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通用题库.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6258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A可模仿 B可复制 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2. ()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A风险控制措施 B风险评价 C风险分级3.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A风险评价 B风险等级划分 C采取不同控制措施4. 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事故为重点向以()为重点的转变。A风险 B隐患 C应急5.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充分性 B一致性 C时效性6.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和特性的过程。A大小 B分布 C属性7.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不必考虑的是()。A可行性 B可靠性 C可能性8. 以下情形不是重大事故隐患的是()。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C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9.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环节顺序是:()。A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B治理情况反馈、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验收C通报隐患信息、治理情况反馈、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验收10. 企业应在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A半年 B一年 C二年11. 企业应建立(),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A制度评审修订制度 B职业卫生评价制度 C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12. 能量与有害物质是危险源产生的(),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A隐患 B原因 C根源13. 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A质量水平 B安全管理状况 C行为安全风险14.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A有效性 B合理性 C定性或定量1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地方标准分为()、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A总则 B通则 C导则16. ()是指包括危险源、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组合。A危险源 B风险点 C风险信息17. 通过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A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B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C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18. ()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浓度(强度)间、防护水平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A职业病危害分级 B职业病隐患分级 C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19.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A机制 B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C培训教育制度20. 风险点级别的确定按风险点各()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A风险 B隐患 C危险源21. 事故隐患分为()和生产现场类隐患。A重大事故隐患 B基础管理类隐患 C较大事故隐患22.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A 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B 年度隐患排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C 专业性隐患排查与专家检查相结合23.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A应急预案 B整改方案 C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24.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基础管理类隐患。A从业人员操作行为B职业卫生防护设施C教育培训25. ()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A风险点B作业活动清单C设备设施清单26. ()是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A隐患治理B隐患排查C风险控制27. ()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A排查类型B排查级别C排查层级28. 企业应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A闭环管理B全方位C工作流程29.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A隐患排查治理制度B双重预防体系C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30.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推动()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A安全文化B安全意识C安全科技31.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A危害程度B健康损害C严重程度32. 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和防护水平。A严重程度B频繁程度C暴露水平33. 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全面分析、排查、研判各类安全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管控,切实解决()的问题。A可靠性、规范性、系统性B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3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A时时管理B常态管理C动态管理35.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并按规定及时更新。A风险点清单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隐患排查清单36.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A风险分级管控B隐患排查C安全生产信息化37.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危险源评估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38.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的过程。A大小B分布和特性C属性39. 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A审核B培训C存档40.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从业人员操作行为41.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A企业生产工艺特点B企业员工数量多少C企业生产规模大小42.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通报。A安监局B安全生产委员会C从业人员43. 企业应依法合理进行生产作业组织和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作业行为安全风险。A安全风险辨识B安全风险评价C安全评价44.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的隐患。A计划整改排除B不用整改C立即整改排除45.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A隐患B后果C安全风险46.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A管控对象B管控资源C管控层级47. ()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等。A技术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48.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A危险源分级B风险评价C风险排查49. 企业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和()。A运行考核制度B隐患排查制度C风险抵押金制度5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和辨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进行的测定。A危害性B浓度(强度)C严重性51. 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A安全管理人员B最高管理者C分管负责人52. 企业()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A每三年B每两年C每年53.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A危险源B风险点C风险控制措施54.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通报。A从业人员进行B政府监管部门C周边社区55. ()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A应急预案B整改方案C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56.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基础管理类隐患。A安全生产责任制B场所环境C设备设施57. ()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A风险点B作业活动清单C设备设施清单58. 隐患治理时企业应当根据(),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A隐患存在部位B风险分级C隐患级别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十八条规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并向从业人员通报。A立即公告B如实记录C分析原因60.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A危险源B隐患就是事故C风险61.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A培训教育B公示C公告警示62.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舆论()。A监察B监督C批评教育63.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A检测结果B健康损害C严重程度64. 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的频繁程度和防护水平。A危险因素B职业病危害因素C职业禁忌65. 大力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将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挂钩。A安全风险管控状况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安全评价66. 生产经营单位对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A山东省B县(区、市)C设区的市67.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A相关方的外部B供应商C承包商68. 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A主要后果B危险源C典型控制措施69. 风险控制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A可接受B最小的C一定70. 以下方法中不是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的是()。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B作业危害评估法(JHA)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71. 企业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A定期B适时C分批72.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A职业卫生防护设施B消防及应急设施C安全生产投入73. 企业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和()。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A充分性B有效性CA和B74.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A评价B评估、验收C验收75. 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A危险源分析B安全风险分析C重大危险源分析76.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的风险评价方法。A定量B半定量C定性77. 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合。A可能性和严重性B紧急性和严重性C严重性和不确定性78. ()是指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A事故隐患B风险C危险源79.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进行分析。A可能性和严重性B可能性C严重性80.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环境的因素。AGBT138612009BGB18218-2009CGB18265-200081. ()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A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B高毒物质目录CGBZ16082.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技术依据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A总尘含量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C呼吸性粉尘含量D总尘与呼吸性粉尘含量83.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A安全生产标准化B现有安全管理体系C信息化系统84. 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A中等风险B较大风险C巨大风险85.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A季度隐患排查B月度隐患排查C日常隐患排查86. 隐患整改通知()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A责任部门B制发部门C安全管理部门87.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A闭环管理B持续改进C消除隐患88.