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437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近现代革命领袖考点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克伦威尔1主要功绩(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4)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5)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2历史评价(1)历史功绩: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了革命成果。早期的革命活动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历史局限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思考1为什么说1640年新议会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试 答提示:因为1640年新议会召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草了大抗议书,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所以新议会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二)美国国父华盛顿1主要功绩(1)领导独立战争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自己出钱组织军队参加反英斗争;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被推选为弗吉尼亚代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初率领大陆军围攻波士顿,首战告捷;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标志着北美战场战争结束。(2)主持制宪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被推选为会议主席,主持制定并通过联邦宪法,以取代邦联条例,确立了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以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代替松散联盟,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2首任总统3.评价(1)具有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2)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3)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思考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试 答提示: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共和原则。(三)一代雄狮拿破仑1崭露头角:1793年收复土伦,1795年平息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2称霸欧洲(1)17961805年,多次击败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政权。(3)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几乎占领和控制除英国、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1810年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3改造法国(1)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措施政治上: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上: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这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法律上:编纂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宗教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3)作用:为法国资产阶级赢得稳定、发展和荣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是拿破仑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4帝国覆亡(1)原因:颁布“大陆封锁令”;远征俄国;莱比锡战役失败;西欧各国人民反抗。(2)表现: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1815年,“百日”政权结束。5评价(1)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2)他编纂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他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洪流,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4)局限:君主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趋势。过度迷信武力,发动侵略战争。奴役欧洲人民,激起全欧洲人民反对。思考3拿破仑崛起的原因有哪些?试 答提示:(1)时势: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2)国外:英国及欧洲大陆封建王朝联合干涉法国革命。(3)国内:督政府软弱无能,无力维护革命成果。大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4)主观:拿破仑的军事才能。考点2“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早年生活: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遭到拒绝,思想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2创立政党(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3)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3建立共和国(1)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4捍卫共和: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政体。5促成国共合作(1)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国共合作: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大革命兴起。思考4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多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试 答提示:(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2)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3)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二)圣雄甘地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1)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2)从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中吸取了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3)在南非创建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以非暴力的方式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2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1914年,甘地成为印度国大党领袖。1915年甘地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2)1919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后,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此而起。(3)1929年,甘地受权再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于1930年亲自参加“食盐进军”运动。(4)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3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甘地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为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做了大量工作。他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在二战后获得独立奠定了基础。(3)同时,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思考5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原因有哪些?试 答提示:(1)甘地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2)当时的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3)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的特点。(三)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1独立之路土耳其民族革命(1)政治上: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当选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2)军事上:1922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入侵,在军事上粉碎了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侵略瓜分。(3)外交上: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签订洛桑和约,土耳其的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2现代化之路凯末尔改革(1)内容(2)评价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露出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3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1)一战后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2)在政治、经济、文教、法律等方面推行改革,促进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道路,使土耳其发展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思考6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试 答提示:(1)国家的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2)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西方国家的经验借鉴。(3)凯末尔主义对指导改革起关键作用。(4)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态度。(5)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考点3无产阶级革命家(一) 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考7列宁如何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试 答提示:(1)创立了“列宁主义”。(2)提出了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3)国家与革命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4)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历史新纪元。(5)运用市场经济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失败;十月革命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主要经历(1)投身中国革命(19131921年)长沙求学,初步接触社会。确立理想:救国救民、改造中国。思想变化:从信仰改良主义向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投身革命:1920年夏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从此走上革命道路。(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11928年)领导工农运动(19211927年)a一大后回到湖南从事建党工作和开展工人运动。b参加了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c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革命实践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b1927年秋领导秋收起义。c19271928年,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新路。d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与新道路适应的战略战术。理论实践: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受王明“左”倾错误的打击,被排挤出中共领导队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重新加入中共领导队伍,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4)建立新中国(19371949年)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革命胜利的思想基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a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b进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c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491976年)领导人民巩固政权并恢复国民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三大改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开展一五计划进行经济建设(19531957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探索:经济上:1956年春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政治上: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探索失误:经济上: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上:发动“文革”,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3主要贡献(1)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的缔造者。(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4毛泽东思想的意义:毛泽东思想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考8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 答提示:(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策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关于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时代背景: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2主要贡献(1)革命生涯20世纪初,在法国参加革命,五四运动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民主革命时期:创建左右江根据地,领导百色起义,任129师政委,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指挥了淮海战役等,战功卓著。(2)“文革”中进行全面整顿,努力纠正“左”倾错误。(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制度。