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307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我来自元谋,你采自周口,牵起休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 . 北京市B . 陕西省C . 浙江省D . 云南省2. (2分)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 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A . B . C . D . 3. (2分)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七八千年前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 .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 .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C .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D . 青铜器工艺精美4. (2分)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 水稻B . 小麦C . 粟D . 玉米5. (2分)正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关于食物的记忆,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我们对米饭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6. (2分)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 A . 仓颉缫丝B . 隶首文字C . 嫘祖算盘D . 伶伦乐谱7. (2分)商朝的遗址又被称为殷墟,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 商汤灭夏B . 盘庚迁殷C . 武王伐纣D . 牧野之战8. (2分)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大代表性的是 ( )A . 纺织业B . 制瓷业C . 青铜制造业D . 造纸业10. (2分)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楚国 燕国 齐国 韩国A . B . C . D . 11. (2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 牧野之战B . 春秋争霸C . 楚汉之争D . 官渡之战12. (2分)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 奖励农耕B . 按军功授爵位C . 推行县制D . 抑制商业贸易13. (2分)春秋战国时期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 A . 兼并战争B . 各国的变法活动C . 铁器的使用D . 商业兴盛14. (2分)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C .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D . 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15. (2分)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 老子B . 墨子C . 荀子D . 韩非子16. (2分)根据下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17. (2分)据史书记载,官员口口口“掌邦园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口口口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 A . 御史大夫B . 刑部尚书C . 丞相D . 军机大臣18. (2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中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 . 秦朝和唐朝B . 西汉和唐朝C . 西汉和明朝D . 秦朝和明朝19. (2分)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 .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C .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D . 都加强了君主专制20. (2分)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 光武中兴B . 贞观之治C . 开元盛世D . 文景之治21. (2分)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 .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 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 . 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22. (2分)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式帝推行( ) A . 休养生息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实行推恩令D . 盐铁专卖23. (2分)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B . 自然灾害频发C . 统治者“改制”失败D . 民族矛盾尖锐24. (2分)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 A . 发生在公元前209年B . 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 . 起义者推翻了秦朝的统治D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25. (2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盛大开幕。下列历史人物为“一带一路”发展做出贡献的有( )张骞 隋炀帝 郑成功 郑和A . B . C . D . 26. (2分)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初开通于唐朝B . 其路线是从西汉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C . 中转站是大秦D . 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27. (2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A . 祖冲之B . 司马迁C . 毕昇D . 蔡伦28. (2分)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几位同学因课堂没有听清楚老师所讲的关于造纸术的内容,下课后互相讨论,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A . 华华: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 . 明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 . 军军: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 . 冬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29. (2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策略。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30. (2分)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115分)31. (25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思想觉醒,推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活跃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他的思想体现在哪一部书中?(3)老子主张天地万物本性都应遵循自然的思想,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哪一位?(5)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特征。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32. (30分)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王嬴政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统一。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空前繁荣。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材料四:材料五:(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商鞅主持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品质? (2)材料二中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一项政治制度,并为后代所沿用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这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是谁给汉武帝的建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当时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另一股势力是什么?为此,汉武帝建立了哪种制度? (4)材料四是汉初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们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形势,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5)图一中间的空格应该填什么货币,除了图一的措施,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至少答出两项) 图二的货币叫什么名字? (6)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出理由。 33. (10分)“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一: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阶段,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材料二: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1)材料一中“繁荣阶段”的出现得益于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秦始皇、汉武帝比较表。人物措施主要贡献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焚书坑儒_派蒙恬反击匈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汉武帝_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_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_34. (25分)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水利建设篇】:“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华阳国志蜀志材料二:【改革探索篇】: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横扫六合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四:【巩固统一篇】材料五:【走向灭亡篇】:“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如触犯法律,刑罚极为残;二世继位后,统治更残暴。”秦朝民谣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谁主持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2)材料二中的商君曾在秦国推行变法,请写出他的名字?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秦王的功绩。 (4)根据材料四中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根据材料四中图2,3分别写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5)材料五反映了秦朝的统治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与秦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35.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4)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5)秦始皇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115分)31-1、31-2、31-3、31-4、31-5、32-1、32-2、32-3、32-4、32-5、32-6、33-1、33-2、34-1、34-2、34-3、34-4、34-5、35-1、35-2、35-3、35-4、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