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2075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B对这种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会同情你的。C最近学生到校时间参差不齐,使得早读读书氛围不够浓厚。D面对未来,他踌躇满志,但他那见异思迁的本性必将使所有的梦想像幻影一样全部破灭。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梦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青少年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领。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D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的原因,是人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造成的。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敦煌搏弈笔杆子不可名状不能自已B辩论订正边角料百感交集不可思议C谛听悲伧辩证法渡过难关迟疑不决D蝉联诋毁白内瘴兢兢业业不容质疑4 . 下列加点词语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银杏大道展出了“文化衫设计大赛”入围作品,此个性化设计吸引了许多学生贮足观看,人群熙熙攘攘(rng),好不热闹。B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艺术家们为同学们演唱了经典曲目,余音绕粱,希望经典可以在莘莘(xn)学子心中,代代相传。C近期,华为事件沸沸扬扬。国人意识到,应该有更多的中国公司能够像海思一样,不是总想着走捷径、急于求成,而是沉得住气,踏踏实实把基础夯(hng) 实,这样中国的科技产业才会是另一番模样。D学校隆重举行“百年五四青春正好”纪念活动,湎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五四运动在代代中国青年心目中,就像是高亢(hng) 嘹亮的号角,永远激励着青年,为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二、现代文阅读有一张纸苏沧桑“你叫什么名字?”一个女人问。“泉林。”一张纸回答。这是2013年初夏的一个早晨,在一个巨大的造纸厂里,她用双手捧起一张米色的纸,在心里问它,如同问一个刚满周岁的婴孩。这是她见过的最奇特的纸。不是见惯的雪白,而是本色的。不是森林做的,而是废弃的麦秸做的。这张本色的纸,躺在她手上,素净,妥帖,安静,甚至,仿佛是幸福的。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的。一开始,当它还是一棵麦子的时候,它就在抗拒自己成为一张纸。因为,成为一张纸,会失去清白,失去作为一棵麦子的本分,更可怕的,是会制造污染,背上骂名。它生是麦子,死也是麦子,这才是好的归宿。在被运往造纸厂漫长的路途中,它凄凉地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一生。麦苗的青涩、单纯,犹如昨天。活着的每一秒,是为与阳光的相爱。然后,有一天,它的身心终于圆满,沉沉的麦穗、锋利的麦芒,都意味着它已成熟。它懂了,原来,它的长大与成熟,不仅仅是它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这片土地上无数生命的延续。于是,它坦然等待麦粒从身体抽离的刹那,一下子,它从麦子变成了麦秸,一下子空了,像一个空巢老人般,开始算计自己最后的岁月。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结局粉碎,焚烧,渥烂,总之,都是变成肥料,重新归于土地。如果真是这样,也挺好,它还是它自己。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但是,如果变成一张纸,那一定会在无法预知的辗转里,失掉什么。失掉什么呢?白纸,忘了远古时毛笔尖落在身体上的柔软力感。纸巾,忘了手帕,和手帕上皂角的香。缝纫机,忘了细腻的绣花针脚,那午后春光里兰花指撩起的一缕秀发。在麦秸成为白纸的过程里,必然也会忘记什么。不明就里的化学品、漂白粉,像一波一波文明的潮流,一漂过,便漂去了本色、传统,意犹未尽的种种情怀丧失殆尽。像一代一代人,离月球、太空越来越近,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而它,原本是金色的麦秸呀,它多么希望自己最后仍然是金色的,哪怕,是和草纸一样的颜色。所幸,它是泉林的麦秸,它没有想到自己在成为一张纸的过程中,走了与它的想象不一样的路。它被运往造纸厂,没有被渥烂,没有被漂白,没有流出黑液。草浆造纸污染这一历史性难题,已被这里的聪明人攻破。黑液转化成了养育花草果木的有机肥,棕色的污水经过净化,变成了可养鱼、灌溉的生态水,一群红鱼游在清澈见底的水里,如游在镜子里。就这样,一门齐鲁人以智慧独创的工序,让一棵麦秸幸福地走完了一生,又经凤凰涅槃,此刻,像一个重生的婴孩,躺在她的手上。(21)其实,出生的那一刻,它是自卑的。它不是雪白的,而是米黄色的。黑色的字落上去,字仿佛穿上了旧衣服,有点暗淡,不光鲜。字嫌弃它,嫁错了人一样委屈哭泣。22) 可是,更多的人看见它,会看到比“本色”两个字更宽广深远的意义,会由衷地心生欢喜。这一张与众不同的纸,多么珍贵。(23) 2013年初夏的一天,一个女人摩挲着它,欣喜地问:“你是纸吗?”(24) “是。”(25) “你叫什么名字?”(26) “泉林。”(27) “泉!林!真好!”她在心里说。(28) 她不知如何才能更亲近它,便在这张纸上写道:2013年6月15日,泉林,你好,我来了,我在。然后,她把一个女人画在纸上,就像,她把自己安躺在一张本色的纸上,如安躺在她走过的40多年的岁月里。那一刻,她与这张纸惺惺相惜多年来,她一直如同麦秸珍爱自己一样,珍爱属于她自己的“本色”。她为它骄傲,亦为自己。(29) 不管什么,最后总是要死的,活着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死去的过程,怎样的活法,就是怎样的死法。从麦秸到纸,有截然不同的过程,结果却大相径庭,大有讲究。(30) 2013年初夏的一阵清风吹过,一张纸轻轻飞起来,贴上了一个女人的脸,像一个知音的拥抱。 (选自2013年中国最美的散文)5 . 读托物言志的散文,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如本文的所托之物就是,作者借助于描写它的外形的特征来抒发感触。6 . “生命化”拟人是苏沧桑散文的一大特征。结合语境,赏析文中一组画横线句子,品味“生命化”拟人的妙处。7 . 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1)我们还“失掉什么”?请根据上文内容,在第段的空缺处,再补充一个例子。白纸,忘了远古时毛笔尖落在身体上的柔软力感。纸巾,忘了手帕,和手帕上皂角的香。缝纫机,忘了细腻的绣花针脚,那午后春光里兰花指撩起的一缕秀发。,忘了。(2)女人和纸是知音吗?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2013年初夏的一阵清风吹过,一张纸轻轻飞起来,贴上了一个女人的脸,像一个知音的拥抱。8 . 有人说,苏沧桑以一位女性作家的敏锐,闻到整个地球感伤的味道。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谦谦君子丁立梅春天真的来了,他却看不到这个春天了。医生曾说,他至多只能再活三个年头,他却硬撑了五个年头。精神气好的时候,他坐在阳台上,翻从前的学生录和毕业照,也翻一些学生的来信看,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教室里,一届一届的学生,哪些人坐哪个位置,他都记得。