(4)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下,中国强盛起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5)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在此构想指导下,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6)南方谈话,影响深远: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3邓小平理论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考9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历史作用有哪些?试 答提示:(1)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2)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1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性质和影响3.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及闪光精神(1)贡献: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顺应了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实现了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2)精神:公而忘私的革命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的民主革命精神。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1)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对农民问题的研究,结合农民运动的实际,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2)1927年,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国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分析,决定向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巩固根据地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崭新革命道路。(3)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运用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挽救了红军和革命。(4)抗日战争爆发后,结合中日力量对比,从民族利益出发,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在这期间结合中国社会的性质及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5)新中国成立后,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解析第(1)问,从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力量等方面概括背景。第(2)问,据材料中的“通过了非常法”“对进行严厉镇压”“提供医疗保障”等信息,从镇压工人运动和建立社会保障两方面回答采取的政策;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阻碍工人运动发展和缓和社会矛盾等角度进行评析。2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19781992年中国经济开放度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材料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邓小平。材料一反映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19781992年中国的经济开放度日益提升;材料三反映了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第(1)问,从材料中“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可以结合1978年到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进行解答,第二小问可以从邓小平的贡献方面进行作答。考向分析近五年高考对“近现代革命领袖”这一讲五年八考,属于高频考点,在2017年高考中本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能出现,复习备考时,对选修教材及必修教材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活动及评价均要高度重视,尤其要培养解读材料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仿真练习1.2015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管经济工作的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周密策划,统一部署,调运和集中全国范围内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于1949年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集中抛售。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降30%到40%,各地市场趋向稳定。五十年国事纪要材料二1956年,在中共八大发言中,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总体构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陈云把这种构想称之为“大计划小自由”。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及陈云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云所提构想的价值,并分析该构想未能推行的原因。答案(1)形势:百废待兴;市场混乱(投机倒把,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贡献: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安定民心;巩固政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价值: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出现“左”倾错误。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米棉之战”。联系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投机倒把严重、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等知识回答“形势”。“米棉之战”打击了投机倒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推动了经济复苏,据此回答“贡献”。第(2)问,“大计划小自由”思想体现了对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据此回答“价值”。联系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原因”。22016哈尔滨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1)材料一、二、三是如何评价克伦威尔的?(2)利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评价克伦威尔的共同点?(3)上述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说明了什么?答案(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2)解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成为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3)问题: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说明: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2015石家庄一模材料一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目标是让人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成为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教限于让人成为一个好公民像孝子和好公民那样生活。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是他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并使得这个观念成了一个宗教。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是对道德功能的重视、以善为本的人性论、以道德为基础的文明观、忠君尊王的孝史论、三从四德的女性伦理。摘编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1915年)材料二在个人生活方面,西方人为运动而生活,东方人则为生活而运动;西方人为赚钱而活着,东方人则为人生创造财富。在社会问题上,东方的社会,立足于道德基础之上,西方的社会建筑在金钱之上。在政治问题上,欧洲早期是通过基督教来统治人民的,文艺复兴之后所行的是强权政治,到现代就变成了混乱加上警察的社会;东方人是靠良心、廉耻和道德观念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东西方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我相信东西方的差异必将会消失并走向融合。摘编自辜鸿铭讲国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辜鸿铭关于东西方文明的观点。(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辜鸿铭的思想。(11分)答案(1)观点:西方文明强调个人,提倡个人主义;东方文明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人,提倡集体主义。西方文明重利轻义,东方文明重义轻利。西方文明靠国家机器维护统治,东方文明靠道德维护统治。东西方文明有区别,但是可以融合。(2)积极影响:他将中国人的精神核心定位于道德,对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积极影响;不盲目排斥西方文明。局限性:思想中有保守主义的成分;反对新文化运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辜鸿铭认为,东西方文明对个人的要求不同,对利的认识不同,维护东西方文明的手段不同,但东西方文明可以融合,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22015湖南衡阳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材料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并说明之。(13分)(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12分)答案(1)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为印度民族力量强大。原因:印度国力衰弱,表现在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屡遭失败。(2)观点:不同意。理由:非暴力抵抗方式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国力决定的;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是一种特殊的且较好的斗争形式,而不是逃避斗争;在效果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观点:同意。理由:非暴力抵抗运动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和方式;暴露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客观上有利于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对甘地历史活动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是认为非暴力比暴力更高明,而不是懦弱,理由是认识到印度人民力量的强大。而实际上是由印度本身的状况决定的。“原因”可以从印度的“经济状况”“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历次反抗失败”等角度分析。第(2)问为开放型问题。首先要进行判断,如果不同意,就要从印度落后的现状和非暴力抵抗运动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出发阐述;如果同意,就要结合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局限以及最终的结果来分析。32015洛阳模拟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1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10分)答案(1)主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考试、监察(纠察)二权。三权分立原则。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2)原因: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1)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词:因袭即继承,规抚即吸收,创获即创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既有中国传统的思想内容,也有西方先进思想,还有其个人的创新,这与他个人接受传统教育和游学欧美的经历有关。42016湖南十三校二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件事(指苏联解体)与其说取决于各个共和国本身,还不如说是由这些共和国的政治精英们、领导人决定的。俄罗斯领导瓦解苏联的路线,曾与苏共内部顽固的特权势力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这两个阵营尽管看来好像思想立场对立,(实际上)都串通一起来打倒戈尔巴乔夫。那些在八月份似乎是为了保留联盟而支持叛乱分子的党内权贵们,这一次却也投了搞垮联盟的赞成票!”材料二被西方称为“俄罗斯民主之父”的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被绝大部分俄民众视为导致苏联垮台的“罪魁祸首”。在1996年总统大选上,戈尔巴乔夫仅获得0.51%的选票,但到2011年全俄舆论中心的民调显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其起了主要作用。以平和态度对待戈尔巴乔夫的民众的比例由此前的25%上升到了47%。有人说,从个人的历史角色来看,在苏联解体这件事上,叶利钦应该比戈尔巴乔夫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保住联盟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如果不是俄罗斯先独立,苏联是不会解体的。”摘编自戈尔巴乔夫反思改革的三大失误(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苏联解体这件事上应负的责任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苏联的解体?(1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西方和俄罗斯国内民众对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应负责任的不同评价?(12分)答案(1)责任:戈尔巴乔夫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叶利钦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推手。看待: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长期推行斯大林模式,忽视民生改善;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思想混乱,苏共失去执政地位;苏联解体是苏联国内民族分离主义影响以及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2)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定程度迎合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改革带来苏联解体的结局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故西方对其评价较高。苏联解体后初期俄罗斯的社会动荡与生活水平的持续下降,导致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普遍倾向负面;后随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及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逐步趋于理性和客观。解析第(1)问,从材料二中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认识入手,联系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一小问。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信息看,西方对戈尔巴乔夫评价较高,而俄罗斯国内民众对戈尔巴乔夫评价较低,联系苏联解体对西方和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之后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等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