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071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州中学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请把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70分)必考题1、 现代文阅读(9分)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什么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中国的雾霾已经到了谈霾色变、人人自危的程度。为什么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方面如此举步维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优秀思想资源,还是在我们面前发生的客观事实都清清楚楚地显现出,造成生态危机,带来严重雾霾的不是别的,正是资本逻辑。资本逻辑的无限展开使我们陷入如此的灾难之中。资本逻辑与生态的这种对立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自从它来到人间,特别是当它成为现代性的本质范畴,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以后,它对人类,对自然界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第一个属性就是效用原则,即把一切变成有用的东西。正是这一属性使自然界失去感性的光辉,变成仅仅是有用的某种体现者而已。自然界原有的神圣性、敬畏感在资本面前丧失殆尽。资本的第二个属性就是增殖原则。资本就如癌细胞,它自身就蕴含着源源不绝的增殖能力。正是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征服没有限度,只要资本逻辑还占有统治地位,它就必然要为着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生产,与此相应,也就要最大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这就是说,当遍布华北大地和整个中国的企业都是受资本逻辑所支配,都是在为交换价值而不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都是把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企业存在宗旨之时,那么,在华北大地和整个中国上空的雾霾是不会消除的,而且还会越演越烈。既然资本逻辑是造成生态危机、雾霾的主因,那么我们应当自然地得出结论:消除雾霾就应当在正确对待和利用资本上下功夫。但令人不解和痛惜的是,现在不断有人给中国消除雾霾开出的药方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化,即让一切资源、能源进入市场变成用来交易、挣钱的资本。与此相应,他们认为国有企业的垄断带来了雾霾,主张打破垄断,让中国涌现出无数个私人企业进行自由竞争,以此缓解甚至消除雾霾。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进一步强化雾霾的发动源。企业不管多少与大小,只要它们奉行资本逻辑,都会与生态相冲突。打破能源垄断,听起来激动人心,但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雾霾。可以说,国企更有可能在消除雾霾上有所作为,因为它们按其性质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它更有条件和责任跳出资本逻辑。国企现在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不等于它就没有这一先天优越性。当我们把生态危机、雾霾与资本逻辑联系在一起,一定会有人驳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资本逻辑,但它们的雾霾没有我们严重。需要指出,其一,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现状必须作出正确评估,它们在雾霾等方面可能没有我们严重,但它们同样面临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例如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其二,它们在治理雾霾等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但须知它们靠的是政府制订的一系列法令,而这些法令的推出显然是基于公民的共同利益,这不能用来证明是资本化的结果;其三,它们把许多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们提出通过正确对待和利用资本来消除雾霾,是不是就主张当今就完全废除资本逻辑?不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当今中国人民既有消除雾霾、保护生态环境的指向,同时又有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的目标。前者要求我们限制甚至消灭资本逻辑,而后者又迫使我们利用甚至发展资本逻辑。这就使我们陷于两难境地。如果一味地限制资本逻辑,我们就会回到老路上去,而倘若只是执着地利用资本逻辑,我们则会拐入邪路。既不回到老路,又不走邪路的中国道路,就是要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开辟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免受雾霾之苦,又能发展经济、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新路。这就是中国道路的艰难与可贵之处。这条新路,目前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的,但我们中国人民应当有信心把它开创出来。这将是对人类文明的莫大贡献。 (选自2015年3月3日环球时报,作者陈学明)1下列关于“资本逻辑”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资本逻辑与生态是对立的,特别是当它成为现代性的本质范畴,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以后,对人类、对自然界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资本逻辑在现实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所以人们必然为着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生产,与此相应,也就要最大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C资本逻辑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有效的管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显然是基于公民的共同利益的法令,在治理雾霾等方面确实卓有成效。D资本逻辑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在对它正确限制的利用中,开辟出既能消除雾霾、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物质财富的中国之路。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段提出“为什么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方面如此举步维艰”问题后,接着分析了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然后又指出资本逻辑与生态的对立源于资本的本性。