师母说:“他常念叨你,常指着报纸上你的文章跟我说,那个女孩好啊,吃得了苦,从乡下步行几十里路,到街上来上学。”“他把你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都给剪下来,收着了。你看,这里都是呢。”八十多岁的师母说到这儿,拉开床边五斗橱的一个抽屉,让我看。满满一抽屉,竟都是我文章的剪报。师母又拉开另外一些抽屉给我看,这个放着一届一届的学生录和毕业照,那个放着天南地北的学生写来的信。他呀,把这些看得像他的命根子。师母看着躺在床上的他,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望着病床上已陷入半昏迷的他,思绪回到了往日美好的时光。他教我们的时候,六十好几了。他见人一脸笑,没有老师的威严,一点儿也没有。没有一个学生怕他,当面背后都称他“老头子”。有时至多在老头子前面,加上他的姓,陈。“陈老头子”,我们这么叫。他也不恼,看见我们,依旧笑眯眯的,和蔼温润。他的毛笔字写得好。多年后,听人提起说,“那个陈老先生啊,毛笔字可是一绝,笔力深厚浑圆,一般的书法家远远不及”。他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会写古诗。我们也不觉得好。也是多年后,听人提起说,“那个陈老先生啊,写得一手好的格律诗,才华非凡”。他还唱得一口京剧,铿铿锵锵,中气十足。老头子人好,这是我们的共同评价。没有人怀疑这一点。他的善良和谦恭如美玉一般温润养人。他的那双眼睛特像星星,这比喻一点儿也不特别,但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他爱喝茶。办公桌上,一把紫砂壶里,终日泡着茶。他有滋有味地呷上一口,在我的作文后写评语:“只要持之以恒,他日必有辉煌。”他不知道,他随手写下的这句话,是闪着金光的。它照耀了我这么多年,在我想妥协的时候,在我想懈怠的时候。偶一次,我大起胆来,跑去他家问他借书。他笑眯眯迎我进去,满架的书,任我挑。等我抱着一怀抱的书,跟他告别,他竟送我出来,一直把我送到巷子口。他亦是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对我的影响多么大。乡下孩子,家境清寒,自卑是烙在骨头里的,我走路都是低着头的。他的尊重,让我有了做人的尊严华贵,我原来,也是可以昂着头走路的。我受过他的恩惠,一本新华字典。那时,我是买不起那样的“大部头”的。他送我一本,说是奖励我的作文写得好。我以为是真的,心安理得地收下,自个儿觉得挺自豪的。毕业多年后,当年的同学遇到,聊起他,我才知道,当年他的“奖励”,只是一个幌子。他通过这样的“幌子”,奖励过不少家境困难的孩子。有同学的学费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衣物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饭钱是他“奖励”的;有同学的文具用品是他“奖励”的。B11他送走过四五十届学生。到底有多少学生受过他的恩惠?怕是数也数不清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记着他的好,并尽量使自己变得美好起来。B12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生,正风尘仆仆地往他这边赶。师母红着眼睛说:“谢谢你们,没有把我家老头子忘记掉。”这句话,勾出我的泪。我俯身叫他,陈老师,陈老师。师母也帮着叫,老头子,老头子,你知道谁来看你了吗?是你一直念叨的那个女孩呀,是丁立梅呀。听到我的名字,他似乎有了反应,紧闭着的双眼,微微睁开一丝缝。B13那一眼的光照里,有星星闪烁。(有删改)9 . 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和陈老师相处过程中的哪几件往事?请简要概括。10 . 结合语境,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他随手写下的这句话,是闪着金光的。它照耀了我这么多年。_(2)我才知道,当年他的“奖励”,只是一个幌子。_11 . 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2 . 品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结尾的妙处。【2017届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香山野桃悄然开黄亚洲北京香山,今日风野。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13 . 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惊呆(_)(_)(_)14 .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5 . 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16 . “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三、语言表达17 . 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谅解是一种美德,冰雪谅解了春风,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明媚;_,_;_,_。18 . 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呢?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其一)和阅读过的名著,谈谈它们对你今后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80100字。)【链接材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学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雍也子曰:“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四、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五、综合性学习20 . 班级正在开展“聚焦民俗,继承传统”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观点论述)中国的年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节日,人们贴春联、放爆竹、祭祀祖先、吃团圆饭、走亲访友、磕头拜年,热闹非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乡村民俗,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民俗凝聚了亲情,促进了和谐;有人认为民俗陈旧落后,迷信愚昧,不利于社会进步。“如何看待乡村民俗”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中一首诗歌有关,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赞美了古老的乡土风俗。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上联:兴利除弊传承民俗文化下联:上联:贴春联放爆竹展民族风采下联:六、作文21 . 按要求作文。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3、三、语言表达1、2、四、名著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