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分类大汇总套题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4955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6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分类大汇总套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分类大汇总套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分类大汇总套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训练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是看其( )。A、所有制关系 B、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所有制实现形式 D、是否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 A、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 B、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C、适应经济制度变化的要求 D、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是为了揭示( )。 A、资本家剥削的实质 B、客观经济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关系 B、商品 C、物质资料生产 D、社会总产品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生产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商品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密切联系( )。 A、生产方式 B、物质资料生产 C、所有制状况 D、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7、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关系的性质 B、劳动者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科学技术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 )。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经济形态 C、经济体制 D、社会生产方式9、商品经济是( )。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 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D、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10、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是( )。 A、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1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构成( )。 A、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12、属于社会经济形态范畴,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 )。 A、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C、产品经济 D、计划经济13、属于经济体制范畴,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是( )。 A、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C、自然经济 D、产品经济 14、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创造( )。 A、价值 B、剩余价值 C、新价值 D、使用价值 15、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6、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正确的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D、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产生价值的基础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抽象劳动为尺度的 D、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1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A、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20、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21、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 )。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22、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同方向同比例变化 D、保持一致 23、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价格始终与价值保持一致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24、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取决于( )。 A、效用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供求关系 25、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 )。 A、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C、价格与商品价值成反比 D、价格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26、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27、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商品的(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28、剩余价值是( )。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要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29、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C、生产资本的增殖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3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流通中的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3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的周转速度不同3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和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 C、社会生产和个人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3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 )。 A、带来剩余价值 B、买到生产资料 C、买到生活资料 D、实现价值3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35、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 )。 A、价值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 B、价值增殖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C、价值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D、劳动力成为商品3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就是( )。 A、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D、劳动过程37、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 )决定的。 A、资本技术构成提高 B、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 D、剩余价值率提高3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D、推动社会进步39、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40、以资本积聚方式增大个别资本是通过( )实现的。 A、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B、许多中小资本的联合 C、组建股份公司 D、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4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 A、物质资料再生产 B、简单再生产 C、生产关系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 42、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适用于( )。 A、简单商品经济 B、发达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一切商品经济 4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A、揭示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C、说明了利润的本质 D、实现了各部门利润的绝对平均 4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率。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45、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 )。 A、c+v+m B、c+v C、k+m D、k+p 46、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企业利润 D、垄断利润 4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按其自有资本计算应( )。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低于平均利润 D、等于利息 4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 A、存贷款利息的差额 B、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C、中间业务收入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9、利润率反映的是( )。 A、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B、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5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5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C.由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由价值构成决定而又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52、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B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C实现剩余价值 D生产剩余价值53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损耗称为()A有形磨损B无形磨损C精神磨损D自然磨损5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55、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 )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56、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第三个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由( )。 A、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57、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第一个阶段,必须购买到( )。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D、商品 58、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59、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同时也是( )。 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B、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C、购买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D、销售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60、在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剩余价值 B、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C、生产使用价值 D、实现剩余价值 61、根据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把生产资本划分为(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62、资本的周转速度与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 )。 A、成正比,与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B、成正比,与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C、成反比,与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D、成反比,与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63、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 )。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燃料动力 D、辅助材料 6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 )。 A、生产问题 B、分配问题 C、实现问题 D、消费问题 6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v+m)= c B、(v+m) c C、(v+m)= c D、(v+v+m/x)=(c+c) 6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v+m)= c B、(v+v+m/x)=(c+c) C、(v+m) c D、(c+v+m)=(v+v+m/x)+(v+v+m/x) 6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 A、(v+m)= c B、(v+v+m/x)=(c+c) C、(v+m) c D、(c+v+m)=(v+v+m/x)+(v+v+m/x) 6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 ( )A.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B.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C.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D.随着资本总虽的增加,不变资本比例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上升69、资本周转生产时间中的主要部分是( )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B.劳动对象受自然力单独作用的时间C,劳动时间 D.正常停工时间 70、资本积聚( )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 C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D. 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71、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72、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 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7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A、揭示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C、说明了利润的本质 D、实现了各部门利润的绝对平均 74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适用于( )。 A、简单商品经济 B、发达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一切商品经济 75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第三个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由( )。A、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7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 )。 A、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决定的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决定的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决定的 D、剩余价值率提高决定的77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不平等的矛B、资本流通中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二、多选题1、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区别在于(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D、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E、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2、以下关于生产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 B、人类社会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D、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E、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B、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4、构成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生产 B、劳动 C、交换 D、消费 E、分配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包括( )。A、生产力的任何发展变化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D、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6、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 B、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可以有相同的经济体制 C、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D、同一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E、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 B、存在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 C、生产过剩 D、科学技术的发展 E、市场机制的作用8、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A、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二者的内涵不同 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E、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9、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存在的商品经济有( )。 