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255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年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A.农业发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答案】B2.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重树儒学地位 B.抑制商业发展C.缓和社会矛盾 D.保护宗族制度【答案】D【解析】只是在宋代出现理学,重树儒学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业,故B项错误;允许买卖土地,可能造成土地兼并,并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说明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血缘亲属为优先考虑,宗族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D项正确。3.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答案】C【解析】材料“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4.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秦灭六国疆域辽阔,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秦代的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观念逐渐消亡,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5.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答案】D6.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答案】B【解析】中央集权是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而材料中“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表明是中央政府内部,概念混淆,故A项错误;材料中“掌权的宦官”本质上是代表皇权,“削夺宰相的职权”,故B项正确;宰相成为宦官附庸,与材料中“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不符,故C项错误;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与材料中“唐朝时,掌权的宦官”不符,故D项错误。7.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答案】A8.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答案】A【解析】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对边地的经济开发,故A项正确;B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开发作用,故B项错误;卫所屯田只是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故C项错误;D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军事单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D项错误。9.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 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答案】D【解析】材料是关于“巡按”,而没有涉及内阁,故A项错误;明朝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割据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不符,故B项错误;虽然“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但不一定能保证地方吏治廉洁,故C项错误;明代中央政府设有监察机关,巡按御史奉命巡按地方,在维护中央集权、监察整饬吏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相符,故D项正确。10.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答案】A11.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A.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B.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C.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答案】A【解析】材料“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反映臣下冒死劝谏皇帝、多样的劝谏方式,实质体现君主无上权威,故A项正确;封建士大夫劝谏为封建统治服务,而非有民主思想,B项错误;臣下劝谏皇帝一定程度影响皇帝权威,与纲常不符,故C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士人协助皇帝治理天下,故D项错误。12.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说明军机处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与材料中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答案】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经济上,10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代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社会生活方面,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既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王侯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豪华奢靡。【解析】首先表明观点,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出土文物入手”对“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逐一分析。如:根据材料,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这表明,虽然汉武帝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但王侯仍保留了其尊贵等级地位并享有诸多特权。易错起源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例1(2016高考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变式探究】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答案】C【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名师点睛】1.分封制、宗法制对封建制度的影响(1)秦朝反思商周的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汉初反思秦朝不分子弟而孤立早亡的教训,部分恢复分封制,导致王国问题。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2)商周的宗法制在封建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皇位世袭制。2.商周时期政治与经济、思想文化间的关联(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3.破解宗法制、分封制试题的思路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关键词“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祖宗”“家庭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家庭等级关系”“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相对独立性”实质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技巧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宗法制(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以王族为主。(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民。(4)作用: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5)瓦解: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易错起源2、强化君主专制的制度创新例2(2016高考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变式探究】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1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是突出特点。2体现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特色的中央机构沿革(1)秦三公九卿及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又便于皇帝专制集权。(2)汉汉武帝创立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唐实行三省六部及政事堂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既分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4)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5)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最高军事、最高监察机构。(6)明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权专制加强。(7)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从社会转型看周秦之际的政治文明变化(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2.“家国同构”的理解(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思想基础(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易错起源3、地方治理体制创新例3(2016高考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名师点睛】1史实(1)西周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2)秦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3)汉代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设立刺史、颁布“推恩令”,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4)宋代地方分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派转运使管理财政,解决了地方割据对中央的威胁。(5)元代行省制:元政府建立了地方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在西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6)明代废行省: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2认识(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分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中央集权”概念考点破解(1)中央管辖地方的分权特点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2)地方治理制度沿革特点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步加强。地方下级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2.关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四点思考(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国有制下,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的政治制度;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为维护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故要建立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人治大于法治:官僚的选拔任用体现了维护统治的目的,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农业为主的政治文明,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一些制度对世界的贡献巨大,如科举制。(4)“为政以德”“政在得民”:统治者重视“民”“德”的重要性,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汉、唐统治者践行。“德政”“得民”措施多样,或政治上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文化上的开明。3.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既是一种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国家制度,以国家将权力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3)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易错起源4、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例4(2016高考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变式探究】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上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名师点睛】1趋向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时期发展历程夏、商、西周开始:夏商时期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血缘出身(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战国、秦朝和汉初开始:战国发展:秦朝衰落:汉初军功爵制军功大小(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两汉开始:西汉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孝廉品行(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魏晋南北朝创始:曹魏发展:两晋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隋、唐、宋、明、清产生:隋确定:唐发展:北宋衰落:明清科举制考试才学(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1)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2)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4)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5)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历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2)突出两个特点人才择优原则。制度化、专业化原则。(3)体现三个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通史思维审视科举制的中外影响(1)对中国: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价值观上,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3.科举制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关联(1)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2)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1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列举了有关夏、商、周三代最高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一些关系,A、C两项与材料无关,可直接排除;夏、商、周三代时期主要的权利纽带是血缘,故D项表述不正确;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低,所以说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答案】B3商朝早期,“王位继承兄终弟及比较常见,例如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兄弟4人曾先后为王。小乙武丁继位后情况才有了较大的变化。此后,父死子继成为商王继统的常例”。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反映出()A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B王位世袭制的逐渐完备C王权的不断加强D商朝政治的日趋腐朽【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商代的王位继承发生了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成为常例的演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父死子继”说明商王对王权更加重视,商王对王权的控制力加强。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4汉景帝曾“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诸官。长丞皆损其员”。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A汉政府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B同姓诸侯国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支柱C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D平定王国叛乱创造了打击王国的契机【答案】D【解析】汉景帝时,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叛乱后,开始打击王国势力。题目材料中的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减少王国的官吏等措施就是在此基础上采取的。5魏晋时期,“取得高官要职,不再仅看做个人德才杰出和资历深、功劳大的结果,而首先是看做家族血统高贵,秉赋异常的外在表现”。上述制度的出现与发展()A标志着中央集权政治的完善B反映出选官制度的完备C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繁荣D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答案】C6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在提取材料信息:题目虽然考查科举制,但材料对比了察举与科举,关键信息在“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反映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即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吏来源、思想和文化素养信息,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消除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官制调整的作用。题干材料“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表明决策失误依然存在,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台谏官地位的上升,B项错误;“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台谏公言其失”表明宰相权力受到制约,巩固了皇权,C项正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相互牵制,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下降,D项错误。8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9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 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 D士庶之分严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家谱是士族证明其身份的证据,材料中出卖家谱的现象说明士族的身份已经不再受到珍惜,这与隋唐以来科举制在选官上打破士族的特殊地位有关,故C项正确;家谱不是一般的商品,与商品经济无关,故A项不正确;宗法制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的家谱只能是宗法观念的产物,故B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变卖家谱的原因,与士庶之别无关。10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答案】C11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B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D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专制皇权的加强。明代实行内阁制,阁臣拥有票拟的权力,但没有决策权,一切听命于皇帝。内阁阁臣势重或势轻取决于皇帝,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12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题目材料中的“廷寄”“交片”和地方督抚密折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共同点就是政事取决于皇帝,回避其他中央机构,减少干预环节,所以具有封闭性,C项为正确选项;军机处凌驾于其他中央机构之上,但并非中央官署,故A、D两项不正确;军机处的职能与地方的自治性和能动性无关,故排除B项。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察举孝廉,崇贤、举善、黜恶,教导人们向善。(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可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败坏社会风气。(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