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342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B .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 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D . 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 (2分)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6年有( )A . 64周年B . 65周年C . 66周年D . 67周年3. (2分)1950年10月初悍然发动侵朝战争的外国军队是( )A . 英法联军B . 美国军队C . 美英联军D . 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4. (2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A . 图中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B . 图片内容反映了农民积极加入生产合作社C . 图片内容反映了农业“大跃进”成果卓著D . 图中文件的颁布标志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 (2分)如图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 共同纲领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6. (2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它的中心是( ) A . 沈阳第一机床厂B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 . 鞍山钢铁公司D . 沈阳飞机制造厂7. (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C .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D . 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8. (2分)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 ) A . 建设大庆油田B . 研制原子弹C . 治理兰考“三害”D . 培育杂交水稻9. (2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10. (2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下列人物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科学求真A . B . C . D . 11. (2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二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 . 1950一1952年的土地改革B . 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 1966一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D . 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 (2分)中共“十三大”确定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我国现在正处于:A . 第一步1B . 第二步C . 第三步D . 三步都已走完13. (2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A . 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C . 设立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D . “一国两制”、“求同存异”14. (2分)“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 . 珠海B . 海南C . 厦门D . 深圳15. (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 . 扩大企业自主权B . 吸引外资C . 允许私人兴办企业D . 实行政企分开16. (2分)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 .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17. (2分)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的梦想是( ) A . 国家富强B . 民族独立C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 . 人民幸福18. (2分)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B .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C .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D .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19. (2分)香港回归20年,经济稳步发展。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2017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较去年增长4.3%,大胜市场预期。香港回归祖国主要得益于邓小平“最富天才的创见”(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改革开放制度D . “一国两制”方针20. (2分)中共十三大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下列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其内容之一B . 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尊孔复古”的逆流而提出的C . 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消除了封建剥削制度D . 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二、 综合题 (共3题;共80分)21. (20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195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979年元旦社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我国实施了什么措施? (2)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行业的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事产生的?“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2. (2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美国人的脚下。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定为美国的国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历史教参材料三: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与耻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国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把“冷战”确立为国策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大阵营进行激烈较量”的表现。(举出一例表现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跪着办外交”的原因,并说出新中国“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政策的一个例子。 (4)综上所述,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23. (40分)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制度?(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制度?(3)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战后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战后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了邓小平的什么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了邓小平的什么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7)谈谈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8)谈谈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8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3-6、23-7、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