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849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发动了一次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是(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2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3 . 在2014年8月初海峡两岸合办的“甲午风云宝岛悲歌”展览上,展出一幅手稿。它是1895年由三名台籍举人联合两名清朝官员上书给光绪皇帝,痛陈“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的呈文。他们上书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头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4 .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俄国美国英国法国ABCD5 .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运动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 . 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7 .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D光明前途良好开端8 .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檀香山B长沙C上海D东京9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河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0 . 某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条约,但却让中国丧失东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迫清政府签订此条约的国家是 A日木B英国C美国D俄国11 . 严复在原强中写道:“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最亲之藩属”指的是( )A日本B朝鲜C韩国D越南12 . 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界博览,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这里是指A武汉B南京C重庆D上海13 . 新文化运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C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14 .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 . 太平天国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颁布了(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天演论D警世钟16 . 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开学。后设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分设造船班、绘事院和艺圃;后学堂设驾驶专业和轮机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百日维新的推行C辛亥革命的爆发D科举制度的废除1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扩展经济势力的方式除商品输出外,还有( )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发行“良民证”ABCD18 . “二次革命”的主要讨伐对象是( )A孙中山B袁世凯C黄兴D宋教仁19 .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A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实现了民族独立20 .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在京师大学堂学习”赵六说:“我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这个反抗运动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70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摘编自华师大版八年级中国历史(1)1840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的70年中,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为抗御帝国主义,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探索?(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宣传该思想的阵地(杂志)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22 . 仔细观察地图,回答问题(1)从地图中的信息,判断这是哪次战争的形势图?点燃该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2)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写出ABCD五处通商口岸的名称。A:B:C:D:E: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在戊成变法之后,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百家讲坛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请回答:(1)材料中的“一部分人”指是哪一阶层和派别的人?其代表人物有哪些?(2)“他们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你知道表达“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政治要求的上书被称为什么吗?这个政治要求实现了吗?(3)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奥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请各举一例相关的报纸和学会,并说明这样形成了怎样的“气候和规模”?(4)在讲戊戌变法经过时,主讲人讲了这样几句:“守旧派力量大维新派都是文人,和军队没有任何联系,那么这个维新派靠谁呢?维新派所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光绪帝而光绪帝又没有实权。”以此可以判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恩耀同学在详细了解了戊戌变法后,提笔写了一篇论文,来论述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请你为他至少提供一个论据。2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因宪政失败,导致社会失序,道德沦胥,人皆以为忧。如何挽救,如何寻找国家社会的新的出路,议论分歧。有识者力排复古倒退的逆流,坚持变革、进步的立场,提倡面向世界,解放个人,并认识到从浅近的新文学入手,以达变革人们的思想,乃至变革社会的目的。耿云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新旧思想冲突之聚焦材料二从白话文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领域激发和影响沉睡的中国人,尤其是唤起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文化深处奠定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和提供智力来源。摘自徐平解放思想与文化深层意识的觉醒材料三新青年在除旧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布新,广纳各种新思潮,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村运动等纷纷被介绍进来。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整理自江巍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材料四 1920年1月29日,孙中山致海外同志的信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耿云志孙中山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浅近的新文学入手”的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识者”主张如何变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这次运动从哪个领域“激发和影响沉睡的中国人”?对当时的中国青年产生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青年“除旧”中的“旧”指什么?根据题323图,指出“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表现。(4)根据材料四,归纳孙中山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共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发展。(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