B段逐层递进地分析了资本的“效用”和“增殖”属性,正是它们使自然界变成仅仅是有用的某种体现者,使企业是在为交换价值而不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C段承上文自然得出消除雾霾的结论,批驳了靠进一步推进资本化和打破垄断来缓解甚至消除雾霾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在消除雾霾上有所作为。D段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雾霾没有我们严重”的言论进行批驳,提出当今中国在对资本逻辑方面,需要避免“老路”和“邪路”,需要走出一条“新路”。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众所周知,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因此在当下的中国,既要保护生态,消除雾霾,又要发展经济,增加财富,要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将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莫大贡献。B目前,在华北大地乃至整个中国上空的雾霾是不会消除的,而且还会越演越烈,因为中国的企业都受资本逻辑所支配,都把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企业存在的宗旨。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同样面临日益加剧的诸如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但在雾霾方面可能没有我们严重,这得益于它们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的中国。D尽管资本逻辑的无限展开使我们陷入严重雾霾的灾难中,但是如果一味地限制甚至完全废除它,或者只是执着地利用它,都难以达到走出“新路”、消除雾霾的目的。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韐,建州崇安人。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密疏以闻,诏许之。夏使愆期不至,诸将言夏果诈,请会兵乘之。韐曰:“越境约会,容有他故。”会再请者至,韐戒曰:“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注】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韐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不为动,益厉战守备。寇至城下,击败之。 知荆南,河北盗起,复以守真定。首贼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敛,聚众剽夺,杀巡尉,统制官亦战死。韐单骑赴镇,遣招之,宏至服罪。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金人已谋南攻,朝廷方从之求云中地。韐谍得实,急以闻,且阴治城守以待变。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备,留兵其旁,长驱内向。及还,治梯冲设围,示欲攻击,韐发强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正曰:“国相知君,今用君矣。” 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 正曰:“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韐仰天大呼曰:“有是乎!”归书片纸曰:“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使亲信持归报诸子。即沐浴更衣,酌卮酒而缢。韐庄重宽厚,至临大事则毅然不可回夺。 (选自宋史卷446)【注】邻伍:邻居。蠲(jun):免除。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韐摄帅鄜延摄帅:代理帅职 B.故款附以图自安款附:诚恳依附C.夏使愆期不至愆期:延期 D.益厉战守备厉战:磨砺兵器备战5对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A 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B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C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D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韐遇事能揆情度理,理智分析。对西夏人纳贡请罪的请求,将士们认为敌人有诈,刘韐正确分析了对方的情况,对使者晓之以理,西夏人服从,西边得以安定。B刘韐关心人民疾苦,体恤民情。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C刘韐义勇兼具,守一方安宁。盗贼首领柴宏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横征暴敛,聚众抢掠,杀害官吏;刘韐对柴宏使用了怀柔政策,并降服贼众,使河北形势安定。D刘韐尽心国事,为国赴义。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刘韐率兵发强弩射杀他们;京城沦陷后,朝廷派他出使金营,在利诱面前,他宁死不从,最终自缢而死。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各5分,共10分)(1) 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2) 况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二)古诗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8.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5分)9.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1)庄子认为,大鹏鸟高飞九万里,要凭借“ ”,“野马”、“尘埃”浮在空中要凭借“ ”,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逍遥游”。(庄子逍遥游)(2)韩愈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 ”,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 ”。(韩愈师说)(3)诸葛亮上表请求率领三军,北定中原时说,自己要“ , ”,以此来复兴汉室江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尽忠当今后主。(诸葛亮出师表)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冬天里的秘密弗兰茨是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了亲人。他在医院住了两年多了,是洛里安大夫的病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冬天来临的时候,他已经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要靠人喂饭,洗脸。夜里他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医生把他安排在了顶楼的小房间里,房间的窗户朝着一条寂静的横街,这意味着,他开始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临。