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4301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1. (3分) (2019济宁) 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外商投资法的具体内容由宪法规定A . B . C . D . 2. (3分) (2019东营模拟) 1月26日上午,东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东营会堂隆重开幕。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会议选举任命新任职人员,并举行了新任职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这说明( )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威A . B . C . D . 3. (3分) (2019镇江) 教育部强调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宪法规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青少年的宪法意识有待增强A . B . C . D . 4. (3分) (2019滨州模拟) 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开箱晒权”有利于( ) 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 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A . B . C . D . 5. (3分) (2019八下融安期中) 2019年1月15日,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柳州市市长吴炜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的( ) A . 权力机关B . 行政机关C . 审判机关D . 检察机关6. (3分) (2019九下潜江月考) 201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修宪,既按照严格程序,又反映人民意志。历史地看,每次修宪都必经三道程序,一个是党内程序,一个是人大程序,一道是人民参与程序。从修宪的程序看,这体现了( )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享有最高决定权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宪法的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 . B . C . D . 7. (3分) (2019八下鱼台月考)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之路,彰显人权理念。这表明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A . 尊重和保障人权B . 人民当家作主C .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 . 保证公民参与国家管理8. (3分) (2019九上港南期末) 2018年3月23日,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 ) A . 最高行政机关B . 最高权力机关C . 最高检察机关D . 最高监察机关9. (3分) (2019张家港模拟) 以下是初三某位同学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后的知识总结,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 人民检察院对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审判权B . 税务局多渠道宜传新个税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C .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D . 苏州监察委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察委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10. (3分) (2019咸宁)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主要体现为( )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中央对地方统一领导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A . B . C . D . 11. (3分) (2019八下景县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扰,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共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 A .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 . 公民享有的人权内容很广泛C . 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 . 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已经非常完善12. (3分) (2019八下枣庄期中) 某市进行旧城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胡某有一处私房也在拆迁范围内。但因未达成协议,胡某坚决不同意拆迁,他手持宪法说:“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拆迁人员说:“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如果该市拆迁条例确与宪法的有关条款发生冲突,则( ) A . 两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B . 应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C . 两者都要进行修改D . 应修改或废止该拆迁条例13. (3分) (2019九下禹州模拟)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多次提到精准扶贫,重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并警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强调“要经得住历史检验”。更重要的是坚定信心、落实责任,要有向人民“交账”、向历史“交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这表明( ) A .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价值B . 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进步最显著标志C . 精准扶贫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D . 消除贫困人口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4. (3分) (2019盐城)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一章中规定: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宪法已经成为生态保护的基本法律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A . B . C . D . 15. (3分) (2019青岛) 2009 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十年来,这项活动政民互动密切,关注市民需求,社会影响广泛。开展“三民”活动有利于( ) 公民对政府行使监督权保障公民的一切利益诉求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A . B . C . D . 二、 活动与探究(55分) (共5题;共54分)16. (12分) (2019八下潮南月考)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获得表决通过,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作为保障个人权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关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而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因此民法总则的表决通过对整个民法典的圆融通达至关重要,从此开启了中国的“民法典时代”。有人说:“民法总则才是我国的根本法。”请你对该观点加以评析。17. (12分)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l7日上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抚按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不仅是一个庄严的仪式,也是彰显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 (1) 为什么要彰显宪法的权威? (2) 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宪法的修订内容? (3)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公民应该怎么做? 18. (8分) (2019河东模拟) 2018年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新当选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19. (10分)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这一天,育民中学八年级学生分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1) 第一小组的学生来到当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正在举办“纪念国家宪法日”主题实践活动,全院160多名法警面向宪法庄严宣誓。探究一:为什么法院工作人员要面向宪法庄严宣誓?(2) 第二小组的学生分头采访了街头的普法宣传志愿者、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探究二:结合以上案例,谈谈怎样监督权力行使?(3) 第三小组的学生来到当地某高中,观看高中学生手捧宪法在成人仪式上宣誓。探究三:手捧宪法,心有宪法。请以“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写出你的内心感言。20.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材料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此,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17年将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1) 材料一中的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它们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有何积极意义? (2) 材料二中的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3) 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活动与探究(55分) (共5题;共54分)16-1、17-1、17-2、17-3、18-1、19-1、19-2、19-3、20-1、20-2、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