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2173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白沙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 . 下列对杨志的“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B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C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D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白胜顿生疑心,唯恐刘唐酒中有蒙汗药。3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B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D从即日起,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4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广西云”的上线,将逐步解决广西媒体深度融洽发展中的难题,这真是骇人听闻的好消息。B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把剪刀剪出一方天地,花虫鸟兽皆栩栩如生。C学习如登山,贵在持之以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要想办法解决问题。D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天河基地”,凸显出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与日俱增的雄心壮志。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n xio(_), 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2)yn mi(_)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3)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 fn tin yng (_);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4)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kng ki y f(_)。三、现代文阅读枯萎的蒲公英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6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7 . 本文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他们的品质有怎样的共同点?请简要归纳。8 . 文章划线处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9 . 文章以“枯萎的蒲公英”的含义是什么?10 . 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怒从黄河来蒋建伟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选自2014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1 . 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方面的“怒”。12 . 阅读第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13 .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1)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14 . 第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15 . 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向匠人致敬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下了千万字的日记,其中气象方面的内容就占了较大的比例,无论到哪里,像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等,他都有记录。而正是凭了这样的“笨功夫”,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与计算机时代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竟是同一个方向。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为应对陈独秀“字则其俗在骨”的批评,他琢磨出了这样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如此,他苦练了两年才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稳准地运用悬腕。苦练了20年,沈尹默终成一代大家。从表面上看,无论是竺可桢还是沈尹默,确乎够“笨”够“拙”,他们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虽然,他们最后成功了,但是从投入产出的绩效比看,似乎太差劲了。如果他们能够走点捷径,再玩些诸如自我包装之类的花样,不也能够早早成名吗?何必如此折腾自己呢!殊不知,缺少了时间的积淀,缺少了艰辛的努力,谁能保证其气象研究和书法创作的质量?由此观之,所谓“笨人”,那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词而已。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就像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你会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原来“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能动的大智慧。是啊,“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动脑筋,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中提出来的,其理论核心为量的积累,可应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一万小时定律解释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否则,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那注定走投无路。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 做专注于事物本身,“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说到底,就是要做弘扬工匠精神的”匠人“。 其实,在各个领域,像这般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他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我们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要不得,以工匠精神支撑企业家精神,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无疑是与下“笨功夫”、具“匠心”格格不入的。我们要把做“笨人”、具“匠心”与“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联系起来。这不仅是李总理对中国青年寄予的厚望,也折射出甘做“笨人”、善具“匠心”的真谛。16 . 文章开头从竺可桢和沈尹默的事例写起,其作用是_。17 . 下面哪些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说说理由。 材料一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材料二川航机长刘传健在机舱玻璃突然暴碎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意志力,克服高空失压和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成动让飞机迫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级人员的生命,这一壮举被民航业界专家称为“奇迹”。 材料三当今娱乐圈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网红”,他们靠精心设计和包装,网络海量传播,一夜成名,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却又都销声匿迹了。18 . 下面各项与本文表达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填空。(1)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2)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3)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4)君子敬而无失,_,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第一二五)(5)予独爱莲之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6)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7)木兰诗中“_,_ ”两句诗,描写了木兰从军后战地寒冷艰苦的生活。(8)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豢而驯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人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皆佯惊称龙之神夜穿墙而逝寻而不得。左右走报:”龙神矣,今果穴壁而去!”商陵君悼惜不已,乃养蚁以伺,期龙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以为豢龙来也,持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注释)鲮鲤:即穿山甲,喜食蚁。抶(ch):鞭打2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遂从而神之乃养蚁以伺21 . 用“/”给文中三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皆佯惊称龙之神夜穿墙而逝寻不得2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2)乃养蚁以伺,期龙复来也。23 . 根据文章理解,下面句中加点字该如何解释?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遂从而神之。24 . 读了这个故事,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5 .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B“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言其声闻遐迩。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26 .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七、名著阅读27 .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让儿子做一个“ _、_的艺术家。”八、综合性学习28 .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两个句子。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九、作文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切忌笼统、空泛;语言要有感染力;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