但是圣诞节到了,新年到了,死神却一直没到顶楼房间里来找他,洛里安大夫也不明白这老人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却还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凭大夫多年的经验,使弗兰茨活下来的不是药物,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相信,这老人的心中一定有个秘密。这天傍晚,洛里安大夫推开弗兰茨的门,却发现他正朝窗外张望。看到大夫进来,他立即把脑袋缩了回去。大夫说:“您应该静静地躺着休息,为什么总往窗外张望?”弗兰茨先生想了一会儿,对洛里安大夫说:“请您走到柜子后面去,不要露面,要不就不灵了。”于是大夫就走到柜子后面去。弗兰茨先生坐起来,关掉床头柜上的灯,这时小房间里一片昏暗。接着他又开了灯,又关掉,又开灯。突然,在他们对面横街的一间亮着灯的顶楼窗户里出现一个姑娘。这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大眼睛,黑头发,她笑着并朝这儿招手示意,弗兰茨先生也向她招手示意。小姑娘在对面鼓掌,然后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摆在窗台上,她自己站在窗台后面。窗台上摆的尽是玩具,有乔木,灌木,有一个教堂,还有许多洋娃娃,只要用手插进洋娃娃的衣服里面,它的形态就能不断变化,像活的一样。小姑娘在她的窗口表演了一场真正的木偶戏!表演完毕,小姑娘鞠了一个躬。弗兰茨先生笑了,这可是大夫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他笑,于是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两步。这时,在小姑娘半明半暗的房间里出现了一个妇人,当她意外地发现弗兰茨先生和医生时,她惊呆了,赶紧拉上窗帘,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对不起,是我妨碍了演出!”洛里安大夫沮丧地说。弗兰茨先生躺在床上喘了会儿气,终于开口了:“我认识这个小姑娘五个星期了,纯粹是偶然,一天,我想转身到另一侧,当我抬起头时,看到了她,她就把那些洋娃娃指给我看,并开始表演起来。为我表演!从那时开始,她每天给我表演节目,而且总是新的,感谢上帝,让我的眼睛还看得到东西。我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傍晚来临,这个时间我们用信号约好了,灯一闪,她的演出就开始。”接下来的整个冬天,洛里安大夫每天给弗兰茨先生检查身体,每天都关切地问同一个问题:“您一定又往窗外看了吧?”老人总是轻松地回答:“是的!”雪融化了,弗兰茨先生竟然已经能够坐在桌旁吃饭,能够自己洗澡了。3月份的时候,他可以自己走路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奇迹。4月初的一天,弗兰茨先生惊慌失措地对洛里安大夫说:“大夫先生,大夫先生,昨天小姑娘不见了!要是她出了什么事”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都不见小姑娘的踪影,可怜的弗兰茨先生完全失去了常态,他甚至有点旧病复发。但是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直到第八天,他对弗兰茨先生说:“请您穿好衣服,有人邀请我们。”“ 有人邀请?在什么地方?”“那个为你表演的小姑娘的父母亲邀请我们去吃午饭。您动作快一点,要不我们就迟到了。”弗兰茨先生穿衣服还从来没有那么快过!洛里安大夫想搀扶他过马路,但他走得比大夫还快,老人踉踉跄跄地径直上了对面那幢房子的顶层。大夫似乎熟悉这里的房门,他在一道门牌上写着“维德曼”的门上按了电铃。一位女士开了门,这位女士就是老人曾经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常常看到的那个,在她后面站着一位先生,当他们看到弗兰茨先生时,脸上马上泛起了笑容,一起说:“非常欢迎,亲爱的弗兰茨先生。”看到弗兰茨先生困惑不解的样子,小姑娘的父亲解释道:“不久前,洛里安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弗兰茨突然明白了大夫的良苦用心,他感激地看着洛里安大夫,急切地问小姑娘现在在哪里?小姑娘的父亲领着弗兰茨走过了客厅,在一道门前站住:“我的女儿玛利亚就在这里面,这门应该由您来推开。”弗兰茨双手颤抖着推开门,这是一间装饰得很漂亮的儿童房间,玛利亚,他的小朋友,大眼睛,黑头发,她正躺在靠窗的小床上,被子滑落下来,弗兰茨先生看到玛利亚的右腿从脚趾到膝盖绑着石膏绷带。“太好了,您终于来了!”玛利亚兴奋地喊道。维德曼太太说:“我的女儿6个月前患了严重的骨髓炎。她必须卧床,老是卧床。我们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物,但是毫无用处。我们非常担心玛利亚会终身残疾。可前段时间,玛利亚的病情突然好多了,起先我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每天为您演出上一周的检查出现了奇迹。检查表明现在她只有局部发炎,医生说很快就能康复了。”玛利亚向弗兰茨伸出一只手,他也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您和玛利亚有一个秘密,正是您和这个秘密使她得到了健康,我们将永远感谢您!”小姑娘的父亲嗓音沙哑地说。洛里安大夫意味深长地说:“不,有两个秘密:一个是你们之间的小秘密,还有一个是能够影响健康,能够驱赶孤单,能够创造奇迹的秘密。”(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品以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笔调讲述了一个通过爱来挽救生命的感人故事,令人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的生命力的赞颂。B作品从冬天写起,既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暗示小说结局的悲剧色彩;“雪融化了”不仅推进情节发展,也暗示弗兰茨的病情出现转机。C小说多处运用伏笔,如开灯关灯的约定;对小姑娘的消失,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等,这些伏笔和后文的照应浑然一体,结构严谨。D小说设置维德曼太太这个人物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由于她始终不明白事情的底细,所以她的出场就使故事发展有了悬念,情节一波三折。E小说叙事时表面上看似不符合生活逻辑,其实恰恰表现了生活的规律;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冲突极为剧烈。(2)作品中的小姑娘玛利亚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洛里安大夫说弗兰茨和玛利亚之间有两个秘密,这“两个秘密”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如果这篇小说的结局还有一种悲剧设计:当弗兰茨知道真相时,玛利亚已经离开了人世。你认为和本文相比,哪种设计更合理?请阐释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 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 “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相关链接】(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绞刑架!