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2158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碧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ABCD2 . 下图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3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历史事件是( )A突破四道封锁线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4 . 下列连环画中能够体现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是( )ABCD5 . 2016年1月16日上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5集大型纪录片长征故事启动仪式”在兰州市白云宾馆进行。下列关于长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成功的战略转移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胜利的标志是吴起镇会师D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6 . 近代历史上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都能反映当时时代的大致背景,歌曲中的歌词藏着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请结合所学正确排列以下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日本人)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族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十月十号义旗扬,革命军队起武昌,霹雳一声江汉平,汉口汉阳树汉旌。”“直插鄂豫皖,突破合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一道道的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ABCD7 .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的地点是A会宁B桑植C南昌D遵义8 .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北上抗日”的口号。这一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 )A黄海海战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C红军长征期间D重庆谈判期间9 .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10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军事上四渡赤水使红军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其意义是( )A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B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打乱国民党军队的追剿计划二、判断题11 . 指出下列史实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长征途中,红军灵活作战,在强渡大渡河后终于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3)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民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4)新文化运动是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民报。12 .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3 . 观察四幅以红军长征中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红军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3)图三反映的会议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5)上述图片涉及的地占领都见证了长征历程的艰辛,唤起我们对长征的回忆。14 .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军事上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5 .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终于到达延安,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错误_改正:_三、综合题16 . (诗歌承载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诗词歌曲往往是时代的反映,许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不仅记载了某一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旋律优美,打动人心。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四:“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民,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读材料一,从“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看出,红军远征带来哪些喜讯?(2)材料二这首悲壮的歌曲唱响了当时的什么主旋律?请你列举两名“牺牲到底不屈挠”的热血男儿。(3)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支什么军队?被誉为什么?(4)材料四中的地区已经以什么制度回到祖国怀抱?为什么?(5)我们可以从这些诗词歌曲中受到哪些精神熏陶?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二、判断题1、2、3、4、5、三、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