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6739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山市开滦一中高二年级十月月考试卷历史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干资政新篇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 B.魏源 C.洪仁干 D.姚莹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封建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 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 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6.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7.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9.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因为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C.儒家思想日趋反动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10.“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话出自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11.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相比,就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12.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是A.严复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梁启超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是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16.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7.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18.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A.狂人日记 B.我之节烈观 C.文学革命论 D.文学改良刍议1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2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2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07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平等团结 友好相处 以礼治国 和平发展A. B. C. D.2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23.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不同,其中“发展”体现在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以维护当政者的政治为出发点A、 B、 C、 D、2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主张吻合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26.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D、强调个性,主张个性的解放2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A.指南针与印刷术B.造纸术与火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28.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2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A、唐诗和宋词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D、国风和汉赋30.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31.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32.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 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3.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新民主主义论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A. B. C. D.34.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 B. C. D.35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产物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对科学共产主义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A.改革开放的理论 B.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C.一国两制的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班级 姓名 考号 年级名次 密封线第卷(主观题,共30分)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遣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材料三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概述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核心主张。(2)综合四则材料概述近代思想解放的过程。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的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根据材料一回答,“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