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419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 )A . 蓝田人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山顶洞人2. (2分)观察如图所示示意图,判断“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应在什么位置( )A . B . C . D . 3. (2分)早期人类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 . 火的使用B . 会建造房屋C . 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D . 自然环境的变化4. (2分)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 . 黄帝B . 大禹C . 蚩尤D . 女娲6. (2分)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是因为( ) A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C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D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7. (2分)“远古时期你毫不畏惧,带领平民百姓,筑堤堵水,疏通河道,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你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个伟人,值得后人颂扬。”材料中的“值得后人颂扬”的是(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8. (2分)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9. (2分)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A . 考试取才B . 子继父业C . 实行禅让D . 氏族成员推选10. (2分)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 ) A . 政治动乱和水患B . 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 . 外族入侵D . 商朝人思念家乡11. (2分)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 . 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 . 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 . 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 .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12. (2分)我国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3. (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 )A . 尧B . 舜C . 禹D . 启14. (2分)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15. (2分)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为( )A . 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B . 公元前475公元前220年C .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D .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0年16. (2分)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宋襄公D . 楚庄王17. (2分)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论语 齐民要术 史记 伤寒杂病论A . B . C . D . 18. (2分)现在的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B . 楚、秦、赵、宋、魏、齐、韩C . 晋、楚、齐、韩、赵、燕、魏D . 吴、魏、燕、赵、楚、秦、韩19. (2分)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时期20. (2分)墨家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墨子D . 孟子21. (2分)对于政治,他主张改革,实行法治;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他”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 )A . 孔子B . 孟子C . 庄子D . 韩非22. (2分)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 . 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B . 主持开凿灵渠C . 主持修建都堰D . 主持修筑长城23. (2分)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A . 王景治理的黄河B .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C . 大禹治理的河流D .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24. (2分)在50万年前的一天,北京人猎获了一头肿骨鹿。他们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食用?( ) A . 木制工具B . 石制工具C . 铁制工具D . 青铜工具25. (2分)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 .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 .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6. (15分)阅读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请回答:(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秦孝公死后,那些守旧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法把商鞅车裂而死,然而新法却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27. (25分)“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材料一: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三: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请回答:(1)这四则材料都引自我国古代同一部史书,此书作者是谁?(2)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武王”实行什么制度来加强统治?请写出该则材料中的两个诸侯国。(4)材料三说明秦始皇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态度?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取代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材料四中描述的是哪一场著名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再写两个。28.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绝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根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来判断,“秦王”没有再分封诸侯,那么他推行了的是什么样的制度? (3)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秦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在经济上,确立货币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9.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二:某初中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班长:“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劳动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两点)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书,这本书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班长、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7-5、28-1、28-2、28-3、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