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A隐患排查项目清单B隐患排查计划C隐患排查台账89. ()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A职业病危害风险点B作业活动清单C设备设施清单90.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A制度B目标责任考核机制C排查标准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职业病危害因素92.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事故隐患()。A自查自纠B治理C排查93.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书面告知()。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94. 生产经营单位的()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A法人B主要负责人C董事长95. ()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A危害程度分级B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C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96. 利用(),支撑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A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B网络C媒体97.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R,R=MES,其中M是()。A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B可能性C控制措施的状态98. 企业应建立()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A从业人员B不同职能和层级间C管理层99. 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的组合。A严重性B所有可能C以上两者100. 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A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101. 以下评价方法中不是风险评价方法的是()。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102. 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当根据(),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治理为工作目标。A岗位职责B隐患级别C专家意见103.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A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B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C以上两种均包括104. 企业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评审每()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A三年B一年C二年105. 企业应根据()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A安全检查结果B安全风险评估结果C安全评价结果106. 事故隐患是()不到位、不落实,管控措施缺失、失效的具体表现,必须及时排查和整改。A隐患治理B隐患排查C风险管控措施107.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的危险源辨识方法。A编制安全检查表B对作业步骤进行分解C半定性108. GBGB2882-2016-2016中定义: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的严重程度。A处置成本B社会影响C经济损失109.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A特大事故隐患B较大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隐患110. 对于红色风险(1级风险),以下说法错误的有()。A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B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C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11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A客户B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C政府监管部门112. ()是计算接触生产性粉尘、化学物作业分级的重要参数,为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当检测值为未检出时,以最低检出浓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检测值计。A接触比值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C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113. 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A安全管理人员B基层操作人员C职能部门负责人114.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A信息化系统B现有安全管理体系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15. 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A重大事故隐患B较大事故隐患C特大事故隐患116.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A季度隐患排查B年度隐患排查C综合性隐患排查117. ()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A隐患整改责任部门B安全管理部门C隐患排查组织部门118.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生产现场类隐患。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设备设施119. 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A培训计划B工作流程C实施方案120. 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A基础管理类措施B现场管理类措施C风险分级管控措施121.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A整改时间B整改资金C可能导致事故后果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A技术措施B技术、管理措施C管理措施123.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将()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A排查方案B治理方案C治理措施124.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并由()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A公安机关B所在单位安全主管部门C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125.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26. 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严重性,是指发生职业病或()的结果。A事故B职业健康损害C严重程度127.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A管控层级B管控措施C风险等级128.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先将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A风险B危险源C控制措施129.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A形式B场所进行分析C原因进行分析130.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予以确定的过程。A危险源是否接受B风险是否可接受C风险控制措施131. 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应按照“()”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A全年、全行业、全方位B全员、全行业、全方位C全员、全过程、全方位132. 以下属于风险控制措施类别有:()A安全预防措施B评估调查措施C工程技术措施133. 企业应在安全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A安全岗位人员职责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企业安全管理制度134. 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时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和频次。A类型B组织级别C周期135. 企业应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A管控措施B成本风险C岗位风险136.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系统,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A监测与预警监控B辨识与监控C评估、评价137.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排查风险点B风险评价C隐患排查138.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相适应的、符合GB/T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A岗位标准B岗位技能C岗位安全风险139.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140.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A排查类型B排查方法C排查人数141. ()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B风险矩阵法CMES法142. 风险管控分级是指:风险分级和()A隐患分级B管控分级C措施分级143. 用人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的方式有合同告知、公告栏告知、培训告知等A职业病危害因素B职业病危害C职业病危害隐患144. 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A一致性B实效性和实用性C系统性145. 企业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A网格化B标准化C一体化146.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A重大事故隐患B较大事故隐患C生产现场类隐患147.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A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B年度隐患排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C专业性隐患排查与专家检查相结合148.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等提出要求。A责任人B完成期限C风险分析149. 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生产现场类隐患。A安全生产责任制B场所环境C教育培训150. 企业应()组织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A分层次、分阶段B分层次C分流程151. 隐患治理是消除或()隐患的活动或过程。A自查自纠B控制C消减152.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A风险管控清单B排查项目清单C隐患排查台账153. 企业应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A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管控层级154.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A停产整顿B采取管控措施C限期改正15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 )。A事故隐患自查自纠B达标评比C创先争优活动156.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A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B健康损害C严重程度157. 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繁程度和()。A严重程度B职业健康损害C防护水平158.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159. 风险无论大小,只要是不可接受风险就应该采取改进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160. 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161. “岗位风险告知卡”的作用是简明扼要表述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及报告方式等。()162.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时,相同的设备不同的人操作宜分别进行危险源辨识。()163. 不同级别的风险其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是一样的。()164.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经验编制,与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无直接的关系。()165. 风险点划分的原则因企业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166. 生产经营单位对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167.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两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168.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根源危险源必须消除。()169. 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170.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171. 风险分级管控的效果包括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172.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173.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可以与一般隐患一同建档管理。()174. 风险与隐患之间没有任何关联。()175.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176.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是根源危险源,即第一类危险源。()177. 风险点级别确定原则是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178. 安全检查表法(SCL)是以经验为主的方法,便用其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检查表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水平,如果检查表不完整,评价人员就很难对危险源作有效的分析。