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296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最佳时期。“十一”长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 新中国成立B . 南京解放C . 西藏和平解放D . 中华民国的建立2. (2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和邓小平B . 孙中山和邓小平C . 孙中山和毛泽东D . 刘少奇和邓小平3. (2分)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志愿军遗骸上午回国。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 . 西藏和平解放C . 上甘岭战役D .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4. (2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5. (2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1949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B . 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C . 1976年,小刚的叔叔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群众游行D . 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6. (2分)我国开始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 . 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7. (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在京召开。回忆历史,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了共同纲领B . 采用公元纪年C .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D . 1956年9月召开8. (2分)“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 背景B . 目的C . 内容D . 作用9.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 .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 .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 . 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10. (2分)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宪法是( )A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B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 (2分)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A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 . 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C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 . 和平、发展12. (2分)邓小平:“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语句中文革提供的教训错误的是( ) A .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B .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 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13. (2分)1978年在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 A . “两个凡是”论B . “以阶级斗争为纲”论C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论D .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论14. (2分)有人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里程碑式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 ) A .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B . 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 . 平反了冤假错案D .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5. (2分)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 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 . B . C . D . 16. (2分)“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括了经济特区( ) A . 建立的原因B . 发挥的作用C . 发展的过程D . 建立的目的17. (2分)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 . 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8. (2分)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 A . 李同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B . 钱同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C . 孙同学: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 赵同学: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 (2分)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 A . 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 .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C .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 .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20. (2分)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外开放首先在上海实行B . 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C . 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D .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二、 材料解析题(共60分) (共4题;共60分)21. (14.0分)(16分)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年代尺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请回答:(1)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3)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4)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5)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6)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22. (16分)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材料三: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材料五: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 (4)材料四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请问我国进入此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错误”有哪些?(至少两条) 23. (14.0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材料三: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材料四:“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1)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据材料二指出: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除了对农业改造,还有哪些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请问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24.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材料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封闭走向市场,从僵化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现代。材料三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江泽民(1)20世纪80年代,为使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我国实施了怎样的国策?(2)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改革形式是什么?(3)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是什么?(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材料解析题(共60分) (共4题;共60分)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