(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大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1)下列对材料有关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2)文章首段介绍梅小璈对父亲的回忆和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4)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五语言知识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生不能封侯的李广,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却是个完美的形象,他对待士卒解衣推食,同甘共苦,司马迁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B、近日搜房网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称经过随机调查发现在中国工薪阶层最难买房的十大城市中,深圳当仁不让排名第一,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C在这次校友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大家谈及点点滴滴的高中生活,历历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清晰如昨。D北京的三月,积雪刚刚消融,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可爱,甚嚣尘上的黄沙便铺天盖地而来,在空中弥漫,经久不散。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20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坍塌顶盖已成功破拆。C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杨立新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D.用现代DNA技术复活曾经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已经绝种的披毛犀牛对于科学家来说,并不像复活猛犸象那样,有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十月底了,_,_,_,_,_,_,好像背着火炉在走。 蜿蜒起伏的石阶宛如大海抛出的一条长长的浪花,在山中明亮地闪烁着 而石阶暴露在草木稀疏的向阳山坡上时 香港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能缓释行山时的疲劳遇到林木茂盛的地方,就有难得的阴凉脊背就有被灼伤的感觉A.B.C.D.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地震是人类遭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发性最强,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预测、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地震预报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 。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省政府,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国务院。如果把地震看成地球上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 ,既然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若干阶段,目前还不能从整体上预测、预报地震。因此,可以这样问答:人类何时能够预测、预报地震? 。17.阅读所给的语段内容,仿照横线前边的句子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5分)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 ,; , 。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都来了,哲学家却没有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的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他们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先种上庄稼。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1.D(A张冠李戴,根据文章第二段的内容,成为成为现代性的本质范畴,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的应该是资本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资本逻辑。B资本逻辑在现实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表述不当,另外,为着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生产、最大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的应是资本而非人类。C资本逻辑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有效的管控无中生有,文章第7段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资本逻辑)2.B(根据第3、4段内容,使自然界变成仅仅是有用的某种体现者的应该是效用属性,使企业是在为交换价值而不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的是增殖属性,选项中把两者混为一谈了)3.D.(A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莫大贡献应该是开辟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免受雾霾之苦,又能发展经济、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新路”,而不仅仅是走出两难境地。B变未然为已然,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来看,雾霾不会消失只是一个有条件的设想结果,而非既成事实。C,以偏概全,资本主义国家雾霾可能没有我们严重,一方面应该与政府的治理有关,另一方面与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关)4.D:厉战,激励作战5.C6.B.(“免除了这里的赋税”有误,是指免除了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规定)7.(1)刘韐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赏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路就平定了。(重点词:饮(动词的使动用法)、官(动词,封赏官职)、纵(放)、一路(河北路,路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2)何况君主忧劳则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以顺从为原则,是妇道人的思想,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重点词:正(原则、正确的道理等)、妾妇之道(判断句)、所以(表示原因)各1分,句意通顺1分)附参考译文:刘鞈是建州崇安人,王厚镇守熙州时,征召他为狄道令。西夏人攻打震武,刘韐到鄜延代理帅职,派出奇兵攻打他们,解除了围困。