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方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07448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暴发演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资源县人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报告程序和控制措施,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拟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具体方案如下:一、演练目的(一)检查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以便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及时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二)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增强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进一步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二、演练时间和内容2016年6月1日15点30分在住院部三楼妇产科进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活动。内容为“剖宫产患者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疑为医院感染暴发。三、演练部门组成及其职责总 指 挥:程良利院长参加部门: 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妇产科、骨科、外科、检验科、总务科、药剂科、保健科、供应室、消控科等。感染管理科:调查核实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逐级上报,并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医务科:负责对感染病例的诊疗与抢救工作(组织专家会诊)。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妇产科: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立即上报医务科、感染管理科,并积极查找原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救治病人(医生2名、护士4名以上)。检验科:负责可疑传染源和病原体的监测。消控科:负责公共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指导保洁人员对地面、医疗废物的消毒处理等)。药剂科:负责保障各类药品的供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保证病人治疗用药和抢救用药)。供应室:保障消毒手术器械、医务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及医疗用品的供应(消毒液、帽子、口罩、隔离衣、面罩等)。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工作。四、报告流程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 部部部调查、核实电话报告分管院长院长五、指挥、处理流程 分管院长医务科感控科护理部救治病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准备采样物品指导科室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各部门汇报情况,分管院长总结演练效果,评价报告现场采样,指导医务人员防控专家组六、具体演练步骤(一)演练人员准时到位,听候总指挥指令。(二)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陆续接到妇产科电话,报告5月 1731日相继发生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例。(三)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达妇产科,从环境、物表、人员、换药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调查。(四)感染管理科初步判断为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上报分管领导,启动应急预案。感染管理科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隔离病人、专人护理,医务科调集院内专家进行会诊,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五)院专家组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1、查找感染源:4例病人均进行剖宫产手术,术后3-7天出现切口红、肿、疼痛、切口流液现象。切口分泌物采样三例培养出MRSA,一例为表皮葡萄球菌。血清学鉴定为同源。 2、危险因素调查: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为外源性感染引起,也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医疗手术器械、器具,环境卫生消毒不严,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手卫生等因素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使用过的手术器械、换药器械、器具,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用排除法逐一排查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监测采样结果:(1)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查,发现供应室每锅都做B-D试验,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周做生物监测且均合格才放行,有记录可查。排除此操作引起的感染。(2)换药时使用无菌持物筒干筒,无开启时间,医师在换药时未戴口罩、帽子,换药前未进行手卫生。(3)换药室空气采样符合标准,排除空气引起的感染。(4)换药室台面有灰尘,采样结果:细菌无法计数。(5)医师手采样:细菌无法计数。(6)换药用的敷料、敷贴、缝线、缝针,生产厂家证件齐全,检验报告合格。3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环境卫生学检测结果证实感染源来自物表消毒不严格,医务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手卫生造成交叉感染。4、结论本次的切口感染,环境的污染和手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六)采取相应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2、加强物体表面的消毒;3、严格落实标准预防。(七)总结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八)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感染管理科整理调查资料,将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九)进行演练点评。七、定义(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感染管理科2016年5月31日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角本第一章 概述一、目的和依据:根据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偶有发生的医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为防控工作的需要,为了及时、科学、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我院可能出现的医院内感染暴发,认真做好监测及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暴发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就诊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医院正常的就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假设事件,检验我院相关部门在处置医院内医院感染暴发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为提高对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检查医院感染暴发防控工作是否合理、完善,并进行有效的改进。