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301591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落实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摘要 近年来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涌进发展迅速 的建筑市场 实现对他们有效的管理已成为国家以及整个 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虽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已整治 多年 但至今仍然存在欠薪问题 给社会造成不良的负面 影响 因此 建筑劳务公司应该切实建立工资支付长效保 护机制 以确保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实名制 工资支付 机制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28X 2017 012 00 02 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也是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的反映 在当 下这个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 应该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 对农民工队伍实施信息化实名制管理 这样不仅使建筑劳 务公司可以合理地使用和管理人才 也使农民工的合法权 利得到保障 可见 对于当今社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这 一突出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建立并完善农民工实名 制管理和工资支付管理创新方式 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 权益 维护社会和谐 一 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不足之处 1 宣传力度不够 劳动法 虽然已经颁布很长时间 但因为没有足够 的宣传力度 在社会上还不具有一定的权威 使得大多数 的农民工并不知道这一法律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 工会法 在农民工群体中依旧处于空白和滞后的状态 中国工会的第一重要任务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作为 社会群体之一 农民工已经脱离了农业产业 属于中国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 因此 将农民工融入工会中是必然的 让工会维护其合法权益 避免农民工因讨薪围堵或聚众闹 事等事件发生 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 部分企业缺失诚信 一些企业故意拖欠货款 严重地缺失了社会诚信 使 得欠债不还成为了习惯 最终导致企业之间的债务链膨胀 出现三角债 多头债 劳务分包企业 建设单位以及建筑 企业之间的债务链一环连着一环 最终将损失转给了农民 工承担 使农民工处于债务链的最底端 成了最大的受害 者 3 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也不 是很强 在工作时没有和劳务单位或包工头签订劳动协议 一旦发生工资拖欠事件 农民工就处于被动处境 没有劳 动合同就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就不能确定工资标准以及 拖欠的数额 二 完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体系 一 建立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1 农民工实名制登记 劳务公司要在工程开工前办理实名制管理登记手续 填报登记表 并提交市民卡办理的申请书 领取含有实名 制申报软件 项目使用的加密锁 并带有二代身份证阅读 器以及市民卡读卡器 用来读取农民工的基本信息 配备 专用的市民卡刷卡机 用于农民工刷卡进出施工场地 2 农民工实名信息申报 劳务公司要安排专门的实名制管理人员 负责实名制 的申报工作 安装实名制申报的软件 将二代身份证阅读 器以及市民卡读卡器连接好 开通网络 并将用于农民工 刷卡进出施工场地的刷卡机与安装申报软件的电脑连接到 一起 进出施工场地的农民工信息等级完成后 要从安装申 报软件的电脑传输到市民刷卡机进行刷卡登记 已经完成 实名信息申报登记但是没有领取到个人市民卡的农民工 可以配置临时的市民卡方便进出施工场地 农民工进出施 工场地的刷卡记录会通过网络自动上传 借助市民卡刷卡 机具有的拍照功能 可以监督他人代刷卡的行为 农民工办理市民卡可以享受工伤以及重大疾病的医疗 保险待遇 为工资的发放 职业技能培训的参加等提供依 据 二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方式 1 制度的建立与人员的配备 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之前 劳务公司要按照实名制开展 的相关要求 提前制定出计划 建立起一系列的相关管理 制度 并对其进行完善 例如制定门禁管理制度 成立办 公室 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实名制工作等 在与劳务公司签 订分包合同时 要将实名制的各项要求计算在内 包括信 息收集 交付实名制卡的押金 实名制卡的制作和领取等 使劳务分包单位可以配合实名制工作的进行 2 农民工实名制卡操作流程 农民工的实名信息登记可以利用门禁系统落实到每个 工人 门禁设备的工作流程是 劳务公司要在施工人员进 场时集中每一个施工队中工人的二代身份证 通过识别系 统录入人员的基本信息 包括有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 证号码等 并通过身份证识别系统检查施工人员的身份真 伪以及是否有不良记录 并做出相应的措施 然后项目部 的负责人要将施工人员的相关信息录入电脑 包括在本市 居住地的地址 联系电话 用工主体 工种 进场时间等 各项内容 并且要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市民卡中 对信息进 行整理 在门禁软件中添加相应的班组 借助门禁 