()179. 重大风险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180.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181. 一个风险点内存在多个危险源,危险源包含在风险点内。()182.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不得删减。()183. 设备设施存在问题或缺陷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184.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的编制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185.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186.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187. 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安全分管负责人,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188. 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安全管理体系。()189. 隐患排查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190.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191.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时,只要能将风险降低可不考虑使风险降低的成本。()192. 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企业不可以变动。()193. 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级别。()194.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四级。( )195. MES法为一种风险评价方法,称为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196. 重大风险是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其管控级别也随着风险的降低而降低。()197. 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由公司级进行排查。()198.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存在控制措施方面的缺陷为重大事故隐患。()199.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但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200. 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与修订应急预案。()201. 风险是否为重大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风险特点确定重大风险清单,其目的是明确自身安全的关注重点。()202.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203.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204.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享受安全生产管理岗位风险津贴,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05. 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现场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不得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206.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申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定期检测、评价。()207.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向所在地县(市、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208. 在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或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法。()209.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210.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主要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211.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212. 企业分管负责人要全过程参与、组织、协调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其他负责人和企业内设部门负责分管业务、车间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推进落实和跟进管理。()213. 企业应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214.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企业要坚持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的原则。()215. 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之一。()216. 不同级别的风险其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是不同的,即管控层级不同。()217. 风险点可以是一项作业活动也可以是一台设备设施或是一个区域。()218. 头脑风暴法也是一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219. 风险与危险源有本质区别,二者之间没有联系。()220.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风险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221.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同时识别出现有的控制措施,并尽可能的提出改进措施建议。()222. 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223. 风险点操作及作业活动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不作考虑。()224.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225.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226. 在安全风险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困难的企业,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227. 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是消除危险源。()228.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消除,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229. 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指对风险的分级。()230. 隐患排查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231. 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不同介质的设备设施不可合并。()232.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33. 生产性粉尘应分别计算PC-TWA和超限倍数比值,选择最大值作为某类粉尘比值取值;对于GBZ2.1中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接触限值的粉尘,优先使用总粉尘的检测数据。()234. 隐患排查的重点是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235.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236. 设备设施存在问题或缺陷属于基础管理类隐患。()237. 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238. 在考虑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制定。()239. 管控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240. 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241.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必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互融合。()242.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危险源内存在的风险点进行辨识。()24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明显效果是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244. 企业应当根据隐患类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245.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246.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基础管理类隐患。()247. 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全员参与、重在治理,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激励约束、重在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48.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是危险源辨识的一种方法。()249. 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250.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251.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为一般事故隐患。()252. 生产经营单位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25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254. 企业风险评价后风险等级最高的较大风险,因此该企业没有红色风险。()255.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256.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应当计入该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257. 从业人员在15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25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259.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承担。()260. 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汇报,不得下达停产撤人命令。()261. 在罐区等场所进行的检维修作业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26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263. 接触比值是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最高允许浓度的比值。()264.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能够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问题。()265.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266.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后应在一个建设周期内保持风险信息不变。()267.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包括职业卫生相关工作。()26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适用于在役装置危险源辨识。()269.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危险物质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导致的后果越严重,因此S取值就大。()270. 风险评价时现有控制措施非常完善的情况下事故可能性L取值应小。()271. 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情形是基于一旦发生事故会带来严重后果而做出的判定。()272.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与控制措施、人暴露的频繁程度及事故的可能后果有关。()273.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消除,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274.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其效果之一应是员工隐患排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75.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276.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各负其责,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不负责管控。()277.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风险无本质的区别。()278. 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SA),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279. 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280. 风险管理决策应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最低成本、最佳效益的方法。()281. 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282. 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必须分别编制。()283. 企业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应规定各岗位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职责。()284. 每一个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每年必须保持统一的标准,更新风险信息时,风险评价准则不得更新。()285.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询问、交淡、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