二、演练作用:1、检验我院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时监测、诊断、报告、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情况;2、检验我院应对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反应能力及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3、检查我院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所需的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准备情况;4、检验各相关科室人员应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救援效果,并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5、促进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防控工作的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三、演练地点:住院部三楼妇产科四、演练时间:2016年6月1日下午3点30分五、事件模拟:妇产科发生四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六、应急演练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七、参加演练科室: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妇产科、检验科、消控科、药剂科、保健科、供应室等。八、演练观摩科室:儿科、骨科、外科、内科医护人员第二章 演练组织及职责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一)领导小组:组长:程良利副组长:刘正云成员: 李佩云、刘文松、李素云、蒋长林、罗艳红、易文君、周马林、莫永阳、郭洪秀、肖秋玉、职责:负责指挥评价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二)专家组,对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指导。1医疗护理组:组长:周马林副组长:李素云成员:刘正云、刘文松、徐香、罗艳红、郭洪秀、莫永阳、李佩云、李艳梅职责: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并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并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2监测报告管理组:组长:蒋长林副组长:李佩云 成员: 粟桥、杨新凤、李艳梅职责: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指导医务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三)后勤保障组:组长:李斌副组长:候建军成员:车队、总务科、膳食科负责人职责:负责交通、饮食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二、领导小组和各科室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内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有关科室落实医院感染暴发防治应急方案,保证必要的防治经费。做好群众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区域内病情调查,紧急环境消毒和后勤储备工作。 2、各有关科室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群众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系统内调查病情上报等工作。第三章模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妇产科在短时间内发生四例剖宫产切口感染病例。第四章演练程序演练预计耗时:90分钟】 一、演练前准备1、感染管理科组织演练人员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无菌操作、个人防护、明确演练程序和注意事项,掌握应急处置知识。2、准备演练所需要的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3、按照演练方案,根据职责分工,各部门人员模拟实景进行预演,进一步磨合机制,完善方案。二、 演练开始1、解说员介绍演练情景。(5分钟)2、总指挥(程良利)宣布演练开始。3、目标性监测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记录:5月1731日妇产科相继发生4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病例。4例均为剖宫产手术患者,手术后3-7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红、肿、疼痛、切口流液现象。切口分泌物采样三例培养出MRSA,一例为表皮葡萄球菌。血清学鉴定为同源。 (一例考虑为标本污染)。随报告科主任。(5分钟)4、检验科室收集该4例病人药敏试验结果,耐药谱对比相近。判定疑似暴发。向感染管理科和妇产科电话报告。(5分钟)5、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下科室了解、核实情况,向主管院长报告疑似暴发事件,请示院长召开专家会议进行会诊。(3分钟)6、10分钟后,由院长程良利在妇产科医师办公室组织技术专家组召开会议。由妇产科医生汇报病人病情,感染管理科汇报初步调查及处置情况。专家结合病人病情、化验结果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10分钟)7、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8、护理部组织病人隔离、专人护理。医务科调集院内专家,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内部通知停止接收病人,原有病人尽量转出,模拟病人4人。5分钟模拟)。9、立即向卫生局办办公室(4311159)疾控中心(4311616)电话报告,疑似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宜。联系交通方式,必要时派车。疾控中心等人员(感染管理科李艳梅扮演)迅速赶到现场。(5分钟模拟)10、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合作,对包括保洁员在内的妇产科所有工作人员均做手部采样。环境、物品与医疗设施适量(10个标本)采样。立即接种培养,做药敏试验。等待结果。(5分钟模拟)11、感染管理科人员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合作,进行流调和干预。从妇产科现场环境、物表、人员、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调查。详细登记记录高危因素与防控缺陷。并安排整改措施。(5分钟模拟)12、监测采样结果分析:4天后培养结果反馈:手、物表标本检出MRSA。13、结论:本次为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环境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14、(专家技术组)采取相应控制措施:(5分钟)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隔离规范要求;加强物体表面的消毒,每日对病房设施用高浓度(1000mg/l)有效氯消毒二次;清洁员单独教育指导;配备隔离室专用洁具;15、结果评估:经过上述干预措施,一个月后结束此次暴发。病人陆续治愈或出院。妇产科恢复病人收治。(5分钟)16、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对此次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撰写评估总结报告。上报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5分钟) 三、演练结束各参演科室和观摩人员在妇产科医师办公室集中,听取领导小组评估意见反馈和总结。(10分钟)1、相关人员到岗和履行职责情况;2、演练程序实际演练落实情况;3、演练程序本身有无缺陷,可完善的环节;4、演练过程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需完善、培训的环节。 感染管理科 二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