件对不 同班组中工人的信息进行编号 录入相对应的姓名 并给 工人开通相应的权限 导出工人信息名单 三 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构建 一 确定长效保护机制 目前 国内已初步制定了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 但是距离建立工资支付长效保护机制还差很多 应该加以 明确 第一 工资支付范围 工资范围应该涵盖奖金 补 贴 计件工资以及计时工资等应支付的工资 第二 工资 支付方式 当前法律明确规定 必须要以货币形式的方式 支付工资 严禁以实物替代 第三 工资支付时间 要在 约定时间内支付 假如逾期不支付 则可以向劳动部门举 报 第四 禁止抵消 企业不得以通过扣除工资等方式行 使自己的请求权 二 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1 构建农民工用工工资档案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要求 在项目施工现场劳务公司需要设 置 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并详细讲解劳动保障权益的主要 内容 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在聘用农民工过程中 对劳动 用工制度必须严格遵守 并规范单位合同制度 与农民工 签订劳动合同时 需要写明劳动工作内容 劳动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期限 工伤处理方式等条款 并且明确双方义务 和责任 构建农民工的工资档案 其中涵盖工资支付表 农民工花名册等详细信息 及时准确无误地存档 并要保 存两年以上 方便后期查询 2 实行农民工工资支 付保证金制度 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过程中 要求一次性缴纳保证金 依据国家规定 保证金比例应为 3 中标价 假如乙方存在 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其他方面 付费用的情况 甲方有权利用 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以及其它方面应付费用 3 设置工资预留账户 劳务公司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产值情况 科学设置预 留金 划入预留金时要确保流入农民工工资预留账户 假 如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资金困难时 可以通过 申请 在总经理批准后 应用农民工工资预留账户的资金 防止农民工工资发生拖欠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构 建预留账户 能动态地确保农民工工资的顺利发放 4 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和记录制度 根据 劳动法 中的规定 对劳动者的工资需要以货 币的形式发放 对于农民工工期不满一个月 需要按周支 付 以确保支付农民工工资 工资应当直接发给劳动者本 人 不得以其他形式把款项转给其他组织或个人 项目部 必须根据劳动合同上签订的支付日期将工资发放给农民工 按月结算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发放工资 过程中 要求以书面的形式 对支付给农民工工资的数额 领取日期以及签字进行记录 并进行现场拍照保存 日后 一旦发生劳务纠纷 可以有依据进行协调处理 劳务公司 还应该安排专人参加项目部工资的发放情况 在农民工工 资发放完成后 其劳务进度款剩余的数额才能计提利润或 作为其它方面的结余 还必须加强劳务公司的财务管理 不得以任何借口扣留该项资金 三 完善监管制度 保障农民工权益 1 加强财务管理监测 劳务公司要完善监测网络 安排好监测人员 对拖欠 农民工工资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处理 为了农民工每个月的工资可以结清 在拨付当月 工程进度款时要将上月项目部农民工工资支付清单作为条 件 如果上月工资没有按照约定支付清 可以在相关部门 的监督下 将当月工程进度款支付给农民工 2 加快组建农民工工会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中重要的一部分 社会应当 给予重视 积极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各级工会应该 组织建设农民工工会 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 提 高建筑行业 餐饮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维权力度 并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 设立农民工调查小组 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农民工的工资可以 按时发放 让农民工劳有所得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为了农民工工资得到保障 可以设立农民工调查小组 专 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现象 一经发现 查清事实真相 并给予严厉的处罚 承担清偿欠薪的责任 以杜绝拖欠农 民工工资 四 结语 总的来说 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 不但可以有效预 防农民工工资欠薪问题 还切实体现了企业完备的治理格 局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使农民工安心在稳定和谐的企业 氛围中充分发挥潜力 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胥纯 李长春 黄茂佳 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J 中国工运 2012 12 26 28 2 张兴华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状 根源与治理 J 经济 与管理 2010 24 7 84 87 作者简介 赵国芬 1970 女 湖南邵阳人 本科 人力资源部副经理 主要从事薪酬管理 绩效管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