科技,“天下之中”的传统观念使古代中国人缺少主动向海外学习的动力,如唐玄奘西行取经之类的事例实在很有限。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东西方的交流受重重阻隔,交而难流,流而难交,反而滋长了古代中国人盲目自大、自我陶醉、自我禁锢的思想,这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似乎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而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后,夜郎自大,孤芳自赏,进而闭关锁国,其危害日显,成为文明大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文化的特点将影响当今与未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不论中国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以改造和消化吸收,定能有利于中华民族强国梦的顺利实现。 (选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安徽大学出版社,有删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历史上,汉族或少数民族都曾建立大一统政权,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和亲、互市等方式,在经济等方面彼此交融。B工艺和技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传播与交流源远流长,充分证明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农耕人和游牧人共同创造的。C东亚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都被纳入“汉文化圈”的范畴,这是汉文化高势位的一种表现,但这不影响中国文化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有选择的吸收和改造。D古代中国人缺少主动向海外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受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丰裕的物产、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高度发达的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A项,答题信息在原文第2自然段,原文表述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长期交往中,通过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对照原文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项,答题信息在原文第2自然段,原文表述为“工艺和技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传播与交流源远流长”“汉唐盛世从帝王共同创造的”。由原文可知,应是“汉唐盛世从帝王到百姓对于胡人文化的兼收并蓄”,而不是“工艺和技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传播与交流源远流长”表明了“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封闭共同创造的”。故B项表述不正确。C项,答题信息在原文第3自然段,原文表述为“东亚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都被纳入被改造为中国式的”,对照原文可知此项表述正确。D项,答题信息在原文第3自然段,原文表述为“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事例实在很有限”,对照原文可知此项表述正确。【答案】B热点题型四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虽然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黑猩猩这种与人类基因最接近的亲缘动物会用姿势进行交流,但一直没有人详细研究清楚它们的每一种姿势究竟在“说”什么。最近,一项新研究破译出了野生黑猩猩用它们的身体和手所表达的姿势语言,首次为野生黑猩猩的肢体语言编写了“词典”,也为人类语言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线索。这一研究是由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系统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的,成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他们破译了野生黑猩猩的66种姿势语言,发现这些姿势语言可以表达19种意思。该校的查德拜恩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系统,这是在大自然中观察到与人类语言最接近的体系。”他们发现,有些姿势仅有一种意思,有些则有多重意思;有些姿势可以单独使用,而有些则可以组合起来,用以更为复杂的交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哪只黑猩猩使用这些姿势,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比如,一点一点地把树叶撕咬成条的确是为了吸引异性,并且只表示这个意思,而用手背轻推其他黑猩猩的意思确实是说“来,让我过一下”。但有些动作则表达不止一种意思,比如一只猩猩抓住另一只猩猩的时候,有时是表达“住手”,有时是“爬到我身上”,而有时则是“走开”。黑猩猩并不是无意义地在使用这些语言,而是有很强的目的性。拜恩教授说,黑猩猩的姿势语言如果没有获得指向对象的回应,那么它们还会重复做姿势,并根据情况变换姿势,有时还同时使用其他策略,直至达到它们的目的。并且在社会性的说服与协商,比如调解、平息争吵、打架和斡旋、谈判等中,为了相同的目的,它们灵活使用一些姿势的频率会更高。这项新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野外黑猩猩的大量自然姿势语言进行成功的研究,确认了除人类之外,还有一种动物也会有目的地使用姿势语言,更在于这一研究结果能够为追溯人类语言的起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苏珊舒尔茨博士认为,这项研究有效填补了我们在人类语言进化知识方面的空白。但这还远远不够,研究应该继续下去,以便确定黑猩猩是否还有更多的姿势语言,以及姿势的细微差别是否有意义的不同。拜恩教授的同事凯瑟琳霍贝特博士说,他们还要继续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她说:“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的黑猩猩姿势语言词典,我们能够开始处理其他有趣的问题了。比如,是不是一些姿势有与语境无关的非常通用的意思?而另一些姿势则因语境的不同有显著或细微的区别?不同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否对意思也有影响?”此外,霍贝特博士还想知道,黑猩猩的手势是不是也有“方言”,正如不同的黑猩猩社群会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工具。(选自解读黑猩猩“词典” 探究语言的起源,有删改)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段概括介绍野生黑猩猩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有特定含意的,这些“语言”被英国的科研人员破译出来,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B两段具体介绍黑猩猩的“语言”内容及特点,第段举例说明黑猩猩姿势语言的含意,第段说明黑猩猩使用姿势语言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C段是并列关系,说明对野外黑猩猩姿势语言研究的意义在于确认了除人类以外还有一种动物也会有目的地使用姿势语言。D第段总结全文,指出目前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全文条理清晰,说明逐渐深入,全面介绍了对黑猩猩姿势语言研究的内容。原文第段举例说明了黑猩猩姿势语言的含意,无论是哪只黑猩猩使用这些姿势,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第段说明了黑猩猩使用这些语言有很强的目的性。故B项说法正确。原文第两段是并列关系,阐述了这项新研究的意义。原文第段说得很清楚,“这项新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野外黑猩猩的大量自然姿势语言进行成功的研究,确认了除人类之外,还有一种动物也会有目的地使用姿势语言,更在于这一研究结果能够为追溯人类语言的起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由原文可知,C项表述不全面。原文第段引用霍贝特博士的话,表明他们还要继续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并且还想知道黑猩猩的手势是不是也有“方言”。从全文思路来看,开篇介绍对黑猩猩姿势语言研究的成果,主体部分展现研究的具体成果,结尾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条理清晰,说明逐渐深入。故D项说法正确。【答案】C【提分秘籍】“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文章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围绕着主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内在逻辑层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文章的思路,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高考命题者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结合起来。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热点题型五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例5、(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答案】C(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解析】“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错。祝福中,“我”的性格也有模糊性,比如“我”同情祥林嫂的遭遇,痛恨鲁四老爷之流,表现出性格中的“善”,但又自私、胆小、懦弱,表现出性格中不够“善”的一面。【答案】D【提分秘籍】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同情什么,憎恨什么,往往可以通过文章中作者遣词造句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就比较隐蔽。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借助文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2)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3)梳理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4)分析比较引用的他人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针对这一考点的试题,题干往往表述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等。选项往往是对文中观点态度的转述,考生要做的是判断这些转述与原文的观点是否吻合,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方法技巧】 1抓关键句通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抓“文眼”,找关键句和中心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分析中心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28 题。“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答案】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解析】【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答案】6D 7C 8C【解析】6 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有删改)【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1第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2分) 2第段详细列举“功课”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