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252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到1957年,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9%,五年合计钢产量1 656万吨,煤产量达到1.3亿吨。工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文中的这“五年”,中国实施了( )A . 和平解放西藏B . 第一个五年计划C . 土地改革D . 解放战争2. (2分)每当你参加升旗仪式,被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所感染时,你知道它被定为国歌是在(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共八大D . 中共十五大3. (2分)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 .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 .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D .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4. (2分)“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A . 邱少云B . 黄继光C . 董存瑞D . 刘胡兰5. (2分)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着“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爆发B . 中国共产党成立C . 抗日战争胜利D . 新中国成立6. (2分)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A . 甲同学B . 乙同学C . 丙同学D . 丁同学7. (2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8. (2分)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 .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 .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 .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 . 优先发展重工业9. (2分)如图是1958年出版的遵化农民画选集中一幅作品,图文为“北瓜得用大锯拉,用车才能拉回家。”它反映的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大生产运动C . 大跃进运动D . 改革开放10. (2分)“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 刘少奇遭到迫害B . “二月逆流”C . 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D . “四五”运动11. (2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 .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 .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12. (2分)中国的航天技术从世界角度来讲,作为航天大国是当之无愧的。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历史事件是( )A .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 . 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C . 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D . 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13. (2分)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组是( )A . 解放、土改、三大改造B . 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C . 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D . 大包干、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14. (2分)据统计,“1979年至 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实行B . 经济特区的建立C .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 . 国有企业的改革15. (2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B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C . 中共八大D . 第一届全国人大16. (2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 . 实行包产到户D . 建立经济特区17. (2分)某同学举办“新中国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恢复联合因合法席位凤阳小岗分田到户邓小平深圳题词A . B . C . D . 18. (2分)“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 . 建立的原因B . 建立的目的C . 发展的过程D . 发挥的作用19. (2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四大被确立为党指导思想B . 中共十七大上江泽民提出科学发展观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八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20. (2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 .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B . 深化了改革开放C .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 .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 综合题 (共3题;共92分)21. (50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改革】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近代改革】材料三 下图【现代改革】材料四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3)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4)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5)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6)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7)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8)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22. (17分)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1)甲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写出那次战争胜利产生的国际意义。 (2)乙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 丙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出现了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写出丁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的具体时间。 (4)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 甲乙丙丁B . 丁丙乙甲C . 丁甲丙乙D . 乙丁丙甲23. (25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摘自1953年人民日报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 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1979年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解说词(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2)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5)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三、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4. (2分)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 (2分)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开国大典,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 (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是十年文革时期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 )27. (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8. (2分)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从而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9. (2分)1980年建立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四个经济特区。( )四、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30. (10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 ,会议制定并通过了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_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_的英雄事迹。(4)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_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_的光辉事迹。(5)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_的社会主义改造。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6)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_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1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_。31. (2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以发展_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这一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_。32. (4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于_起义。1935年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会议是_。1953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_,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_是我国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经验。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92分)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三、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4-1、25-1、26-1、27-1、28-1、29-1、四、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30-1、31-1、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