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800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演讲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演讲,必须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讲述道理,让听众一听就明白;还要力求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听众。B学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小说后,将范进与孔乙己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几缕“悲”。C诗歌有的人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D马说陋室铭桃花源记中的“说”“铭”“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重在说明,“铭”重在抒情,“记”重在记叙。2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实施以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的作用。B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蔬菜基地的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使广大菜农更加坚定了靠土地致富的信心。C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港珠澳大桥海底箱梁项目顺利推进。D今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围绕“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的主题,举办戏曲花车巡演、地方戏演出、园博厅精品展演等一系列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活动。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模拟/模具屏障/屏息凝神忍俊不禁/弱不禁风B谰语/斑斓契约/锲而不舍垂涎三尺/怪诞不经C骨碌/骨骼殷红/殷殷期待风餐露宿/显山露水D炽热/旗帜粗拙/茁壮成长叱咤风云/姹紫嫣红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古代经典和民族文化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个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要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学习古代经典的目的在于吧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为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流于形式的学习,不但无效,往往会适得其反。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4 . 请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5 . 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主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 . 请具体分析两段各从什么角度对中心观点进行阐述的。阅读做父亲一文,回答后面小题。(1)楼窗下的弄里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骨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看见一群孩子正向一个挑着一担“咿哟,咿哟”的人招呼,欢迎他走近来。元草立刻离开我,上前去加入团体,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4)孩子们见我出来,大家回转身来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的喊声由命令的语气变成了请愿的语气,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它们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绝对屏除外来的诱惑而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似也有些残忍。且让这个“咿哟咿哟”来打破门庭的岑寂,当做长闲的春昼的一种点缀吧。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一瞬间我的心也屏绝了思虑而没入在这些小动物的姿态的美中,体会了孩子们对于小鸡热爱的心情。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就变成了咫尺天涯。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否?”“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13)他说过便昂然地向前进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我原想为长闲的春昼找些点缀而走出门口来的,不料讨个没趣,扶了一个哭着的孩子而回进来。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就不肯让价了!”(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17)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有删改)7 . 根据语境揣摩孩子的心情,分别写出来。第(2)段: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第(8)段: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8 . 第(6)段,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何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9 . 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10 . 关于文中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你认为“我”该不该说下去?为什么?11 . 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12 . 概括情节。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早上: 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 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13 . 感知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孙老师和他的女人各是怎样的人呢?14 . 品析语言。(1)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从修辞的角度)(2)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从描写的角度)15 . 深入探究。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 _深层含义: _三、句子默写16 . 按课文内容填空。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非志无以成学。你看,那浅浅的天河,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思乡,是古诗词中永恒的主题。旅途中的王湾人在江南,却已神驰故里,用“_?_”给亲人捎去思念;李益则在受降城的笛声中“_,_”将一切崇高悲壮化作绵绵不绝的乡愁。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徵舒弑君,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徴舒而已。”已诛徴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徵舒为贼,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太子午,立之,是为成公。孔子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节选自史记陈杞世家)注:县陈:指将陈国作为楚国的一个郡县。鄙语:俗语。径人田:从别人田中走过以抄近路。利:贪图。17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才美不外见B王之蔽甚矣/隐天蔽日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以其境过清D令初下/初极狭18 .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9 . 语段(一)中“善”字反映了齐威王何种心理?20 . 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说说邹忌和申叔时劝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五、诗歌鉴赏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1 . 诗歌在描绘春天钱塘湖美景时,写出了春天里洋溢的活力与生机。请结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联试作简要分析。22 . 下面一首诗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试比较分析两首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的不同之处,并说说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春 寒(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六、名著阅读23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俗话说,猫有九条命。文学作品也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吧。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亚,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以上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的评价,这部书作者是谁?请选择上面文段中所说的一种“魂魄”,结合原著中的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24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两个小题。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A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1)这段文字节选自苏联作家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人物A的名字是。(2)选段中说“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他历经磨难,反而更加勇敢坚强。小说中保尔一生经历了哪些人生挑战呢?请举出其中两个事例。七、命题作文25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惜,形声字。由古文字形可知,表意的“忄”强调心理,表音的“昔”也有“参差不平、错综交杂”之意,从而可知“惜”字的本义是心里忐忑不安而充满哀怜之情。随着汉字语义的发展,“惜”字由“哀怜”引申出“珍视”的含义,又由“珍视”引申出“舍不得”的含义,由“哀伤”引申出“害怕、担心”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惜”字下有以下词条:惜别:舍不得离别。惜福: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惜力:不舍得用力气干活。惜墨如金:写字、绘画、做文章等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阴:珍惜光阴。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约会名山大川,我们看到了自然的表情;约会古今圣贤,我们感受到亘古的情思;约会宇宙星河,我们思考着人类的未来请你将“我和有个约会”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个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2、七、命题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