A、简单商品经济 B、奴隶制下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 C、社会化商品经济 D、封建制下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 E、发达商品经济10、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B、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E、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1、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的矛盾有(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E、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 A、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B、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原则 C、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价格往往要背离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 )。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E、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私人(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E、简单劳动 15、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社会生产的产品总量 B、流通中待售商品总量 C、商品价值的大小 D、商品的价格水平 E、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16、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 )。A、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B、自然条件的优劣 C、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状况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18、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包括( )。 A、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B、劳动者的平均年龄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E、劳动的复杂程度19、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20、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其区别是( )。 A、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B、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价值规律所起的作用不同 E、流通的目的不同 2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C、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的投资价值 E、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E、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2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4、剩余价值率是( )。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E、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5、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 C、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D、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26、剩余价值率是( )。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27、利润率这个经济范畴反映了( )。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程度 E、资本的增殖率 28、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经历了(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 E、商品经济 2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 A.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30、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 31、资本积聚( )A.是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靠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C.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实现的 D.会增大社会总资本E.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 32、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是为了( )A. 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C. 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D.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E. 给失业工人提供再就业的机会3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流动资本 C、固定资本 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34、产业资本正常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资本家有足够的预付资本 B、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时间上继起 C、不发生工人罢工和经济危机 D、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并存 E、与商业资本保持适当的比例 35、产业资本循环是( )。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C、购买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D、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E、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6、在资本家的制鞋厂中,皮革属于( )。 A、生产资本 B、商品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E、流动资本 37、加速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 )。 A、节约预付资本 B、延长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E、在一定时期内不增加预付资本量的条件下,增加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 38、在社会资本运行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三大交换关系是( )。 A、c 在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 B、(v+m) 在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 C、(v+m)与c 在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D、各地区之间的交换 E、(v+m)与c 在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39、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看,其构成包括( )。 A、不变资本的价值 B、可变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固定资本的价值 E、生活资料的价值40、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 )。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 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D、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E、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为一定的阶级服务4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E、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E、使用价值量成正比43、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其区别是( )。 A、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B、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价值规律所起的作用不同 E、流通的目的不同44、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 )。 A、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B、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C、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状况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的优劣45、利润率这个经济范畴反映了( )。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程度 E、资本的增殖率46、产业资本循环是( )。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C、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E、购买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习题训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 2A 3B 4C 5B 6D 7C 8D 9D 10A 11B 12B 13A 14D 15A 16C 17B 18C 19A 20A 21B 22A 23B 24C 25B 26A 27A 28C 29B 30C 31B 32D 33A 34B 35D 36C 37B 38A 39B 40D 41D 42D 43B 44B 45B 46A 47B 48D 49A 50、C 51、C 52、B 53、A 54、D 55、C 56D 57C 58B 59B 60B 61B 62A 63A 64C 65A 66B 67C 68D 69C 70A 71C 72D 73B 74D 75D 76B 77B二、多选题1BDE 2ACDE 3ABCE 4ACDE 5BCDE 6ABDE 7AB 8ABC 9AE 10ACDE 11ACDE 12ABE 13BC 14CD 15BDE 16ABCDE 17AC 18ACD 19ADE 20ABCE 21ABE 22ACD 23ABD 24BCDE 25DE 26BCDE 27CE 28ABC 29、ACE 30、ACDE 31、ADE 32、AC 33ADE 34BD 35ADE 36ACE 37ACDE 38ABC 39ABC 40、BDE 41、ACDE 42、BC 43、ABCE 44、ABCDE 45、CE 46、ACD 第二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16.借贷资本是一种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其特殊的运动形式是( ) A.GGWGG B.GWG C.WGW D.GG 17.股份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 ) A.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的私人资本 B.出现了资本民主化 C.拥有小额股票的工人成了企业的主人 D.生产资料公有制日益形成 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 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 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 1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2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 A.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 B.与计划机制彻底脱离 C.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相似 D.以国家宏观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2.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 ) A.农业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产业 B.农业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部分资金 C.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条件 D.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 23.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实现共同富裕 C.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D.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24.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就是要( ) A.优先考虑积累 B.优先考虑消费 C.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积累与消费都有所增长 D.可不必考虑积累与消费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的统一 2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量与( ) A.企业总产值的比率 B.企业产品总成本的比率 C.企业借入资金的比率 D.企业占用资金的比率 26.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 ) A.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B.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C.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D.统一定价仍将占有一定比重 2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 ) A.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B.由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C.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D.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28.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康采恩 C.混合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29.股票价格( ) A.股息的资本化 B.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C.按票面值可从企业利润分成的额度 D.股票本身是纸,没有价值,因而股票价格是一种虚拟资本价格 3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这表明了( ) 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靠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 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浮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个体经济,是因为( ) A.它是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B.它是解决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C.能繁荣市场 D.能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 E.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3.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有( )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媒介不同 D.流通的目的不同 E.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A.可实现社会公平 B.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C.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D.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E.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 5.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 A.保持高速度增长 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尽可能减少劳动耗费 E.产品应符合社会要求 6.二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B.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 D.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需要 E.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7.垄断高价与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垄断高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趋于一致 D.它不能完全脱离价值 E.垄断价格的出现是违反价值规律的 8.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 ) A.可变本量的大小 B.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C.不变资本的大小 D.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E.劳动生产率的大小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 ) A.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B.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结果 D.资本绝对过剩 E.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调整的 10.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有( ) A.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B.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C.保护我国出口产品信誉 D.是我们企业效益好坏的睛雨表 E.可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 4.(A)5.(C)6.(B) 7.(A)8.(D)9.(B) 10.(B)11.(C)12.(D) 13.(A)14.(B)15.(A) 16.(D)17.(A)18.(C) 19.(C)20.(A)21.(A) 22.(A)23.(D)24(C) 25.(D)26.(A)27.(C) 28.c29.a3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E)2.(B.C.D.E) 3.(1.C.D.E)4.(D.E) 5.(B.D.E) 6.(A.B.C.D.E) 7.(1.3.4)8.(1.2.4) 9.(1.2.3) 10.(1.2.3.5)资本主义部分第一篇(15章)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1)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2)另一方面,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