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30737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 大规模治理黄河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 . 颁布“推恩令”2. (2分)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其中“上”指( )A . 秦始皇B . 汉文帝C . 汉武帝D . 光武帝3. (2分)“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汉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采取的措施有( )休养生息政策 “兵皆罢归家” 轻徭薄赋 释放因饥饿而成为奴婢的人为平民A . B . C . D . 4. (2分)据中学历史在线网消息:2000年6月,江苏吴江出土五铢钱约8000枚,重30公斤。既有汉代的刘彻五铢等,又有两晋南北朝的凿边五铢等,铸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18年到公元581年间,均为圆形方孔铜钱。那你知道“五铢钱”的铸造和发行由中央政权统一管理最早开始于( ) A . 秦始皇统一货币时B . 汉高祖建立西汉时C . 文景之治时D . 汉武帝货币改革时5. (2分)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统一局面形成始于( )A . 炎黄部落的形成B .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 . 儒家思想的影响D . 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6. (2分)今天我们采用“以德化民”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A . 高祖时期B . 文景时期C . 汉武帝时D . 汉惠帝时7. (2分)汉以后,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 )A . 儒家思想B . 道家思想C . 佛教思想D . 法家思想8. (2分)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A . 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B . 平定叛乱,保持稳定C . 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 . 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9. (2分)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 . 巩固君主专制统治B . 防止人民反抗C . 加强思想控制D . 压制知识分子10. (2分)下图中的皇帝画像是 ( ) A . 秦始皇B . 汉高祖C . 汉文帝D . 汉武帝11. (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 A .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 . 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C .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D .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12. (2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 .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 . 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 .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 . 汉武帝任用信奉年儒家思想的人当大官13. (2分)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乾隆帝14.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 . 国家统一问题B . 外族入侵问题C . 中央集权问题D . 儒家思想问题15. (2分)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濡学教育,必须到( ) A . 长安B . 洛阳C . 咸阳D . 开封16. (2分)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 . 统一文字B . 统一度量衡C . 盐铁官营D . 统一货币17. (2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要是为了( )A . 加强中央集权B . 促进经济发展C . 强化思想控制D . 开发边疆地区18. (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稳固大一统局面D . 统治期间出现“文景之治”19. (2分)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焚书坑儒 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B . C . D . 20. (2分)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明朝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95分)21.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钱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一例说明“(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牲畜奇缺,皇帝出门,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市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县,先前有三万多户,现只剩下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材料二:“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何种状况?(2)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一种怎样的政策?有何作用?(3)汉高祖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两例即可)?(4)“文景时期”涉及的是哪两位皇帝?(5)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6)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23. (20分)“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材料三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答出两点)24.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5. (15分)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同学们对汉初的经济、政治、思想制度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汉初国策】(1)汉高祖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经济措施是:。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2)图中两位人物分别为哪两位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效果如何?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95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23-4、24-1、24-2、24-3、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