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432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 酝酿(yn ning) 涨(zhng)起来 抖擞(su)B . 黄晕(yn) 着(zhu)落 粗犷(gung)C . 薄(b)烟 棱(lng)镜 吝啬(ln s)D . 应和(h) 高邈(mio) 静谧(b)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锤打 憔悴 朗润 饥肠辘辘B . 瞭亮 感慨 和蔼 踉踉跄跄C . 收敛 祷告 诀别 由然而生D . 惭愧 确凿 倜傥 咄咄逼人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诘问之下,他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B . 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C .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D . 林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课堂上,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B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C .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D .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_。_。_。_。_。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A . B . C . D . 6. (2分)艾青是用色如神的语言巨匠。下面对其诗句色彩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艾青诗句:风吹着黄土层上的黄色的泥沙/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风吹着无数古旧的渡船/风吹着无数渡船上古旧的布帆。(风陵渡) 色彩赏析:“黄”,连用三个大色块的黄,黄土层、黄泥沙、黄河,给人以铺天盖地的感觉,写出宇宙的苍茫感、风陵渡的险恶感和人的渺小无力感。B . 艾青诗句:号角是美的/它的通身/发着健康的光彩/它的颈上/结着绯红的流苏。(吹号者) 色彩赏析:“绯红”,号角上流苏是绯红的,这是对红色革命的热烈书写,吹号者仿佛要把整个生命包括热血化成声音,唤醒民族的未来。C . 艾青诗句:一个是那样黑/黑得像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像棉絮 (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 色彩赏析:“黑与白”,写出两个姑娘肤色不同,黑表示健康,白形容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姑娘的赞美。D . 艾青诗句: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大堰河我的保姆) 色彩赏析:紫:紫色暗含高贵、神秘和忧郁,此处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非常恰当。她的灵魂,是美丽而高尚的,然而在一生的辛酸中早已冷却。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7. (9分)古诗文阅读 (甲)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节选)苏轼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乙)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 , 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陋邦:这里指黄州。那忍触:指不忍见。市井人:商人。鬻(y):卖,这里指买。瀹(yu):浸渍。夤(yn)缘:循沿。(1)古汉语词典中“适”主要有以下几种义项,你认为“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句中“适”应选哪个义项( ) A . 正好、恰好,如“适与野情惬”(鲁山山行)B . 女子出嫁,如“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C . 到去、往,如“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D . 适合、适宜,如“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2)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此 木 不 为 人 所 喜 稍 稍 伐 去 以 予 故 亦 得 不 伐(3)下列选项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主虽市井人 虽乘奔御风(三峡)B . 晚乃步出城东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 . 以后会未可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D . 则园已易主 移风易俗(成语)(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5)甲诗前四句推测了海棠花的_,乙文则写到了海棠花_的特点。 (6)乙文“既饮”以下写野游细事,灵动自然,率意挥洒。请概括这些“细事”。 (7)同在定惠院,诗和文表现出的作者心境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8. (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 是非若所知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病于无鸡乎?(3)在养猫问题上赵人与其子主张不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各自的主张及原因。 儿子:_赵人:_(4)以下从本文获得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问题要有长远眼光B . 看问题要权衡利弊C . 看问题要善于变换角度D . 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2)_,_。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论语)(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执着的人格操守。陶渊明在宦海沉浮中选择归隐田园,以求解脱。刘禹锡则在陋室铭用“_,_”表现出远离仕途羁绊的悠闲释然。(6)杜甫望岳中以“_,_”写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两句既表现出将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又体现了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8)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回来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五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里。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着我向人家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幛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奶奶总是笑而不语。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1)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_)找到簪子(2)“玉簪子”这一物品在小说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3)文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4)小说最后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11. (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越活越平淡叶春雷人,是一点点活明白的,也就一点点平淡了。但两个词要辨析一下:平淡与平庸。古人追求平淡,但从来不提平庸。我们知道一句话:“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就是说,平淡中藏着极致的绚烂,但平庸就不同,看起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一眼望穿。好像有这样一种分别,平庸的人似乎越活越张扬,真正有本事的人却越活越平淡。元稹有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诗是说爱情的,但用在人生中,也同样适用。刘姥姥到大观园,出尽了洋相,因为她从来没见过那些东西,包括自鸣钟。平庸的人,那种张扬,有时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有古贤追求“致虚极,守静笃”,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有心如止水的淡然。华盛顿总统领导独立战争胜利了,却不享受胜利果实,跑回家种地去了。在美国任何一本介绍园林艺术的书,都少不了要提到华盛顿,因为他醉心于此,对此做过大贡献。后来美国要实行联邦制,需要一个总统,美国人民选中了他,他高高兴兴当了一届总统,却又跑回家种地去了,因为他反对总统终身制。华盛顿不迷恋权力,不玩权术,活得一派天真。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不是不做功,是老子说的“功成名遂身退”。华盛顿可能不知道老子这句话,但他的行为与老子的这句话是暗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一个满脑子名利思想的人,天天喊“放下”,怎么着都显得矫情。口口声声喊“放下”的人,正是把名利抓得紧紧的人。口是心非,的确是很多人的通病。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大约是读不出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那种平淡意味的。“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在年轻人看来,这样封闭的生活真的是了无生趣吧。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慢慢醒悟到,陶渊明在一方小天地中,实在把日子过出了大丘壑。陶潜这个人,自有他的福分。这种福分,自然与他的天分有关。一个人天生不慕荣利,他放起手来,就是那么自然,就像随手扔掉一颗小石子一样轻松。在陶潜,这是自然而然;在我们,却未必。即使舍不得,放手吧,我还是想说,人,是慢慢懂得平淡的。一个人慢慢沉到人群中去,像一粒盐,融化到水中去,盐消失了,但水却慢慢有了咸味。所谓英雄,也不过是沉到水中的一粒盐。用庄子的话总结:“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为什么认为这块金属是不祥之物?原因很简单,它太张扬,老以为自己有铸造成为镆铘宝剑的才华。问题是,你即使有这个才华,其实也不必说啊。(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12. (10分)名著填空。 (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_而获罪问斩。 (2)“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是水浒中的回目,其中“花和尚”和“青面兽”分别指的是_和_;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名著_中的故事演绎而来的;课文香菱学诗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从香菱苦心学诗的经历中你能得到的启发是_。 (3)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的一点是_。(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 (15分)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书(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243923515381652201347722813432170(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作文: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甚至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要求:将文题先补充完整;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5.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 (2)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B . 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C . 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D . “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7-1、7-2、7-3、7-4、7-5、7-6、7-7、8-1、8-2、8-3、8-4、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9-1、9-2、9-3、9-4、9-5、9-6、9-7、9-8、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3-1、13-2、13-3、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