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510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给宋庆龄写信道:“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侯,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毛泽东写这封信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北伐战争 B.重庆谈判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3“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4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该政权的首都位于下图中的A处B处C处D处6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C.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7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C.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8独立报经济编辑奥格雷迪认为,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越美国。报道引述专家分析,中国在国际问题上亦愈来愈愿意发挥其政治及文化的影响力,由全球暖化到达尔富尔危机,以至朝鲜核问题,中国将愈来愈起关键作用。这一判断( )A肯定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美国B承认中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C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D认识到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9“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10右图是漫画家华君武在1947年创作的漫话,旨在揭露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扶持西欧以稳定资本主义B援助西欧对抗德日法西斯C扶持并控制西欧,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D联合欧洲各国,干涉中国内战11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但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中国胜利的评论。这表明( )A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的道义支持 B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C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121962年10月30至31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亲自访问了古巴,劝卡斯特罗同意撤走苏联的导弹和轰炸机。卡斯特罗接受了吴丹的劝说,但断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向美国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古巴进行的经济制裁”等条件。这表明(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古巴不愿屈服于美等势力的压力C美国与苏、古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联合国不支持苏联的行为13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141848年诞生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出版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四月提纲的提出15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所属党派状况,说明( )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A. 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B. 新中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C. 新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多党制D. 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16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7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这最能说明A英国责任制内阁运行方式B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18 下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应的实质问题应该是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1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机关是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20“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综合题2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反目,郑成功诛杀施琅父兄,施琅再次降清。康熙三年,施琅两次进军澎湖、台湾。但因飓风所阻,均以失败告终。清政府没有采纳施琅再次上疏要求征台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康熙二十年,施琅再度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他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全心筹措征台计划。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统率大军进军台湾,郑军投降。施琅并不讳言“窃意藉此可雪父弟子侄仇恨。”但他收复台湾之后,礼待郑氏集团,公义私恩清清楚楚。这对于稳定台湾的局势,争取台湾军民的拥护,使清政府有效地控制台湾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台湾后,康熙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上疏力谏,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指出,纳入大清版图可“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同时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无所不有”。施琅还指出:“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他大声疾呼:台湾“断断乎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终于采纳其建议,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摘编自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主张收复台湾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在“复台”和“保台”中的历史贡献。22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国,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活动的内容和作用。(2)依据图一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3)依据材料二、图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参考答案CDBBB BDDBC DBACA DACCD 21(1)目的:巩固东南边防;防止荷兰殖民者卷土重来;报郑氏杀父兄之仇。(6分,每点2分。)(2)贡献:复台:积极争取康熙与大臣的支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全心筹措;郑氏投降后,区分公义私恩,稳定了台湾局势;推动康熙对台湾实行行政管辖。(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保台: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巩固了祖国统一;推动了台湾地区开发;加强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5分,1 点2分,两点5分)22(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授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方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