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895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2 . 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一百多封,这些书信凸显了傅雷严厉、尽责又不乏爱心的父亲形象。B傅雷在家书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表现出了他对儿子艺术道路上成长的关注,也体现出他个人在艺术方面的极高造诣。C“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些话是傅雷写于儿子消沉苦闷之时,他劝慰儿子以赤子心来理性面对挫折,泰然处之。D傅雷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在家书中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如何孩子为人处世,如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如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等。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刚搬到这个小区,交往面有限,很多邻居还不认识。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霎时渐渐受到全世界关注。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夕日欲颓(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晓雾将歇(_)水中藻(_)、荇(_)交横(_)三、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晒”在古代也流行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当下人的生活状态,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现代人喜欢“晒”,其实,古人也有各种“晒”。“晒”有多种含义,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即“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古人晒得最多的是书。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晒书晒物。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谁能说在晒的过程中没有借此炫耀呢?到了唐代,晒书风俗更盛。朝廷干脆把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规定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文人晒书,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藏书,温故知新,更多的是让书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古书记载的古人晒裘、晒衣,取的也是“晒”的本义。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韦氏月录曰:“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革裘即皮衣,这不是平民百姓都能晒的,当然是那些豪门贵族的专属。晋书阮咸传记载着一件事:一年七夕,阮氏家族的富豪们都拿出华贵衣服来晒,顿时满庭院流光溢彩、炫目无比。见此情景,清贫的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篙挑起一件粗布短裤,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咸的举动颇有点像今天有些人以“炫穷”来对抗“炫富”。汉武帝时,建章宫内太液池旁有专门的晒衣阁,每年七夕的时候,常见宫女在那里晒衣服。唐朝的皇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宋蔡确在失调名七夕中云:“骊山宫中看乞巧,太液池边收曝衣。”可见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老儿都热衷于此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的“晒”的含义也逐渐演变,由原含义延伸,泛指将自己的罕有物或特殊技能等展现给别人的行为,与人分享,任人评说。古人自然不能利用手机玩“晒”,但也是“晒”之有道。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用诗文来“晒”。现代人喜欢“晒”美食,其实古代人早就有这个爱好了。唐代诗圣杜甫一次在吃了美味的鲂鱼后,晒出了观打鱼歌:“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宋代苏轼更是一个吃货,有一次吃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后,即兴题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晒,老妇人的环饼香飘万里,大赚了一把。汉书曾记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晒工资,只有可怜的“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钱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铢钱。这些就是东方朔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所有薪水。不过,比起东方朔来,“晒”工资最大的玩家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一生辗转多地,转任多职。这位可爱的白乐天不管到了哪里,都没忘晒一晒自己的工资单。白居易早年做户曹这类小官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到了35岁,官至县尉,他写下了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可见,那时他的工资有了明显的提高。37岁时,他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于是他写下:“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50岁时,白居易官至杭州刺史,此时他的工资已很高,生活也很安逸,他不禁感慨,“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54岁,白居易转任苏州刺史,他在题新馆中又写道:“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时,工资更是达到顶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工资高,还清闲,惹得后世的苏东坡也艳羡不已,“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在临死前,白居易还念念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古人中高人比比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居然也可以晒自己的朋友圈,而且晒得还很不一般。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传世名作陋室铭,短短81个字,却是言简义丰。他不但晒自己的房子如何超凡脱俗,还晒出了自己的朋友圈,结交的高雅朋友,更晒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调。可以说,刘禹锡的陋室铭晒得很高明。5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也有借此炫耀之意。B文人晒书,既可以梳理藏书,温故知新,又可以让书接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C古人不能利用手机玩“晒”,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诗文来“晒”。