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三)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153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三)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三)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三)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历史试题(模拟三)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张掖期中) 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 . 北京人遗址B . 元谋人遗址C . 山顶洞人遗址D . 半坡人遗址2. (2分) (2017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秦国进行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然而这场改革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他就是( )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秦孝公D . 晋文公3. (2分)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清朝4. (2分) 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圆周率反映的关系是( ) A . 圆的周长与半径B . 圆的周长与直径C . 圆的周和与面积D . 圆的半径与直径5. (2分)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 轻徭薄赋B . 重用人才C . 善于纳谏D . 减轻刑罚6. (2分) (2018七下南通月考) 苏轼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 A . 颜真卿B . 欧阳询C . 柳公权D . 王羲之7. (2分) (2018七下潮阳期末) 元朝时,有一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来他的马可波罗行纪如下描述在中国看到的新奇事物:“所有百姓都毫不迟疑地认可了这种纸币,他们可以用它购买他们所需的商品,如珍珠、宝石、金银等。总之,用这种纸币可以买到任何物品。”其中描述的“纸币”最早出现在( ) A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B . 北宋后期,广东地区C . 南宋前期、四川地区D . 南宋后期,广东地区8. (2分) (2014重庆) 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印度民族起义 雅克萨之战萨拉托加大捷 郑成功收复台湾A . B . C . D . 9. (2分)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 . 乌里雅苏台将军B . 伊犁将军C . 驻藏大臣D . 盛京将军10. (2分)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 . 林则徐B . 关天培C . 琦善D . 邓廷桢11. (2分) (2017澄海模拟)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 .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C .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 (2分) 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 . 鸦片战争B . 洋务运动C . 甲午战争D . 辛亥革命13. (2分) 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 . 驱除鞑虏B . 恢复中华C . 创立民国D . 平均地权14. (2分) (2017八上连城月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 五四运动B . 中共一大的召开C . 井冈山会师D . 遵义会议召开15. (2分) (2017八上孟村月考)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召开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井冈山根据地建立A . B . C . D . 16. (2分) (2019八上克东期末)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 . 东北地B . 平津地区C . 淞沪地区D . 西北地区17. (2分) (2017连云港) 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指挥者规模战绩1940年8-12月彭德怀八路军投入105个团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A . 淞沪会战B . 徐州会战C . 百团大战D . 豫湘桂战役18. (2分) 解放战争爆发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 A . 南京B . 北京C . 上海D . 延安19. (2分) (2017东胜模拟) 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 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 . 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 南京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 (2分) (2018八下洪泽期中)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 .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21. (2分) (2017玄武模拟) 对如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发生于1997年 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是一国两制政策的再次成功实践 使香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A . B . C . D . 22. (2分)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A . 参加万隆会议B . 重返联合国C . 加入WTOD . 中美建交23. (2分) (2019宜昌)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如果去埃及旅游,游客能够看到的世界著名历史遗迹是( ) A . B . C . D . 24. (2分) (2018九上佳木斯期中) 欧洲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地主阶级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形成了市民阶级 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 . B . C . D . 25. (2分) (2016九上漳州期末) 1416世纪,西欧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哪个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A . 科学社会主义B . 空想社会主义C . 现实主义D . 人文主义26. (2分) (2016九上新泰期中) 17世纪晚期,英国率先由“一个人统治的国家”到“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这一变化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 . 资产阶级革命B . 殖民争霸战争C . 自上而下改革D . 工业革命27. (2分) (2016九上遵义期中)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 . 马斯顿战役B . 纳西比战役C . 温泉关战役D . 萨拉托加大捷28. (2分) (2019九上苏州期末) 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该计划的作用是( ) A . 整顿金融B . 以工代赈C . 调整农业D . 恢复工业29. (2分) (2015九上灵宝期末)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苏联解体 纳米比亚独立 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 欧洲联盟的建立A . B . C . D . 30. (2分) (2016宿迁) (二维码)扫一扫、(朋友)摇一摇、(红包)抢一抢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便捷的交流方式主要得益于( )A . 网络技术的发展B . 生物技术的突破C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 . 航天技术的提高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5分)31. (10分) (2018包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期。材料二:美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 大量战争福利。在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美国的责任变为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2. (15分) (2018泰州)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请回答:(1) 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新制度建立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 材料二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 (3) 材料三中从 “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978年中共哪次会议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33. (20分) (2017颍泉模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材料二:1942年12月,中关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关关系及启示整编材料三:与关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关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威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关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关关系材料四:国际在线专稿:当地时间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关元首会晤(如图所示)这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现任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多家欧洲主流媒体对此次会晤进行了报道,并对会晤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1) 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何时因何事开始走向正常化?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