西夏人来传话,希望向宋朝纳贡谢罪,大家都认为这是诈术。刘韐说:发动战争多年,中原尚且不能支撑,何况是小国呢?他们虽然刚刚取胜,但他们的士兵也疲惫不堪,害怕我们再次进攻,所以诚心归附来谋求自我安定,这是实情。于是,暗中上奏章使朝廷知道此事,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西夏人的使者延期不到,诸位将领说西夏人果然有诈,请求会合兵力突袭他们。刘韐说:越过边境约定会面,应该容许有别的变故。恰逢第二次请求纳贡的使者到,刘韐警告说:朝廷正致力于讨伐西夏,我为你们请求,不要像从前那样为求取岁币,在战场上争斗,而招致我朝皇威大怒。西夏人听从了命令,西部边境从此就安定了。韐执掌越州时,鉴湖被百姓占用耕种,官府于是收敛租税,每年两万斛。政和年间,干涸的地方都开垦为田地,租税扩大到原来的六倍。租税太重但催讨严苛,百姓大多都逃离了。以前都是勒令邻居补偿,百姓把自己的困苦上报,刘韐请示后免除了这一规定。方腊攻陷衢州和婺州,越州非常震恐,官吏全都逃跑,有人准备了船只请求刘韐一块走。刘韐说:我是郡守,应当与城共存亡。不为之动心,更加激励作战全面防守。敌人到了城下,就击败了他们。执掌荆南时,河北盗贼兴起,又使其镇守真定。盗贼首领柴宏本是富人,不能忍受横征暴敛,聚集众人抢掠,杀巡尉,统制官也被杀死。刘韐一个人骑马前往镇守,派人招他来。柴宏到了就服罪。刘韐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赏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路就平定了。金人已经谋划向南进攻,朝廷正打算顺从他们求取云中土地的要求。刘韐刺探侦查得到实情,急忙禀告朝廷,并且暗中部署城池守卫来静待其变。这年冬天,金兵抵达城下,知道有防备,在他的旁边留下军队,然后驱兵向宋朝内部攻打。等到回来,修整云梯和冲车,设计围攻,显示要发起攻击,刘韐发射锐箭射杀他们,金人知道不能威胁他们,于是退兵。京城失守,才派他出使金营,金人命令仆射韩正把他安顿在僧舍。韩正说:国相了解您,现在想重用您。刘韐说:苟且偷生侍奉二主,死也不这样做。韩正说:军中商议立异姓为王,想让您担任正职代替我,且能够让家属随行,与其白白送死,不如到北方去求取富贵。刘韐仰天大呼道:有这事吗?写了一片纸送回,说:金人不认为我有罪,而认为我可以重用,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何况君主忧劳则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以顺从为原则,是妇道人的思想,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斟了一杯酒后自缢而死。刘韐举止庄重性情宽厚,到面对大事时却意志坚决不可改变。8.特点:雄伟壮观。作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出了浮桥的特点。作者以“怒涛”衬托其稳固,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5分)9.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很好。“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6分)【诗歌鉴赏】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壮瑰伟的风格。首联说客中多病,闻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是出游缘起。颔联写浮桥,表现其壮观,笔锋转为雄壮。颈联写至南台的所见所感。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中,催自两字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尾联转为豪逸。白发未除,但豪气在,显示乐观、豪迈的心境;接下一句,于榕树下醉吹横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10.(1)(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庶竭驽钝攘除奸凶11(1)(5分)选A3分,C2分,E1分。(B“暗示小说结局的悲剧色彩”错,D“始终不明白事情的底细”错,E“冲突极为剧烈”用语夸大)(2)(6分)可爱单纯:她“笑着朝我挥手示意”,热情地为弗兰茨表演木偶戏,表演完毕,还不忘鞠躬致谢。热情友善:对从不相识的甚至无法交往的孤苦老人,却用自己的表演为他送去温暖。乐观坚强:身染重病,却依然“笑”着,并顽强地战胜疾病。(每点2分,共6分)(3)(6分)寄寓作品主题:“能够影响健康,能够驱赶孤单,能够创造奇迹的秘密”即爱与信任。串联文章内容:全文围绕着玛利亚偷偷为弗兰茨表演,互相鼓励的秘密展开,“秘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者兴趣:文章围绕二人的秘密,层层设悬,推进情节发展,吸引读者。(每点2分,共6分)(4)(8分)悲剧式结尾更好。从小说内容上,以表演木偶戏的方法治愈双方疾病的设计是不合常理的;单纯善良乐观的玛利亚突然消失,整整一个星期不见踪影,除了悲剧结局没有其他的合理理由;悲剧式结尾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加强主题的感人力量。喜剧式结尾更好。有弗兰茨老人的关注与鼓舞,有父母和洛里安大夫的关心与照顾,玛利亚的康复是情理之中的;玛利亚单纯善良,表演时十分可爱天真,玛利亚康复更符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喜剧式结尾可以满足读者的美好期望,褒爱扬善的主题表达效果更为强烈。(观点2分,理由6分,共8分)12(1)答B给2分,答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2)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儿子的回忆,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6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3.A(A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B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脱。C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D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14.A(B中途易辙;C不合逻辑,“日前”是“以前”“几天前”的意思,不能与“正在”连用;D项有歧义,是“复活披毛犀牛”有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还是“复活猛犸象”有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并不明确。)15.B16.(6分)示例: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或者:地震预报的主体只能是权威的政府部门)那么地震就应该遵循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或者:而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是有规律的)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或者:应该是在将来的某一天,但现在还无法做到)(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17.(5分。写两句话,完美无瑕给满分)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选择小溪的清浅;(没有雄鹰的矫健,可以选择小鸟的无忧)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