D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晒出了自己的房子、朋友圈和自己的生活情调。6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晒”的行为。B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晒”字的发展演变这一逻辑顺序来说明古人各种形式的“晒”。C第段中“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一句中的“最初”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选文第两段主要使用了作比较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的说明了古人常用诗文来“晒”工资的行为。7 . 请根据选文有关“晒”的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生活实际,探究哪些“晒”有意义,哪些“晒”无意义,请各举一例并说明理由。(链接材料)“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江南童谣路明囡囡不肯午睡。外婆一边给囡囡打扇子,一边轻声唱: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花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囡囡动了一下。外婆看看她,又唱:猫咪猫咪,明朝初二。买条鳑鲏,挂在床里。鳑鲏跳一跳,猫咪笑一笑。囡囡问,猫咪为什么要笑一笑?外婆说,猫咪看到鳑鲏鱼,知道自己有吃的了,自然要笑。外婆拍拍囡囡的屁股说,快睡觉。我要听扇子歌。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睡着了。外婆养蚕,囡囡帮忙喂桑叶。囡囡早上醒来时,外婆已经采完桑叶回家了。桑叶只能在早晨或黄昏时采,白天叶子晒干了,蚕宝宝吃不得。蚕宝宝吃饱了就睡觉,头眠,二眠,三眠,每睡完一觉就胖一圈。三眠之后就是老蚕。老蚕肥嘟嘟的,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像下雨一样。外婆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添桑叶,清蚕沙。快到端午了,老蚕身体变得透明。外婆说,囡囡你看,蚕宝宝肚子鼓鼓的,都是要吐的丝。卖茧子那天,外婆和舅舅天不亮就起床。舅舅摇着小船,去镇上的茧站。中午,外婆回来了,笑眯眯的。囡囡扑过去,在外婆的布口袋里乱掏,掏出一盒彩色蜡笔,一个好看的本子,还有一件花衣裳。梅雨天到了,外婆在灶前烧饭,柴火带着潮气,烟囱口冒不出青烟,只是白茫茫一片。囡囡在门里望着廊下的泥地,水花溅起,远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幽绿。仿佛连日子都变慢了。外婆病倒了。外婆摸着囡囡的头说,外婆死了,囡囡就看不到外婆了。囡囡睁大眼睛,什么是死呀?外婆笑了,人死了,就像蚕宝宝吐完了丝,躲在茧子里面咬啊咬,等把茧咬开了口,蚕宝宝就飞走了。人也会飞走的。外婆不要飞走。乖囡,外婆会在天上看着囡囡。囡囡每天早上跑去拉拉外婆的手,问,外婆外婆,你死了没有呀?外婆摇摇头,还没有呢。外婆满脸的褶子堆出一个笑脸:外婆舍不得囡囡呀。外婆一天天瘦下去。到后来,外婆说不出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囡囡。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人,有人一进门就放声大哭。囡囡想找外婆,怎么都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这时,囡囡被一双手抱了起来,回头一看,妈妈满脸的泪水。囡囡,妈妈没有妈妈了。外婆被埋在村后的桑树林里。囡囡每天早上醒来,自己穿好衣服,梳好辫子,噔噔噔跑到桑树林,看外婆有没有飞走。囡囡绕着坟转了两圈,地上没有洞。外婆还在,囡囡放心了。囡囡天天来。外婆,你怎么还没有飞走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囡囡的眼泪掉了下来。妈妈要带囡囡去镇上。囡囡跑去桑树林,外婆,我要走啦,这下你可以放心地飞啦。囡囡跪在外婆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你在天上能看见囡囡吗?囡囡戴两个蝴蝶结。囡囡在家里睡午觉。她朝右侧卧,右手轻拍着自己的左胁,唱道: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谁要来借扇,请问主人公;扇子扇凉风,打马过桥东,要问我是谁,扇子老公公囡囡唱不下去了。外婆说,一共有十二把扇子,可惜每次唱到第三把扇子的时候,囡囡就睡着了。外婆你看见了吗?囡囡很乖囡囡好好睡觉囡囡好想你。囡囡有了新发现:原来侧卧的时候,左眼流出的泪,会流到右眼里的。(摘自2016年9月25日文汇报,有删改)8 .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_外婆辛苦养蚕,卖了蚕茧也不忘为囡囡买礼物_外婆去世,囡囡思念外婆。9 . 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10 . 赏析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11 . 结合情节,简要分析文中外婆的形象。12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江南童谣”为题?四、句子默写13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李煜相见欢)(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口口口口口口口,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我们经常引用论语中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来欢迎远方的朋友。(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木兰诗)(5)默写杜牧的赤壁。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4 . 诗中“_”?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15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六、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 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节选自朱子家训 (注释) 庭除:庭,厅堂;除,台阶。未雨而绸缪(chu m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 屋舍门窗,比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留连:接连不断。瓦缶:瓦制的器具。 珍馐:珍奇精美的食品。16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当思来处不易(_) 勿谋良田(_)17 . 翻译下面的句子。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18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句,作者告诫家人要做到哪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 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19 . 解释下列加点词。(1)退居金陵(2)惭俯而去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1 . 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有一客(徐怒)问公曰:“亦知书否?”22 . 这篇文章讽刺了_这一类人。七、作文23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课外阅读1、2、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