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2901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 “洪荒女孩”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死灰复燃 , 再夺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B .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C . 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实在可惜。D .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 . 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C . 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D . 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3. (2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4. (12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东皋薄暮望,_。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左牵黄,右擎苍,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_,_。(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座“夕佳楼”,在晴好的傍晚,登楼远眺,西山、落日、飞鸟尽收眼底,令人心醉神迷。倘若你见到此情景,会想到哪句古诗?“_,_。”“诗圣”杜甫心系民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安居梦”:“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0分)5. (10分)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小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2)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3)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 , _;母爱是_ , _。(4)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 , _;母爱是_ , _。6. (20分)综合性学习。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参观时说所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热烈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2)【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图 , 谜底 ;图 , 谜底 。(3)【活动三】精品店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划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而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棉的,但是后进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涛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4)【活动四】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一条建议,你会怎么说呢?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节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利立浦特、不来夫斯库属于格列佛所游历的四国中的哪一国?他们多年的战争源于什么矛盾冲突?从选段来看,利立浦特的君王是怎样的人?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 (4分)阅读下词,回答问题。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 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相同。B . 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落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C . 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忍受的别绪离愁。D .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B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C . “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地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D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E . “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9. (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本文作者是清朝_派古文家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极天云一线异色.(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大风皆云满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B . 文中“若摴蒱”、“若偻”以小喻大,突出了泰山的雄伟。C . 作者“回视日观以西峰”的视角是由近向远的平视。D . 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 (15分)阅读赵畅的读书如“熬粥”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课文段介绍了读书应遵循的法则,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运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11. (17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你在伞里吗白丽娜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2)“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 (3)第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4)读了这篇选文后,谈一谈你的感受?(不少于60字)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乡间的田埂,静美的书屋,交错的棋盘,黑白的琴键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4-1、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0分)5-1、5-2、5-3、5-4、6-1、6-2、6-3、6-4、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9-1、9-2、9-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1、10-2、10-3、11-1、11-2、11-3、11-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